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在現代影視劇中,唐伯虎無疑是一個當紅明星。編劇們總喜歡給他身上安排些香艷、離奇的故事,於是,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那麼,真實的唐伯虎是個什麼樣子呢?一個字來說,那就是「慘」。
唐寅這個名字的得來,的確是因為唐伯虎出生在虎年,他弟弟叫唐申,是因為出生在猴年。從取名字的方式來說,這家人也不見得有多少文化。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影視劇中的唐伯虎都是出身名門望族,世家子弟。實際上他爹就是個開小酒館的小生意人,最多算個小康之家,而且商人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
由於文徵明他爹喜歡到唐家的酒館喝酒,一來二去就跟唐家人混熟了,覺得唐伯虎這人很有藝術天分,就讓他跟文徵明一塊去跟大畫家沈周學畫。
唐伯虎少年到青年這一段時間,人生非常得意,十五歲以第一名補蘇州府府學附生。沒事的時候,就幫人寫點墓誌銘掙外快。他當時一定想不到,給人寫文賣畫,將會成為他今後主要的生活方式。
唐伯虎24歲到26歲之間,感覺天都要塌了。短短兩年間,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去世。在堅強的人,恐怕也經受不住這麼沉重的打擊,年僅26歲的唐伯虎,頭上已經生出白髮。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死者已矣,唐伯虎雖然悲痛,但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28歲的時候,唐伯虎中應天府鄉試第一,所以人們稱他為唐解元。
所有人都認為他的前途一片坦途,封侯拜相指日可待。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時候就已經是他人生的巔峰。
弘治十二年,唐伯虎入京參加會試。趕考途中,他認識了一個損友,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這個人叫做徐經。他自己沒啥名氣,不過他有個重重孫子倒是家喻戶曉,叫做徐霞客。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徐經自己沒有多少才學,對唐伯虎十分敬佩,一路上給了他很多經濟上的援助。有人捧著,還給錢,唐伯虎自然也樂得有這麼個跟班。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唐伯虎對會試充滿了信心,而徐經心中就沒底了。於是,他仗著有錢,買通了主考官家的書僮,讓他在自家主人的廢紙簍里翻出了考試命題。
徐經拿到題目以後,就以考較才學為名,讓唐伯虎寫下了一篇錦繡文章。徐經一看不得了,趕緊沒日沒夜地花功夫背下來。
等到考試的時候,徐經一看果然是這麼個題目,趕緊把唐伯虎的文章搬了上去。
唐伯虎一看題目也有點愣神,這不是前幾天才寫過的嗎?不過他沒有照搬舊文,另闢蹊徑重新寫了一篇。
明朝的時候考試範圍限定在四書五經這九本書之內,但這次主考官出的題目實在太偏了一點,許多人一看題目都有點發懵,寫的文章自然也不怎麼樣。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等考試結果一出來,唯有唐伯虎和徐經兩個人的文章高出其他人許多。那些考生就納悶啊,唐伯虎考得好也就算了,徐經是個什麼貨色他們還不知道,也能考這麼好?
不服氣的考生們通過各種渠道一打聽,才知道徐經弄虛作假了。這對其他人就很不公平啊,於是舉子們聯名上告。
當朝皇上朱佑樘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一聽說科場舞弊十分震怒,要求嚴辦。可憐的唐伯虎,就這麼被牽連下獄。
等到事情查清楚以後,官員們也知道唐伯虎純屬交友不慎,但誰讓他倒霉呢,這官你就別當了,去浙江當個小吏吧!
在古代,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兩者天差地別。唐伯虎深以為恥,拒不赴任。
唐伯虎回家以後,他續弦的妻子見他也沒啥前途了,兩人分道揚鑣。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從此,唐伯虎再無緣於仕途,但他又不像電影中那樣出身富貴,實際上他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
為了混口飯吃,他不得不販賣自己的才華,靠給人寫文畫畫換個溫飽。因此,他不得不對那些附庸風雅的土豪們笑臉相迎,人家讓他畫什麼,他就得畫什麼。大量的春宮圖,就此流傳後世。
唐伯虎就在這樣平凡的日子裡蹉跎年華,將生命和熱情傾注在藝術上。直到四十四歲的時候,寧王朱宸濠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寧王意欲謀反,所以大肆網羅人才,人們便向他推薦了大才子唐伯虎。唐伯虎當時窮得都揭不開鍋了,有人聘請自然樂呵呵地去了。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可是等他一到寧王府,就品出不對味了。寧王暗中招兵買馬,私造兵器,這是圖謀不軌啊!
唐伯虎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朝廷當時有些小毛病,但還不到覆滅的時候,寧王起事,凶多吉少。如果自己留在寧王府,必然要為他殉葬了。
於是,唐伯虎為了離開寧王府,選擇了很極端的方式,裝瘋。而且他裝得很徹底,連在大街上裸奔這種事也做得出來。最後寧王也覺得實在沒意思,就將他放返。
果然,後來寧王造反,沒多久就被王守仁剿滅。唐伯虎運用他的智慧,僥倖逃過一劫。
唐伯虎接下來的日子,就乏善可陳了,畫畫、寫詩、喝酒、泡妞。最終,他在窮困潦倒中病逝,年僅五十三歲。比他大九歲的祝枝山,親自為他撰寫了墓誌銘。
唐伯虎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悲慘的一生,會被後世演繹得如此傳奇,也算對他的一種慰藉吧。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8412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