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劍,我們終於等來了周星馳。從選角、拍攝到上映,我們一直滿懷期待的《美人魚》終於來了。
這不是一部喜劇,而是一部周星馳的電影,一部美好的童話故事。正如星爺自己所說的,「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這不是在安慰誰,這是事實。世界很複雜,什麼都有,可最後還是朝著一個美好的方向發展。」
▼美人魚:
年少時的幻夢,成年後的童話
這一次的電影,保密度極高,《美人魚》取消了全國試映環節,主創們雖然跑了多個城市,但均沒提前看片,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除了一早公布的預告片,還曝光了三張腦洞大開滿是童趣的海報,這些都是周星馳親筆所畫。
在星爺心目中,半人半魚的「美人魚」,是這樣
這樣
以及這樣
這幾幅畫也出現在電影中。
周星馳喜歡把溫暖的東西放在電影裡面,而童話則是他的最愛,他用孩童式的表達方式說出了那些有關環保和人性貪婪的故事。
星爺小時候一直挨著海生活,每天都看著海。於是就會想,海里有什麼東西呢?面對海洋,總是害怕又好奇,會想水裡下邊究竟是什麼東西?對他來說,水非常神秘,那個時候他就開始對美人魚這個故事著迷了,也始終相信有美人魚的存在。
美人魚珊珊是一個單純善良的角色,雖然背負著家族的重任,需要刺殺劉軒來換取美人魚寧靜的家園,但當愛情來了,她依然會選擇為愛犧牲。
因為兒時生活貧苦,使得劉軒對金錢格外渴望,看似囂張霸道的外表下,內心卻是個小孩子。
再美好的愛情也終究會經歷波折,作為片中的大反派,張雨綺飾演的若蘭美艷十足,好似一位邪惡皇后。
劉軒從為了利益和野心與若蘭結盟,轉換為為了愛情與珊珊攜手,這些情節設置都是純愛的表達。
除了這段三角關係,其他角色也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星爺曾說,在這部電影中他最想飾演的角色是八爪魚,羅志祥演繹了這個角色。在《西遊降魔篇》中,我們領略了小豬的演技,這一次扮丑之後,看到了他的搞笑神經,據說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都想吃八爪魚了。
同樣來自《西遊降魔篇》,文章從男一變成了客串的小警察。
文章旁邊那個小警察是香港面癱之王李尚正。
他出演過《長江七號》的惡霸老師,還在《西遊降魔篇》里演了一個奇怪的沙僧。
這條肥肥的人造美人魚楊能是《少林足球》裡面的豬肉榮、《西遊降魔篇》的村長。
當然,還有《西遊降魔篇》里,羅志祥旁邊的「四美」張美娥,在《美人魚》中她美麗依舊,恩是的。
電影一開場,就有徐克導演友情出場,兩人合作的《西遊伏妖篇》也將在2017年大年初一上映。
除了這些老面孔,還有王大錘和孔女神友情出演。
吳亦凡也在電影最後出場,飾演一位研究海洋生物的學生。
除了這些出彩的角色,影片搞笑的橋段更少不了周星馳自己自己影片的梗,這是一種情懷的體現,更是對港產片的一種致敬。
珊珊用了下毒、海膽等方法刺殺劉軒,最後卻反彈到自己身上,這個橋段橋段模仿了《國產凌凌漆》和《功夫》中的片段。
八爪魚羅志祥在壽司店為了掩蓋身份,被煎烤烹炸變為料理,仍然面不改色,這一處借鑑了《大話西遊》中菩提老祖為配合至尊寶圓謊,在三味真火把手燒成灰後,依舊強撐的舉動。
當然,還有最最經典的這一句「做人沒有理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這一次,他還邀來鄭少秋和莫文蔚重新《射鵰英雄傳》的經典歌曲《世間始終你好》,並將這首歌作為電影主題曲。
「無敵」是《美人魚》的一個宣傳點,星爺還為此作曲作詞,這首歌不斷在電影中穿插,他們唱著,「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無敵是多麼, 多麼空虛」。
