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看到《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成片,被閃到雙眼的小約只能說,從各色「悲情女性」化身「女妖大人」的鞏俐才是開春最大的驚喜嗎?
今年春節檔,鞏俐顛覆性出演白骨精,對於這位以悲情角色而飲譽國際的影,小約內心一開始是拒絕的。
因為小約印象的晶晶女士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而鞏皇在小約腦海中或是黃土高坡上那個淳樸、憨厚的少女、婆姨;或是青樓舞館內無奈、風情的名妓歌女,與女妖相連,做不到啊!
在影院看到《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成片,被閃到雙眼的小約只能說,從各色「悲情女性」化身「女妖大人」的鞏俐才是開春最大的驚喜嗎?
==光影動人,第五代導演作品中東方女性==
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五代導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少年時代捲入十年動亂,將自己與社會的苦難與電影作品相融合,成就了迄今為止中國導演最輝煌的一代。
而因為與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合作,鞏俐得以在銀幕上搖曳生姿,影片中或被時代摧殘,或與命運抗爭的女性形象都成為電影藝術中的經典。
張藝謀:最佳謀女郎
《紅高粱》中,她是大行不拘細謹的九兒,噠噠的蹄鈴聲中,在黃土地上那片的高粱地中綻放如火如荼的青春。
《秋菊打官司》中,她是在雪地中步履蹣跚的關中村婦,在討說法的「執念」中,演出最真實的情法焦灼。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她本是受過新式教育的,追求男女平等、婦女解放的"洋學生",卻蛻變屈從於"老規矩",終也逃不過香消玉殞。
陳凱歌:共創影史絕唱
作為文藝電影的最高肯定,中國導演不斷地發起對坎城的衝擊,但迄今為止仍只有《霸王別姬》一座金棕櫚獎盃,這個紀錄為陳凱歌所保持,至今未破。
該片取材於從北伐戰爭到文革以後的中國社會背景, 在幡幟繽紛的中國文化中, 以波瀾壯闊的寫實風格,刻劃出段小樓、程蝶衣、菊仙三個人之間的風雨恩怨。
與陳凱歌合作,鞏俐又一次向國際影壇展示其非凡的塑造功力,從青樓名媛到潦倒貧婦,含冤自盡的菊仙,一身紅衣,絕於房梁,無人不為她的倔強美麗動容。
==歲月鎏金,彪炳影史的表演成就==
鞏俐出道前五年主演的《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分別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圖為鞏俐獲封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后)
此外與張藝謀合作的《菊豆》、《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陳凱歌合作的《荊軻刺秦王》,均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菊豆》亦成為首部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影片。
在這一系列蜚聲國際的作品中,鞏俐暢所淋漓地展現出了東方女性的某些民族化的悲劇,成為西方了解傳統中國的重要途徑。
成名後的鞏俐,也多次與香港的片方嘗試新的合作,或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靚麗閨秀、或如《天山童姥》中的出塵俠女。
2006年與張藝謀合作《滿城盡帶黃金甲》,使其獲封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之後鞏俐將工作重心移至北美,拍攝《藝伎回憶錄》、《邁阿密風雲》等大片。
不管何總類型的電影,鞏俐在片中的表現力和表演寬度都遠超過同代的演員,並在國際與國內各大電影節榮膺影后、擔任評委,成為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代表性人物。
==驚喜開畫,顛覆性出演「女妖大人」==
年僅26歲就成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可很少有人知道榮譽背後的故事。
《秋菊打官司》的大部分戲是在鞏俐感冒發燒狀態下拍攝的,最終昏倒雪地;
拍《霸王別姬》,得到姐姐鞏雯病逝的消息,但接下來就要扮演新娘;
《活著》劇組去坎城,在香港轉機的途中,鞏俐得到父親病逝的消息,卻馬上要微笑面對整個世界;
即便藝術崎嶇,但不同於同期諸如張曼玉、林青霞等優秀演員的急流勇退,出於對表演的執著追求,無論工作帶給生活多少遺憾,她都一直都活躍於國內外的影壇之中。
2014年,鞏俐再次以悲情女人的角色出現熒幕,在影片《歸來》中再次以教科書級的演技註解悲情女人。
「馮婉喻」征服了全國觀眾卻沒能征服金馬評委,曾任柏林電影節主席的鞏俐公開批評金馬評審的不專業,一眾觀眾力挺鞏俐,卻也擔心天命之年的她會逐漸隱退。
慶幸她接拍《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只是鑒於去年一部敗人品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還是讓人為影片質量捏了一把冷汗。
大年初一,迫不及待走進影院,120分鐘的西遊之旅,讓小約驚呼鞏俐如礦藏般挖掘不斷的表演能力,這位東方文化的傳播者,再次給觀眾帶來了驚喜。
年過五十的鞏俐在片中美麗,其刻畫的白骨精在霸道凌厲之餘竟多出飄忽的詩意,哀婉的眼神,悽美的過往,帶著觀眾走進不一樣的西遊故事。
不同以往的西遊改編作品,該片不僅特效好評!劇情好評!表演好評!並且呈現出鮮明的女性主義色彩,或許這才是打動鞏俐接拍該劇的關鍵。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