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趕了什麼事情?讓日本飛行員竟然抱怨生活苦不堪言
人們經常以簡單方法看待各種問題,通常採用「好的」或「壞的」,兩個對立化的標準來評價,其實事物往往複雜的,尤其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所謂敵人或朋友,只能算是一種片面的概述,不能簡單地將其視為結論。
二戰之後,世界局勢即進入了和平時期,大規模地戰亂結束,緊張局勢雖有,但是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反而降低,也就有了所謂綜合國力競爭之說!也就是說,戰爭依然是非常遙遠的事,其中即包括中國。只是由於不穩定因素增加,目前各國不得不加強了戰備。
當然了,在維持和平局面的前提之下,給對手製造點小麻煩也是常事,最常見的方式為軍艦或飛機進行所謂的巡航。
按國際法,領海通常為12海里寬,以外的海域即為公海,通常在公海可以自由航行,領海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美國海軍即利用這一點,派出軍艦前往其它國家沿海地區巡航,只要美艦行為符合國際法規定,那麼誰拿它也沒辦法。
領空也同樣有範圍限制,通俗一點僅為領海上空,為了警戒等需要各國又在領空之外,劃分出防空識別區,注意僅是單方面的管理,沒有約束力可言。飛機的巡航與軍艦類似,只要不進入對方的領空,那麼可以隨意飛行,對手也同樣沒有辦法。
近幾年以來,中國海空軍開始向大洋進攻,艦隊深入太平洋的演習越來越常態化,軍機也逐步擴大了活動區域,超過第一島鏈的次數將越來越多。
如此正常的事情,美國人毫無意見,只有日本人驚叫起來,對於中國行動表現得非常恐慌,叫喊加強所謂西南方向防務,表面上為加強警戒,其實也是想試探中國空軍的反應,因為中日兩國的防空識別區有相當大的重疊區,或者說,日本把自己的防空識別區劃到了中國的大門口。
也因此,中日雙方的軍機經常會在東海空上演一場又一場的空中追逐活動,呈現逐年上升之勢。令日本飛行員感到悲傷的,不是中國軍機的增多,而是自己的座駕問題越來越大,以前還能開F4出去轉一轉,如今連開F15J都要小心一點。原因無它:太老了,F4以轉為訓練為主,等著F35接管,F15J也不年輕了,按年限算,也接近於壽命,可是它的替代機型尚無定論,它只能繼續充當日本空中力量的主力堅持崗位了!更為悲劇的是,目前處於一線前沿的F15太少了,結果日愈來增多的任務,實際上被少量飛行員承擔,可以說,工作壓力有增無減。
近年,中國空軍與海航的軍機數量一直有增無減,而且多為新機,玩起各種動作來,沒什麼顧及可言,弄得日本飛行員苦不堪言,緊急起飛的次數有增無減不說,機動動作還得加以小心,如果動作過大,對方沒事,自己要冒空中解體之風險。
最近終於有了好消息,日本在擴充在西南方向上的空中力量,結果再仔細一看,僅僅是把駐沖繩的F15J數量增加一倍,看似大手筆,實際僅增加到2個中隊,即40架的水平,沒感覺能解決什麼問題,與需求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88656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