除了希望電影「無敵」之外,似乎也表達著人類渴望無敵的狀態,為了達到自己的野心,而破壞環境。「如果你有再多的錢,但是地球上沒有一滴乾淨的水,錢又有什麼用。」星爺透過美人魚的口吻深化了主題,用童話的外衣和純愛的故事將整個電影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周星馳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童話故事,一個只能由他講述的故事。他將「一本正經搞笑」的精髓詮釋到位,他像是一個頑童,肆意編織著自己心底的夢。
▼從《少林足球》到《西遊降魔篇》
成年人的童話依舊美麗
曾有人說過,「周星馳只有兩個年齡:一個是5歲的小男生,一個是100歲的老人家。」他用電影來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
《少林足球》中,廣場上那個一個穿著破鞋扛著兩袋破爛的小伙子,實際上是少林功夫的金剛腿傳人,夢想著將少林功夫發揚光大。挺著大肚腩,瘸著腿的老人,原來是28年前的黃金右腿。不論是影片中的主角,還是街邊形形色色的路人,都有著自己的偉大夢想。
這就像在生活中為了夢想而不斷打拚的人們,許多人都在現實面前消磨了鬥志,從而變得碌碌無為,但周星馳通過金剛腿這個角色告訴我們,在生存中也不要忘記實現自己的夢想。儘管現實殘酷,在笑中帶淚里,依舊溫暖人心。
星爺最最愛的白汗衫,原因是小時候他媽媽給他買過一件白T恤,他很喜歡。他愛了李小龍幾十年,愛功夫和漫畫愛了幾十年,所以便有了《功夫》。
那個小男孩的功夫夢,一做就是三十年。《功夫》的劇情並不複雜,周星馳的字和畫也十分幼稚。在這裡,他變成了一個小孩,裡面裝滿了他喜歡的事物,漫畫書、棒棒糖、練功夫。
他還把棒棒糖堂推到觀眾的面前,引發一段童趣風潮。
《長江七號》是周星馳迄今為止最後一部自己主演的電影,童年時代父愛缺失一直是周星馳的遺憾,也成為拍攝這部電影的動機。
年少時,他和爸爸住過一段時間,所有細節他都記得很清楚。《長江七號》里那場父子兩人在破房子裡把打蟑螂當遊戲的劇情,是周星馳的親身經歷,通過這些細節他在圓自己的父子夢。
在《西遊降魔篇》中,他依舊孩子氣十足,《兒歌三百首》更可以喚醒妖怪心中的真善美。
▼周星馳:
沉默不語,孤獨的走在路上
從周星星、星仔到星爺,他始終是草根電影的代表,演繹的也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每次看他的電影總會收穫無數的歡樂,他標誌性的大笑更被奉為華語電影經典橋段,但在這笑聲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多的故事,更多的道理。
和電影中極度搞笑星爺不同,在現實生活中他其實是個不苟言笑甚至略顯嚴肅的人。正如《無敵》里所唱「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
周星馳的孤獨與寂寞與他的成長曆程有很大關係。
周星馳從小不愛說話,他的母親曾說,上街前會問兒子跟不跟她一起去,他多半搖頭,然後站在窗邊看兩個小時街景。
周星馳寫過一篇文章,小時候家境貧困,媽媽凌寶兒獨力撫養三名子女,生活拮据。每次吃飯母親總把肉夾給他,可每次周星馳都會把肉嚼兩口吐出來,媽媽捨不得浪費,就會吃掉。有一天吃雞腿,周星馳鬧來鬧去,雞腿掉在地上,沾了灰,媽媽氣得用桑樹條暴揍了他一頓。後來,周星馳終於說了自己為什麼那麼做的原因,要不是把雞腿弄到地上,媽媽怎麼會捨得吃。
長大之後,因為不善言辭,他常常錯失一些機會,雖然五官清秀,但因為家境貧困,學習成績又不好,讓年輕的周星馳對自己沒什麼自信心。
由於家境貧寒,周星馳變得沉默寡言,但他渴望獲得更高的成就。也因此需要比別人更努力,他越來越不苟言笑。
除了話少之外,周星馳還害羞,他自己也承認:「我這個人屬於怕羞的那一類。有的人平時講話很大聲,希望有人注意到他。我不是那樣,我平時喜歡聽別人講,我最喜歡聽嗓門很大聲的那個人講話。如果你給個劇本讓我演一次,我就能投入進去,把自己當作劇中人那樣去演,但平時不行,我覺得自己喜歡演戲。」
