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邵氏著名武打巨星王羽在泰國曼谷機場暈倒,緊急入院後被診斷為急性腦出血(中風),其間兩次「開腦」接受手術,情況危急。女兒王馨平透露,父親很快就可以回台灣治療,姐妹輪流去照顧他。
王羽是誰?由於他成名太早,而那時內地對香港電影知之甚少,因此很多內地觀眾對他並不熟悉,但他在武俠電影史上的成績無法磨滅——王羽是華語影壇第一代功夫皇帝!
他是大導演張徹的愛徒、與古龍是知己、和李小龍亦「敵」亦友、被影帝梁家輝贊是「戲精」。
他是一大批巨星名導的偶像,比如狄龍、周星馳、陳可辛、甄子丹……甚至,周星馳就因痴迷他的電影而立志當演員。
如今大佬級別的洪金寶、成龍,到了他面前都得尊稱一聲大哥。
成龍都曾經評價:「香港武俠電影的三個高峰時代:王羽時代,李小龍時代,最後是自己的成龍時代 。」
王羽的人生頗為傳奇,簡直活成了一部武俠小說,江湖上滿是他的傳說。不過,他既非一本正經的大俠,也不是憂鬱神秘的浪子,而是一個爭強好勝、我行我素的妙人。
他這個人性格豪爽、心直口快,叛逆、總打架,堪稱老炮兒中的戰鬥機;同時,他也愛打抱不平、時常提攜後輩,稱得上娛樂圈的「大哥大」。
《武俠》復出,你認得他嗎?
此前,王羽已經息影十多年了。最新一階段開始露面,是2010年陳可辛的《武俠》把他請出山。
陳可辛一直對這位偶像惦惦不忘,恰好電影中「教主」一角也很適合他:「王羽身後就是一個江湖,他根本就是教主,他就是能夠壓得住所有人。」
陳可辛託了成龍前經紀人陳自強去請人,當時已經68歲的王羽,出於對這位後輩導演的欣賞,願意重出江湖。
劇組早早就為王羽選好了替身,但他堅持親自上陣,連吊威亞都不怕。打戲在高原拍攝,有些武行打幾下就喘,他卻完全沒問題。
好身體源於他平時保持大量的運動:每早晨跑40分鐘,舉槓鈴,上午下午伏地挺身各50個,有時間還會游泳。
此後2年,王羽又先後出演了《血滴子》《失魂》,並憑藉後者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這也是他人生中的首個影帝。
打架改變命運!從游泳冠軍到武俠明星
雖然成名於香港,隱退於台灣,但王羽其實是上海人。他1944年出生,是游泳與空手道高手,60年代移居香港。父親經營麵粉廠,他就過著富二代的生活,開著名貴跑車出入。
那時的王羽是一個游泳健將,連續2年獲得香港的冠軍,卻在第3年因為打架被停賽。不過命運也是神奇,當時有人看見他打架的過程,竟走來對他說,你能打能跳,絕對是當武打明星的料子!更鼓勵他去參加邵氏電影《虎俠殲仇》男主角徵選。結果,王羽從1600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走上了另一條人生大路。
進入邵氏,他並沒有像一般演員那樣參加過南國訓練班,而是直接出演張徹在邵氏導演的第一部武俠電影《虎俠殲仇》,成為張徹的第一代弟子,地位如同大徒弟。如今,資深粉絲都暱稱他為「大師兄」。
據鄭佩佩說,那時候王羽一直在打架,但「張徹非常非常喜歡他」。其實張徹一直欣賞叛逆的孩子,比如第二代愛將姜大衛也如此。
在那之前,香港電影以女性為主導,但張徹極力提倡陽剛之風。身材高大的王羽雖不算英俊,但充滿「陽剛味」,正是需要的新類型。
1966年《虎俠殲仇》上映,被譽為「武俠新世紀的開山之作」。
1967年,王羽主演的《獨臂刀》橫空出世,票房達129萬港元(系邵氏第1部破百萬票房的電影),刷新當年香港票房紀錄。電影在韓國等地也取得了成功,王羽去到海外,幾千名觀眾在賓館門口等著要簽名。
之後,王羽開啟黃金時代。1968年的《金燕子》、1969年的《獨臂刀王》、1970年的《龍虎鬥》,都是當年的票房冠軍。他成了香港影壇第一位票房4連冠的影星。
王羽一躍躋身一線,成為香港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打星,也是「武俠新世紀」的首位代表。直到李小龍走紅,才撼動他的地位。
1971年,王羽與邵氏的合約期將滿,因不滿續約條件,他跟隨鄒文懷去了嘉禾電影。但與邵氏合約未過期,他就去夜盜合同。有感邵氏太吝嗇,他順道偷出一百多份,幫大家出氣。邵氏擔心演員藉機離開,便瞞下此事,以「加工資」的名義重新和一眾演員們簽約。
