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走多少步能起到健身效果?

醉小飛| 2017-03-08| 檢舉

動對身體健康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作用不是太大。

關鍵是看你說的健身作用是什麼。理論上,適當運動對人體會起到一定的健康作用,但是這種作用並不會太大,如果一個人平時缺乏鍛鍊,一開始運動就會感覺到似乎運動對身體健康挺有好處的。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你就會發現,好像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會越來越小,而且過量運動會導致機體損傷得不償失。當年,有許多人開始運動,不久以後都會因為受傷了而停止運動。

關於運動是否有利健康,歷來就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生命在於運動,一派認為生命在於靜止。其實太素老道認為生命肯定要靠運動,但是不一定說非要你自己動才是運動。你即使天天坐著不動,你也是分分秒秒也在運動,內臟血液心跳新陳代謝還有地球也在帶著你運動。

還有一派認為生命在於靜止,儘可能節省體力,能不動最好就靜止,節約能量,他們喜歡舉的例子是龜。反正兩派人士爭得挺熱鬧的,不分高下,各取所需。各自喜歡東南飛唄。

不過,太素老道認為,運動還是有一定好處的,第一,適量運動確實於身體健康有一點好處,最好不要激烈運動火運動時間太長,第二,運動可以緩解抑鬱,增加快樂。所以太素老道還是會經常運動運動的。

下面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趙之心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值得一學~

趙之心,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

運動不是藥,但卻勝過無數藥

沒有一種藥可以治百病,運動絕不是藥,運動對身體影響的全面性是很多藥物不能代替的。

趙之心老師講三個」動」字:

一是動,生命在於運動;二是前面再加一個「多」,要多動;三是加個「雜」字,叫雜動,也就是什麼都動,對身體非常好。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來,每天要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我們國家提出來日行六千步。高脂血症,高血壓、腦梗、心梗、腎梗等等,只要你少吃多運動,就會把血液控制的很好。

每天流「動汗」,血管彈性好

出汗不僅給人體降溫,更重要的是,人體內的許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廢物甚至毒素,是不能完全通過大便、小便排出體外的,必須通過汗腺排出。

華佗有句話是「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在排出「動汗」的時候,體溫一升一降的過程,讓血管更有彈性。

防猝死:能走一定走,能跑一定跑

醫學統計,我們國家每12秒鐘死一個心腦血管病。現在最厲害的是高發年齡在35歲到45歲之間,而這些人在前面沒有任何徵兆,比如說走著走著,一腦袋就跌下去了。

預防方法很簡單:

能走的一定要走,能跑的一定跑,能不開車的一定騎車,能走的不騎車,能騎車的不開車,見到樓梯一定拒絕電梯,這是原則。

每天要拿出足夠的時間。比如說晚上七八點鐘到九十點都可以做有氧鍛鍊,沒有任何問題。

有便秘:每天扭著走

很多老年人都喜歡杵著棍走路,這樣一來,腹部就省了很大勁兒。但趙之心老師告訴大家,走路時最怕的就是肚子這兒不動,腹部得不到運動,就會帶來很多麻煩。這類人群便秘、直腸癌和結腸癌都會高發。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練習,雙手叉腰,兩隻腳並上,然後用腹部力量「左右搖晃」,看電視時不要總坐著,就做這個動作15分鐘就可以了。

如果你每天晚上散步的時候這麼扭著走,你會發現第二天上廁所的速度會加快,這對腸道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練胸肺:邊走邊數一二三四

人的肺很有意思,吸得越多,吐得越快,肺張開得越大;吐得越快,張開得越大,吸進的量就越大,對提高肺的免疫力和彈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保護肺部健康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老年人只要一咳嗽,肺肯定有麻煩了。十個得了病的老年人住進醫院,有八到九個沒有死在他的疾病上,最後全死在肺部感染和肺功能受損上。

怎麼鍛鍊呢?

每天走路時心裡數數,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第四步吐出去,動作誇大一點,身體挺直,不許駝背。

糖尿病:多做屈步走

「很多糖尿病病人都養成了每天大步走的習慣,如果在走的同時多做做屈步走就更好了」。

屈步走的要領就是先向前邁出一大步,然後前腿彎曲,做成弓箭步的樣子,讓大腿與地面平行,堅持一兩秒鐘,然後再往前走換另一條腿。

只要每天堅持這樣走上5~10分鐘,你的大腿肌肉一定會越來越優秀,發達的肌肉就是「天然的控糖藥」,它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減腰圍:敲著走

全身胖是種病,肚子胖才要命。

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男性超過85厘米,就有可能面臨內臟脂肪超標的危險。

走路時捎帶手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能很好地幫助減腰圍。

帶脈就相當於馬路上的「環島」,四面八方的車輛,都要經過「環島」,如果環島堵了,其他的路也好走不了,走路時不妨兩隻手敲打左右兩側腰部,每天堅持半小時,保准腰圍飛速下降。

春節過後照著趙之心老師這樣走,疾病不上身,健健康康又一年。也把這篇文章發給更多的好友看看,把健康帶給更多的人~

139評論

二言三拍3小時前

282贊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給出了一個促進健康、提高體適能(體質)的最低推薦量範圍:5400步至7900步/天。

身體虛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 健康的目的,而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人,則需要更多的步數,步行79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

當然這個推薦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如果能以100步 /分鐘的速度步行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即步行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

如果運動者的目的是通過步行運動來管理體重,達到減肥的目的,那就需要走更多的路。

基於人群的研究顯示,男性運動者需要每天步行11000至12000步,女性需要8000至12000步。

當然,這個步數也是以步速為100步/分鐘為前提。

不同的行走速度,走路的持續時間要求也不同。

有以下三種選擇:

第一,每天以中等速度 (100步/分鐘)至少累計行走30至60分鐘,每周至少達 到 150分鐘的運動量。

第二,每天以較快速度(120步/分鐘左右)累計行走20至60分鐘,每周累計不少於75分鐘。

第三,以上兩種速度交替進行中等和較 大強度相結合的步行運動,可以每天步行30分鐘來完成每天的步行,也可以分次累計一天的運動步數。但每次步行至少要持續10分鐘,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走路速度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確定,循序漸進,切忌盲目加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7/node14420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