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上全球最賣座7部災難片,你睇左未?

真人快打| 2016-01-26| 檢舉

Top1:《鐵達尼號 TITANIC》1997

全球總票房:21.85億美元

本土票房:6.58億美元

海外票房:15.27億美元

災難範圍: 鐵達尼號2000餘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從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一直到整艘船沉入海底,這接近一個小時的故事,是影片的高潮,更是這部電影的震撼場面。歷數這個片段中值得記憶的閃光點的話,我們會發現卡梅隆在這沉船的奇觀化中加入了太多的人文性質的內容: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的弦樂四重奏、死到臨頭還在為了金錢而糾結的船員,自私的富人和無私的窮人,以及到了最後一刻才見諸真情的傑克和露絲--恐怕,他們的故事,才是「生離死別」這四個字的最好詮釋吧。

動人時刻:當鐵達尼號消失在海平面以下,傑克和露絲重新浮出水面。傑克為自己的女人找到了一個木質的床頭,讓她浮在水面之上,而自己則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已經被凍得差不多的傑克向露絲深情告白。訴說他是所麼幸運地得到一張船票,並且上了這艘已經沉沒的大船,並且幻想他和露絲之後兒女滿堂的生活。漸漸地,漸漸地,傑克不再說話,冰冷的海水拿走了他的生命。或許,只有這般結尾的愛情故事,才能成為經典並且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Top2:《天煞-地球反擊戰 INDEPENDENCE DAY》1996

全球總票房:8.17億美元

本土票房:3.06億美元

海外票房:5.11億美元

災難範圍:全世界 數十億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外星人的飛船「蒞臨」地球,安營紮寨之後在同一時間開始對地球施行大規模的襲擊行動。美國成為了受難的「重災區」--林肯紀念堂、白宮、國會山等等政府智能部門成為了被秒殺的對象。一瞬間,地球上最強大的美國成為了最脆弱的國家。面對著這種不知來歷、堅不可摧,在某種程度上是超出了人類理解範圍的對手,山姆大叔一時也無計可施。

動人時刻:一個偶然的機緣,主流價值觀語態下的兩個失敗者發現了能秒殺外星人的辦法。這個辦法根本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是一個簡單的電腦病毒。而執行這項「死亡任務」的不是別人,正好就是那兩個「屌絲」。於是,在一番夾雜著插科打諢和真情告白的「最後一抱」之後,兩個人上路了,其中那種「拋頭顱,灑狗血」的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極容易感染人。

Top3:《2012》2009

全球總票房:7.69億美元

本土票房:1.66億美元

海外票房:6.03億美元

災難範圍:全世界 數十億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玩特效、玩場面的羅蘭·艾默里奇在這部電影裡又把整個視覺效果升了一級。無論是山崩地裂、海水倒灌;是城市坍塌,諾亞方舟這樣的大場面,都被他玩弄在鼓掌之間。整部影片最震撼的場面有兩處,一處是約翰·庫薩克扮演的柯蒂斯駕駛著飛機逃離行將坍塌的山巒的場景,另一處人類和動物共同登上諾亞方舟的場景。但當真的「2012」來臨,人類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出電影中的「方舟」來呢?

動人時刻:關鍵時刻,讓領導先走,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共識。可是在這部電影中,美國總統——一個黑人,卻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和人民在一起,選擇了犧牲自己的性命,用來保全自己的名節並履行完自己的職責。

Top4:《強戰世界 War of the Worlds》2005

全球總票房:5.91億美元

本土票房:2.34億美元

海外票房:3.57億美元

災難範圍:全世界 數十億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開場火星人的正式登場是全片最為震撼的場面。狂風大作,閃電一個接著一個,烏雲密布全城,眾人還不知道這鬼天氣是怎麼了;這時候,地面裂開,火星的戰爭機器從地底升起,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又粗又紅的雷射射出,所到之處人類盡數化為灰燼。而湯姆·克魯斯被主角光環所籠罩,在接下來的勝利大逃亡裡,穿過無數的街道,身邊的人死了一個又一個,沾滿一身的「骨灰」,但那外星人的雷射就是射不到他身上。不過,觀眾倒是看得提心吊膽,大汗淋漓。

動人時刻:這部《 強戰世界 》雖然仍然保持著斯皮爾伯格大導演「陽光強迫症」的特點——好心腸的一家人,身懷愛與正義,無論遭受什麼災難,面對什麼危險,最後都能圓滿大結局——但是,越這樣,這部電影的結局才越顯得動人。當男主角這一家子經歷千辛萬苦,從火星人的食人機器內部虎口逃生,又在暴動人群裡全身而退,最後終於在落葉飄落的街頭重遇的時候,觀眾懸著的心也可以放下來了。在災難面前,和家人的擁抱,是顯得那麼的珍貴。