1972年李小龍爆紅,一時風頭無兩。王羽雖受到衝擊,但仍維持了可觀的作品數量。李小龍去世後,王羽長時間保持一線明星的地位。
70年代中葉,王羽離開嘉禾公司,加盟羅維獨立製片,與成龍合作。1977年他在台灣創辦公司,自己當上老闆。
80年代開始,王羽主演的作品變少,更多時候參加幕後工作,監製了不少電影。
1997年後他退出娛樂圈,轉而經商,獲取豐收的身家。
2003年,王羽成為首批獲選的9位演藝名人之一,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
從影30年,王羽先後共拍了60多部武打片,參與製作和監製的電影共計有80多部,數量不可謂不多。他執導、監製過多部電影,也拍了多部「獨臂刀」系列的作品。
縱觀王羽的演藝生涯,紅也紅過,影帝也得了,台前幕後都做過……演員做到這份兒上,也算是功德圓滿、了無遺憾。
王羽見證了武俠電影的發展史,他的身後就是一片江湖。行走「江湖」,一靠好性格,二靠好人緣,他都有。
王羽真性情,又有俠義心腸,經常幫別人出頭: 「可能是經常飾演大俠的關係吧,遇有不公平的事,我總是愛出頭,愛替人抱不平,甚至與人打起架來,也是十常八九的事!」
他在圈中好友眾多、人脈甚廣,因為常常提攜新人,也是後輩眼中大神般的存在。當後輩晉級成了「大哥」,他自然成了娛樂圈中的超級「大哥大」,一聲令下,總能換得幾分薄面。
一些舊人枯骨入土,一些故事漸漸被時光掩埋,王羽的存在,便是一個武俠盛世時代存在過的證明。
李小龍是他的「手下敗將」,曾救成龍於水火
作為60年代的第一打星,王羽最大的勁敵便是李小龍。二人後來在嘉禾共事,傳說曾因為搶角色而引發鬥毆。但王羽否認此事,自稱和李小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沒打過架。」他承認,自己的腳上功夫不如李小龍,但「比掰手腕卻勝過他」,而且李小龍的酒量也不如自己。
王羽和羅維合作時期,與後輩成龍演了《風雨雙流星》等作品。羅維利用王羽的名氣來帶成龍,王羽與成龍也因此成為好友。
1979年,成龍轉投嘉禾,羅維極其不滿,安排人「刀架脖子」逼他回巢拍戲,形如「綁架」。成龍便向王羽求助。仗義的王羽果斷出手幫忙,多次努力後終於替他擺平了。
與古龍成至交酒友,用48瓶XO酒為他陪葬
王羽和古龍性情相近,既是知己,也是酒友。兩個人經常一起通宵豪飲,第二天再結伴打吊針。
古龍45歲生日宴上,王羽搶著埋單,古龍不肯,兩個人爭了半天,最後王羽提議推牌九,輸了兩萬,原來他是在用這種方式巧妙「付帳」。
古龍一生嗜酒如命。在他下葬時,王羽和倪匡等好友特意選了特大型號棺材,在裡面放了48瓶XO酒陪葬。據說當時一瓶XO酒3000台幣。但因怕被盜墓,王羽等人乾脆在其遺體旁暢飲,以示送行。結果,古龍的遺體竟「口吐鮮血」,嚇了眾人一跳。
推動港台演藝圈合作
王羽對促進香港、台灣演藝圈的合作,也曾起過重要的推動作用。
1983年,他拍了一部《迷你特工隊》,陣容既包括台灣的林青霞、高凌風等紅星,也請到香港的大牌成龍、鄭少秋。當時台灣影人對於港片大舉占領本地市場頗為不滿,兩地明星能夠合作,意義非凡。
1990年王羽監製的《火燒島》,成龍、劉德華、梁家輝、洪金寶等巨星合出演,港台合作出現空前盛況。成龍可是暫停《飛鷹計劃》赴台拍了20天。能夠讓一大群當紅巨星擠出檔期,搭配出超白金的豪華陣容,大概就王羽有這個面子吧!
晚年的王羽雖少了幾分「殺」氣,多了幾分祥和,但仍不減當年的豪情俠氣。他做人、做事,始終貫徹著一種獨特的風範,是非對錯、行內分寸,心中自有一把尺。他的傳奇遠不止事業方面,情場、黑幫,都是他的戰場……
豪傑自古愛紅顏,王羽的情感世界也豐富多彩,一婚娶有夫之婦、二婚嫩妻出軌被抓,他還自曝被林青霞倒追,與林鳳嬌還有一段情……此外,他還被傳是台灣黑社會「竹聯幫」的骨幹成員,而他與80年代「三大血案」又有何關聯?從演藝圈隱退後,他又在幹什麼?
凡此種種,下期揭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