現在的他面對大眾還是會拘謹,面對媒體依然還緊張,有時候接受採訪,他的腿還會發抖。
為了完成當演員的夢想,他考了兩次試進入TVB培訓班,然後開始跑龍套,之後接替梁朝偉主持兒童節目《430太空梭》,他主持兒童節目一做就是六年。
從20歲到26歲,最好的六年他做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正是因為這些不開心的經歷,他的喜劇總帶有憂鬱的感覺。
除了當節目主持人,周星馳的整個八十年代基本是靠在電視劇里跑龍套、演小配角維生,周星馳自己回憶那段龍套歲月:「學著很油條的樣子,跟人家插科打諢磨嘴皮。為了一個死屍角色,花費一升的口水去爭取。」
演員狀態下的周星馳十分認真, 導演李修賢曾說「演戲又不是力氣活,你幹嘛像條狗一樣賣力?」
於是便有了《大話西遊》片尾最經典的那一句台詞——他好像一條狗啊。
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即便已經進入娛樂圈很多年,每當被別人謾罵、指責、誤解的時候他都選擇沉默。
因為不作回應,很多人對周星馳的人品存疑,不表態並不等同於默認,黃秋生曾說,「有那麼多人講他不好,但你幾時看到他出來講別人的?」
幾年前,向太開始炮轟周星馳,他依舊用自己的方式回應,「不喜歡響應,默默拍自己的電影。怕不拍大家就把我忘了。可惜這些年我的電影越來越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對不起,我老了!」
周星馳的孤獨與沉默不單單來自事業上的坎坷,感情上的波折同樣影響他。
周星馳的女友羅慧娟曾說過:「他是一個很痛苦的人,永遠會為了工作拚命。同他相處一定要有耐性,因為你同他講話他好像聽不到,其實是在想東西。」
羅慧娟、朱茵、莫文蔚、於文鳳,在周星馳的四段感情中,與朱茵是最最出名的一段。他說著「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最後卻換來形同陌路,從此不再往來。
在分手這件事漸漸淡化之後,朱茵突然又出來改口痛罵周星馳,這讓周星馳在這段關係中受到了傷害,但他依舊選擇沉默。從此以後,周星馳交女友都非常非常謹慎小心。
孤獨,一直都圍繞著周星馳。有媒體報道,「2004年,他過生日,竟沒有一個人為他捧場,他自己喝酒,直到酩酊大醉。」
他在1992年就曾說到,「我幾個聊得來的朋友,起碼都認識了10年或10年以上的時間」。兩年後,他又這樣剖析自我:「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喜歡我的為人。」
工作時,因為他認真到偏執的程度,也使得他失去很多朋友。影評人宋子文曾這樣描繪周星馳,「無論跟多熟的人開玩笑,也會很緊張地盯著對方的眼睛,看他的反應。他能把自己關起來個把月,只叫外賣也沒關係。」
當面對的人越來越多時,他甚至會選擇逃避。2001年,他到北京大學與學生交流並發表演講,上千人早早地在廣場上等候他,以至於他躲進了一所校內食堂的廚房裡。
成長環境和孤獨的性格,一直影響著他的作品。從《唐伯虎點秋香》開始他的喜劇在搞笑之後擁有了一絲孤單,電影《喜劇之王》更描繪出周星馳艱難歲月的心路歷程。從《功夫》到《美人魚》他用成人世界裡很少出現的童話故事,來讓人們看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
周星馳的故事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他說「我覺得最好的東西是『笑中有淚」,他把這句話融到了自己的電影中。周星馳的電影貫穿了我們的成長,兒時看到的是無厘頭的搞笑故事,長大後才明白那是笑中帶淚的成人童話。這些電影里有周星馳的影子,更有我們自己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89383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