Top5:《絕世天劫 Armageddon》1998

全球總票房:5.53億美元

本土票房:2.01億美元

海外票房:3.52億美元

災難範圍:全世界 數十億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在這部電影中,「爆炸貝」的爆炸技巧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施展,因為影片中的爆炸場面非常少,少到了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只有片尾隕石爆炸那一個鏡頭。不過,在蒙太奇的交相輝映下,這個「絕世天劫的爆炸」鏡頭多方位、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出來。我們不僅從當事人的角度看到了爆炸、更從外太空、NASA的監視器以及從地球上的普通人的角度看到了這次爆炸。據說,有13家特效公司為這個整部影片效力,而這個爆炸鏡頭更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動人時刻:雖然「爆炸貝」不擅長執導情感戲,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會執導情感戲。在這部電影中,最感人的部分,就是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哈利,捨身拯救全人類的壯舉。其實,這個男人並不是什麼英雄好漢,他有些勢利,也有點莽撞。可是,在大問題面前,他卻一點也不含糊。雖然沒有能信守諾言回到女兒身邊,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女兒認識了自己。

Top6:《明日之後 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全球總票房:5.44億美元

本土票房:1.87億美元

海外票房:3.57億美元

災難範圍:全世界 數十億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全球變暖,極地的冰川融化,大量冰山塌陷墜入海洋之中。冰山的融化,吸收了大量的熱量,使得地球進入了新世紀裡的冰川期。龍捲風、海嘯、地震開始在全世界肆虐。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被摧毀。突然間,地鐵隧道裡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湧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了,所有的一切科技設施全部被凍上了--沒有電、沒有通訊、沒有暖氣,人們只能靠燒書來取暖。而科學家霍爾,也只能靠一套在極低科考的裝備,才能在紐約這個曾經國際化大都市裡行動。

動人時刻:親情,是這部電影中著重表現的情感點,無論是霍爾博士的兒子山姆隻身去紐約營救自己女友的舉動,還是霍爾拿起自己極地裝備,走進冰河時代的紐約,營救自己兒子的壯舉——這都是情感的迸發點。或許,有人會認為,霍爾博士在那個時候不應該去救自己那個生死未卜的兒子,而應該用自己的專業水準去營救更多的普通人。可是,這才是親情最打動人的地方。

Top7:《龍卷風暴 Twister》1996

全球總票房:4.94億美元

本土票房:2.42億美元

海外票房:2.52億美元

災難範圍:美國俄克拉荷馬州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 龍卷風暴 》大概是在災難電影裡最能讓地球人感同身受的那一類電影,因為全球每年都有上百起因為龍捲風而造成的災害,而在這部電影裡,大概導演嫌災難還不夠刺激,還設計了一條主角既要逃避龍捲風,又要和龍捲風近距離接觸,收集科學數據的情節。於是乎,在一場意外到來的龍捲風裡,主角一行開著車,既要把龍捲風的數據給收集了,又得一路狂奔避免被吸進龍捲風裡落得一個屍骨無存的慘淡下場。與龍捲風賽跑的小皮卡,在電影裡成為全片最震撼觀眾的場面,看完這一段,我們只能感嘆,無論科技有多麼的先進,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還是顯得太稚嫩了。

動人時刻:這部電影裡的主角是追逐研究龍捲風的年輕人,而這群年輕人為了科研已經到了不要命的瘋狂程度,尤其是主角的前女友喬,比男人還強悍的她一直在狂熱地執著於她的測量龍捲風的儀器,幾次險些喪命。而故事的感情線雖然顯得俗套,但倒也讓觀眾受用,畢竟一邊躲躲龍捲風,一邊談談情說說愛的調調,發生在銀幕上還是挺美好的。於是最後壞人因冒進而喪命,好人活了下來,終於在結尾,兩個人在噴水中濕吻,這個場面也讓觀眾感到欣慰。一場龍捲風,換來一次美好的愛情,何樂而不為?

Top8:《哥斯拉 Godzilla》1998

全球總票房:3.79億美元

本土票房:1.36億美元

海外票房:2.43億美元

災難範圍:紐約數百萬人

受災程度:★★

震撼場面:核輻射製造出了一個巨大的怪物,這個怪物也是因為護犢心切,而在紐約城裡橫衝直撞,到處製造混亂。軍方人員,希望能在一條大橋上結束它的性命,便設計把哥斯拉引到了大橋之上,然後又派出了兩架戰鬥機朝大橋發射導彈。雖然導彈精準命中目標並且也發揮出了相應的威利,但是哥斯拉並沒有因此而死亡。這一擊反而激發出了這個巨大怪物的「戰鬥潛力」。發怒的哥斯拉,立即展開了報復行動,它所到之處,全部化成廢墟。

動人時刻:作為人類製造出來的怪物,哥斯拉一邊給人類製造麻煩,一邊又在給人類敲響警鐘。影片中的確有些令人動容的橋段。但是在哥斯拉這種「人禍」面前,這樣的陰陽兩隔,與其說是動人,不如說是令人警醒。哥斯拉是日本小說家筆下的一個怪物,最早象徵著核武器的威力和破壞性。從1954年,被創作以來,這個怪物被改頭換面地28次搬上了銀幕。可以說,它不僅見證了電影技術的發展,而且還見證了電影和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核戰隱喻,到最後的完全怪物,哥斯拉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8673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