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三個字,每個字值幾億?

Ming bi ...| 2016-02-15| 檢舉

「周星馳」這三個字,每個字都值10億!這是春節期間刷朋友圈時候,看到的某院線高管發的一句話。

印象深刻!

恰好,星爺的《美人魚》票房突破15億,僅僅用了7天!其實,這只是美人魚打破的眾多紀錄之一。經理人君覺得,星爺的美人魚達到華語影史票房第一已經沒有懸念,票房前景只有一點:能否成為首個突破30億票房的電影?

美人魚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片?

票房的口碑,如今已經深受片方重視,刷分也成為了一種常態。如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爛片一開始評分高達8、9分,後來卻跌落到4-5分的情況。

而我們來看美人魚這部電影,始終保持著較好的口碑。這成為了其後續票房的保證。

的確,美人魚的劇情很普通,環保的主題下,亂入三角戀,這部電影的劇情是比較平庸的,但是這部電影肯定不是爛片。因為,經理人君看電影的時候,基本是笑了很多次,本來為的就是開心一笑,我覺得這就足夠值回票價了。

後來,經理人君想法變了,覺得周星馳的美人魚簡直是良心之作。為什麼呢?因為春節期間經理人君又看了《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這兩部電影。這個心路歷程是這樣的:

其中,《三打》劇情薄弱,但值得一提的是特效不錯,總體上是完全是「劇情不夠,特效來湊」。另外,郭富城對孫悟空的演繹,一些人表示「難以接受」。

再來看,如果說《三打》靠特效還能夠贏得部分粉絲的心的話,那麼《澳門風雲3》這樣的基本沒有劇情亮點的電影。劇情爛到讓人都出來道歉,這也算是前無古人的爛片了!

《澳門風雲3》票房也能這麼高,讓經理人君只能感嘆一句:原來老牌明星們依然有票房號召力啊。但經理人君覺得,中國影迷們應該保持矜持,不好的電影就別去看,免得嬌慣那些投機客,讓「賺錢」成為中國電影的標誌,那麼最終受傷的還是電影市場。

對這三部電影的票房情況,有網友說,「因為買不到美人魚的票,所以去看了其他兩部電影」。

也有網友表示「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去看其他兩部電影」

以上說法有點偏激,但也說明了為什麼美人魚的票房能夠居高不下,難以對美人魚形成威脅。有著較好的口碑護航,美人魚票房繼續上升沒有懸念。

爛片票房高,因為中國人人傻錢多?

評分很低的爛片屢屢成為票房機器,這好像已經成為了中國電影的特有現象。有人表示,這是中國人傻錢多的象徵。

但事實恰恰相反,中國人不傻,錢也不多,供需市場的不平衡,優質影片的供應速度跟不上中國影迷的需求速度,才會造成爛片屢屢票房大賣。

為什麼這麼說?據近兩年的社會調查顯示,三四五線城市票房在春節後,往往是一個市場的增長期。春節期間中小城市的票房主力,其實是很多城市裡的年輕人!

他們春節回鄉,將看電影的習慣帶到了老家,形成的城市娛樂活動的流行,「看電影」的習慣被帶到了老家,而並不是中小城市本身有「春節觀影」的習慣。

為什麼春節看電影,也是因為中國人在假期可以玩的項目太少了(這也是因為沒錢的原因)。平常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回到老家除了打麻將,好像也沒什麼可以玩的東西了,所以看電影就成為了一個能夠拉近家庭成員氛圍的活動。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今年春節,中國人出境旅遊人次有望超過600萬人次,再創新高,這些人基本來自一二三線城市。而這部分人群假期歸來後,將成為電影票房的第二波助推器。

從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來看,文化娛樂產業如今完全沒有到達一個高峰期。電影這一低門檻參與的大眾娛樂形式,借著春節人員流動,從一線城市,傳播到中小城市甚至農村市場進入井噴式發展的階段。

經理人君覺得,這一現象將在未來,值得為旅遊、運動、戶外、健身等娛樂行業所借鑑。而這些門檻稍高的文化娛樂產業,對他們來說,「春節不打烊」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常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8982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