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再也不可能合體,一如我們回不去的青春
近來一直有消息稱,香港的「四大天王」有可能重聚。想想這幾年內地的跨年晚會,每年都能請來曾經名噪一時的港台明星,按照這個思路,四大天王在某年某衛視的晚會上重聚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可是,可能性微乎其微吧。而且,即便如此,這中間相隔的20多年,一如我們逝去的青春,是註定再也回不去了。
說起來,「四大天王」可以說是「意外」的產物。1990年代初,隨著譚張爭霸結束,譚詠麟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而與此同時,譚詠麟也已經暗暗把接力棒遞給了李克勤。
然而,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斬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新時代。1990年,黎明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而香港樂壇的樂隊勢力亦開始被偶像派取代。當時因為黎明和劉德華同屬偶像派,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而唱將實力派的張學友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被合稱樂壇「三劍客」。隨後1991年,以做伴舞起家的郭富城爆紅,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命名)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客觀來說,「四大天王」概念的包裝,也是屬於娛樂圈炒作手段的一種。但不可否認的是,香港娛樂圈成熟的包裝機制,獨特的造星方式,發達的娛樂傳媒,讓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威力之下,也足以使「四大天王」這個概念載入流行音樂史冊。
四大天王這個炒作概念的成功,使得各自為陣的香港娛樂勢力在大方向下團結成為一體,極大增強了香港娛樂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以不可想像的速度占領市場。而對於那時年少的我們來說,音樂之外,海報、粘紙、賀卡、歌詞本、日曆……千里之外港島上的四個男明星,也以這種獨特的方式,滲入我們或單調、或乏味、或充滿叛逆色彩的青春歲月。
歌神張學友的經典作品太多,而讓我印象深刻的,卻還是那些角角落落里的細節。比如,《吻別》MV中千嬌百媚的周海媚、《夕陽醉了》里洋氣的爵士情調,以及,某本花五元錢買的流行歌曲曲譜封面上,張學友那張青澀的臉。
客觀而言,歲月之於張學友,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恩賜——那怕僅僅就外貌而言。90年代四大天王如日中天時,其餘三個人的外貌都會有人品評,唯獨沒有張學友。原因也很簡單,那時候的他,實在說不上是帥。倒是十幾年以後,青年人的毛糙和青澀逐漸褪去,昔日歌神在歌技進階的同時,外表也逐漸有了成熟男人的從容和儒雅。
特別是近十幾年來,他的歌曲專輯固然不再有當年的轟動,但幾場標誌性演唱會,倒是凸顯出一個技藝日臻純屬的歌者形象。從活出生命live系列中一側前額留著長發,手拿蘋果,坐在吧檯凳上,在香港愛樂樂團的伴奏下低吟淺唱(說實話,個人覺得還是有些略過於刻意),到「1/2世紀」系列演唱會中爵士歌者的形象,似乎在告訴歌迷們,儘管他的歌不再全城傳唱,但他依然是歌壇當之無愧的歌神。
劉德華是娛樂圈公認的勞模。他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別人家的孩子」那樣,長得又帥:國字臉、濃眉大眼、嗓音磁性;歌也唱得好,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一個完美偶像的標準。電影《愛君如夢》里,吳君如看到探戈老師劉德華花痴的流口水,想來也非常形象地表現了劉德華的粉絲對於他的痴迷吧。
然而,完美偶像,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壓力,比如,有女粉絲為其自殺,比如,要讓愛人躲在幕後數十年。當然這一套也都是娛樂圈過時的老規則了。不知道看到今日的小明星們動不動在網上秀恩愛,連分手都要大張旗鼓昭告天下的劉天王,會不會生髮一絲生不逢時的感慨?
說到秀恩愛,郭富城倒是緊隨潮流,不久前還在網上與新結識的網紅女友親密互動。郭天王也是屬於越來越耐看的男人類型。郭富城早年因為在選美小姐比賽中的伴舞表現突出,被無線的經紀人相中,考入TVB舞蹈訓練班,1990年以光陽機車廣告走紅台灣。隨後以《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對你愛不完》等歌曲出名。偏甜膩的嗓音,並沒有太多技巧可言,倒是他的三七開發型,以及「對你愛愛愛不完」的手勢,讓人更加影響深刻。郭富城早期還有一類粵語歌,歌詞完全不明所以,但旋律卻有種獨有的曖昧,仿佛夜色下不斷挑逗、吸引、接近又分離的探戈舞步。
2000年後,郭富城將工作重心轉向大銀幕,沒想到倒是開闢了另外一片天空。2005年的《三岔口》和2006年《父子》,儘管扮演的都是底層落魄中年男,甚至外形也是鬍子拉碴,但是和當年的奶油小生相比,倒是顯出歲月在這個男人身上沉澱的作用了。此後郭天王再接再厲,到了2012年的《寒戰》,穿西服的警探形象也是帥的不要不要的。
四大天王中,綜合實力相對較弱的,是黎明,甚至有人覺得他唱歌都是五音不全的。好吧,說五音不全倒不至於,但他的歌,的確不大有技巧可言,或者說,很容易聽出氣息方面的缺陷——簡單來說,黎天王是不大適合唱歌的其實。記得新世紀來臨前的1999年前後,黎明出過一張主打舞曲風的《Happy 2000》,看著他跟著快節奏旋律又唱又跳,真是替他心疼啊。
不過,黎明有一點明智的是,他出演的影視劇里的形象,倒是很符合他的氣質:溫吞水一樣的文藝男。無論是早期港劇《人在邊緣》、《今生無悔》,還是後來奠定其在影壇地位的《甜蜜蜜》、《半生緣》、《玻璃之城》,黎明的角色,永遠不會有激烈的撕扯、打鬥,只是淡然的看著自己和心愛的人、事,相逢又擦肩而過。
最喜歡黎明的作品,是歌曲《心在跳》的MV。白雪覆蓋的山巒中,女友遇險,腿部受傷,一開始,黎明的優柔寡斷似乎還讓女友略有不爽,後者也顯然不想聽前者的指揮。黎明倒也不氣惱,自顧自幫女友包紮傷口,等待救援。最終,為了把女友送上直升飛機,黎明犧牲了自己,不小心從飛機上摔了下來,孤獨墜入皚皚白雪包裹的群山。很多年後,舊情人相見,黎明坐在輪椅上,依然是不置可否的淡然一笑。誰又能說,這個溫吞水男人的溫情,不是感人的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