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原來是被諸葛亮給毒死的!這是這麼回事?到底誰是強者?

司馬懿原來是被諸葛亮給毒死的!這是這麼回事?到底誰是強者?

相傳諸葛亮精通天演、神機妙算,知道自己死後司馬懿一定會竊奪自己的兵書,於是事先將兵書浸在毒汁之中。後來,司馬懿果然想方設法得到了亮的兵書,欣喜若狂之下日夜翻讀,結果翻著翻著就一命嗚呼了。這個故事雖然玄乎,但卻生動再現了《三國演義》這一膾炙人口的故事中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對立關係。他們二人在本國之中具有著同樣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個是輔政大臣,才智無人能及,一個手握權柄,家勢龐大。司馬懿在諸葛亮手上吃過不少虧,諸葛亮的北伐之徵也多次夭折在司馬懿手裡,這兩人之間可以說是勢不兩立。那麼,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到底誰才是強者呢?

若論最後的結局,諸葛亮肯定比不過司馬懿。自劉備執意發兵東吳後,蜀漢雖然還位列三國,但實力已漸漸下滑。諸葛亮輔佐一個沒有明君之才的幼主,事無巨細,每一件政務都要親自過問,最終因為操勞過度而病死,終年才五十三歲,被追封忠武侯。他死後,蜀漢再也挽不住傾頹之勢。而司馬懿呢,自曹丕登位後開始逐漸大放異彩,不僅漸漸掌握了軍事大權,還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鋪平了竊國之路,七十三歲壽終正寢後,其子孫果然將曹魏收入囊中,司馬懿也被追封為宣皇帝。這麼看來,雖然在歷史上諸葛亮享有忠臣和軍事天才的美名,但仍舊得屈居於太上皇級別的司馬懿之下。

若論二人的智能,諸葛亮可以說完全碾壓司馬懿。在作戰方面,兩人間有過諸多正面交鋒,結果是各有勝負。諸葛亮極善攻心,司馬懿老謀深算,相比較而言,還是司馬懿吃的虧更多一些。西城時,諸葛亮僅僅是坐在城樓上愉悅地彈彈琴就唬走了曹魏大軍。五丈原時,司馬懿更是被迫穿女裝在眾將士面前嬉笑。雖然最後亮被司馬懿氣病了,但是司馬懿所受的屈辱可要比他多得多。雖然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北伐之戰做出過諸多有效的阻止,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出現了很大差錯,但若不是諸葛亮的早逝,鹿死誰手其實尚未可知。

在國家的治理方面,兩個人都可以算得上是賢才。不同於曹魏統治者的窮奢極欲,司馬懿嚴於約束自己和家人,而且還上書將用於享樂的工程全部廢除,這一舉動獲得了百姓的交口稱讚。在農業方面,正是由於司馬懿的努力,軍屯在魏國才能成為定製。這樣,魏國的軍士們平日裡且耕且戰,且佃且守,農業與戰爭兩不耽誤。在司馬懿的努力下,國內農業發展,百姓安居樂業。諸葛亮也深諳一個國家的富強之道,懂得農耕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支持農業發展。他還頒布各項法令規範,使得蜀國內法令嚴明、人人潔身自好。到最後,蜀漢雖然連年征戰,但百姓生活並沒有受到多麼大的影響。這不得不歸功於諸葛亮的勤政愛民。由於國內局勢的不同,勢單力薄的諸葛亮能讓蜀漢依舊屹立不倒,可謂是勞苦功高。

如此看來,亮自身的綜合實力應該是在司馬懿之上的,但其最終卻功敗垂成,這不得不歸結於一些外在原因,例如家世背景和個人追求。

諸葛家原本也是官宦之門,但到了諸葛亮這一輩已經衰落了。諸葛亮的叔父雖與劉表交好,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諸葛亮仍是不被重用,只能種田隱居。若不是遇見了劉備,諸葛亮怕是沒有機會參與到這場驚心動魄的權力角逐中來。而司馬懿就不同了,他出生的時候,原本就是一方豪強的司馬家正處於鼎盛時期,他的父兄都是遠近有名的儒士。懿從小接受儒學教育,又熟讀兵書,在青年時期就通過舉孝廉進入了仕途,又因為聲名在外而被曹操召去輔政,早早就進入了權力中心。再者說,諸葛亮雖然有兩個哥哥,但最終沒能一起輔佐同一位主公,可以說,諸葛亮自始至終只有一個人在戰鬥。司馬懿就不同了,司馬家家大業大、枝繁葉茂,懿共有七位兄弟,是他仕途上的有力助攻。如此看來,諸葛亮作為人丁稀薄的破落貴族之子相較於官二代加富二代的司馬懿可以說是輸在了起跑線上,怪不得在仕途上沒有司馬懿走的遠。

諸葛亮的個人理想也是他功績不如司馬懿的重要原因。諸葛亮雖然才智非凡,但他其實並沒有什麼野心,要不然也不會在亂世隱居。抑鬱不得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願與世同流。遇到劉備之後,諸葛亮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只願做一個忠誠的謀士,他的政治理想在於輔佐而不是自己掌權,所以最後劉備死後他雖然有機會取而代之或撒手不管,但他依舊決定為蜀漢用盡最後一滴心血。劉禪再不爭氣,他也只是上書規勸,而並沒有篡權奪位或令立新帝。作為一個謀士,最重要的就是忠誠,諸葛亮顯然比誰都明白這一點,他也一直在循規蹈矩地恪守一個臣子的本分。

在蜀漢執政的時候,諸葛亮特別在意官員的個人道德修養,主張要清正廉潔,而且諸葛亮並不恃才專政,他每頒布一項詔令前都要和眾官員商量一下。可以說,諸葛亮是當時為官者的典範、模板。司馬懿顯然不像亮那樣死心眼,他有野心,會隱藏,前半生一直在蟄伏,等到群雄凋敝時再大展拳腳,可以說他的野心正適合這個亂世的需要,而西晉對三國的統一也有他的不少功勞。亂世之中,能夠一統天下的野心家顯然要蓋過赤膽忠心的臣子。諸葛亮的個人理想實際上是時代脫節的,因此他最後的失意也來源於此,後人也只能感嘆他生不逢時吧。

以成敗論英雄向來是史家的評判標準,雖然諸葛亮的歷史地位沒有懿高,但他的氣節他的才智卻一直在人們心中閃閃發光。生逢亂世,是野心家司馬懿之幸,是本分忠臣諸葛亮的不幸,但諸葛亮正是因為在亂世中保持著的那一顆赤子之心才被世人所銘記,成為人們心中智者和能臣的典範,這也是他的幸運之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9733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