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明星收入動輒上百萬上千萬,比如李連杰一部電影片酬8000萬,劉燁胡軍上爸爸真人秀,劉燁一天近500萬,吳奇隆年收入8000萬,黃曉明公司收入上億。周星馳更不得了,一部電影就30多個億,分紅幾個億。於是他們一個婚禮花銷動輒上億,一次年終獎動輒上百萬,很多普通人覺得誇張。
俗話說,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而明星們在背後付出,是我們平時看不到的,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在熒幕上,在台前光鮮靚麗的一面。於是錯覺就容易滋生。
比如說,黃曉明為了買某股票股份,把他所有的房子抵押,把所有存款全買股票,還向親戚朋友借上很多錢,普通人敢不敢?謝娜16歲開始闖蕩,從小龍套到演了多年的丫鬟,窮的吃不上飯交不上房租,厚著臉皮去朋友家吃喝住,十多年後才紅。普通人有沒有為了夢想而去奮鬥孤注一擲的膽?
李連杰在出名之前,在少林寺勤學苦練多年,正是由於多年的積累,他才在電影中將中國功夫展示得讓外國人看了覺得帶勁兒。沒錯,他出演徐克電影8000萬,但是他為了拍電影摔得骨折而不能再拍打戲,有多少人知道?
1981年,在拍攝完電影《少林寺》後的一次訓練中,右腿內側韌帶、兩根十字韌帶和外側半月板全部斷裂,手術七個小時,住院兩個多月,領取了國家的三級殘廢證;1991年,拍攝《黃飛鴻》,左腳腳踝嚴重摺斷;2005年,拍攝《霍元甲》,從14尺高台墜落,受內傷。
周星馳電影現在是最賣座的,但是當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都成名的時候,他還在跑龍套,在讀《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在《喜劇之王》的場景中倍受打擊和煎熬。他的《美人魚》30億已突破,可是他的辛酸與境遇,在過去的付出,可能不止30億,厚積才能薄發!
即便光從演戲的付出上來,也對得起觀眾。演員們辛辛苦苦拍戲,演得好,把觀眾感動哭了或者把大家逗樂了,都是要付出的,別以為人家是天生就會的。藝人們也是在他們喜歡的行業中,付出了辛苦而成功。普通人在自己喜歡的行業或工作中去付出十年青春,天天東奔西跑受盡白眼後能成功的,藝人為什麼不能成功,不能有高回報高收入?道理是一樣的。公眾的心態卻不一樣,這不公平。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