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張學良總會引起無數人對他的指責謾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九一八事變」,由於張學良下令東北軍不抵抗結果東北三省迅速落入敵手,讓無數同胞流血犧牲。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目的逼蔣抗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不顧勸阻於12月26日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隨即被扣留。
1936年12月31日,南京軍事法庭以張學良「首謀亂黨,脅迫上官之罪」,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10年,奪公權5年。1月4日,南京國民政府對張學良發出特赦令:張學良所處10年有期徒刑,本刑特予赦免,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此令。
隨即張學良被送至蔣介石家鄉奉化溪口,囚禁地點為中國旅行社雪竇山招待所,對外稱「張學良先生招待所」。自此張學良開啟了長達54年的囚禁生涯。
那麼張學良被囚禁期間有沒有跟蔣介石見面?據公開資料總共有三次見面,分別為:
第一次、1936年12月27日,也就是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的第二天。
第二次、1937年1月14日,據張學良日記記載:晚七點,蔣先生同餐,在座有子文、次辰、貴嚴、雨農諸位,飯後談勸余看二書,《憲人模範》、《民族主義》。
余報告此來之意:委座對餘事感戴之意,並請勿為了我,費了為國家之精神,余可自制自了,任何事委座告余,必盡力之所能。余平生不願負人,最難過欠人之恩義。(蔣介石1937年1月初回家鄉療養)
第三次、1958年11月23日,地點台灣。
今天十三姨專門給大家介紹下張學良和蔣介石這第三次見面發生的故事。1946年11月,張學良被秘密轉移到台灣新竹山中囚禁,這一住就是十幾年,期間張學良曾多次請人帶信給蔣介石,表示想見蔣介石一面,但是蔣介石不理睬。
1958年10月17日,蔣經國來看望張學良,對於這次會面,張學良在其日記中寫道:同蔣經國初次會見。早九點,蔣經國來寓過訪,相談之下,甚為歡暢。我感謝他多方面的關懷,並道及我很想望一望老先生,以慰多年的想念。
(圖:張學良、趙一荻在網球場,左一為監視他們生活的特務劉乙光)
這是張學良再一次表達自己想見蔣介石一面,終於蔣介石答應了其請求,時間定在11月23日。張學良在日記中詳細記錄了與蔣介石時隔21年後的見面情形:
下午兩點,老劉(負責看管張學良的軍統特務劉乙光)通知我,五點總統在大溪召見。三點一刻蔣經國派其座車來接,我同老劉同乘,約四點三刻抵大溪。
(圖:早晨起床先打一套八段錦,這是張學良養成的習慣)
先在一空軍上校家中候等,約十來分鐘,總統已到,蔣經國同老劉來會同至總統行轅。我將到客廳,老先生親自出來,相見之下,不覺得清淚從眼出。敬禮之後,老先生讓我進入小書齋。我說:「總統你老了!」
總統也說:「你頭禿了。」老先生的眼圈也濕潤了。相對小為沉默,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我恭問總統:「身體安好,精神飲食如何?」總統答曰「都好」。總統問我「眼病好些否」?余詳答眼病近情。
總統說:「西安之事,對於國家損失太大了!」我聞之甚為難過,低頭不能仰視。總統又言:「我到高雄,我們再談。」我立起辭行,我立起辭行,總統親自送我到廊外,使我非常不安。總統止步,乃招呼經國先生送至大門之外。乘原車六點半返抵寓所。(談話時間約半小時)
雖然蔣介石後來到了高雄,但再也沒有召見張學良。張學良在晚年曾明言:「蔣先生討厭我極了。」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送來輓聯,上面寫了16個字: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