讓體脂肪及癌細胞消失的生酮飲食,要這樣吃才對

椰子油是近年風行的健康飲食之一,但你真的吃對方法了嗎?日本推行椰子油飲食的第一人、白澤卓二醫師認為,椰子油中的中鏈脂肪酸能夠快速燃燒成為酮體,因此不會堆積在體內,自然有助減少體脂肪;而正確吃油還能減少體內引起發炎反應的omega-6脂肪酸,身體不發炎自然就不容易得癌症!以下就讓白澤卓二醫師告訴您,該怎麼吃才能打造健康的「生酮體質」吧!  

只是早晨攝取椰子油也無法變成生酮體質  

富含於椰子油的中鏈脂肪酸會生成酮體,成為細胞的能量來源。雖然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是葡萄糖與酮體,但在供給細胞能量時,酮體的效率比葡萄糖更佳。 

因此,如因阿茲海默症或糖尿病等,細胞無法再利用葡萄糖的患者,也有可能藉由酮體的能量,讓細胞的機能重生、改善症狀。不過,這並不表示「只要每天早晨避免攝取碳水化合物,並食用一大匙的椰子油,身體就能有效地利用酮體」。 

早晨吃下椰子油後,一直到酮體能做為能量來源供細胞使用為止,通常要花上二至三個小時。因為是效率極佳的能量來源,所以此時會一口氣被用完。 

但在這段期間,中鏈脂肪酸會持續在肝臟生成酮體,這個過程稱為「酮體迴路」。在酮體迴路運作時,原來積存在腹部的脂肪也會被用來製造酮體。 

但是,比起椰子油中的中鏈脂肪酸,從腹部脂肪製造出酮體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因為必須先把腹部的脂肪拆散變成脂肪酸後,才能在肝臟製造酮體。

在餐廳裡點的生魚片能夠馬上享用,但自己釣魚、處理之後再做成生魚片,則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所以,要讓腹部的脂肪變成脂肪酸,再成為酮體的原料,需要費上一番工夫。 

這過程有一個麻煩的問題。由於椰子油中的中鏈脂肪酸能夠很有效地轉換成酮體,所以一會兒就沒有了。而腹部脂肪要變成酮體則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但在這個轉換的期間,細胞需要能量,所以若午餐吃了碳水化合物,就會在消化道被分解成葡萄糖,然後吸收,做為細胞的能量來源。 

於是,細胞好不容易用酮體做為能量來源了,但當中鏈脂肪酸見底時,細胞又會再度利用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 

為了防止這樣的狀況,就必須讓肝臟製造酮體的「酮體迴路」處於一直運作的狀態。我稱身體這樣的狀態為「生酮體質」。 

曾經有人問我「為了變成生酮體質,連午餐、晚餐都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嗎?我還是想吃一點啊……」 

請放心,我可不會說午餐或晚餐連吃一點點碳水化合物也不行。只要酮體迴路不斷在運作,吃半碗至一碗左右的糙米等碳水化合物也沒有問題。 

要讓酮體迴路持續運作的祕訣,就是在午餐和晚餐前分別吃一大匙的椰子油。當然,如果是因為工作等外出機會多的人,要隨身攜帶椰子油不太方便。我自己則是會在公事包裡帶著棒狀的椰子油隨身包。 

如果是椰子油隨身包,就能加進黑咖啡裡,或是淋在店裡買的熟食上,相當方便。 

只要適當地補充椰子油,就能夠讓酮體迴路持續運作,變成「生酮體質」。不只是早餐,在午餐和晚餐前也請多活用椰子油。午餐、晚餐的三小時前是最佳時機。希望各位記得,椰子油不是「只在早餐時吃」的東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7/node16594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