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這個人,實在很有才
文 沈嘉柯
我有一回看某雜誌上對黃秋生的訪談,裡面夸王晶說,最重要的是,拍三級片的王晶養活了好多演員,給的片酬不高但從來不拖欠。「從來不拖欠」這五個字,在千奇百怪失信如吃飯一般普遍的電影界,那是極高的評價。說明這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人生在世,做事專業,不拖欠別人的錢,已經是頂尖境界。
王晶特別出名的兩類作品,色情片和賭片,多少年風頭無二。這個矮胖子也把它們拍出了另外一種味道。
就說這兩年的《澳門風雲》系列,剛好我全部看了。王晶讓周潤發扮演一個裝瘋賣傻扮萌的賭神。早就已經被封神的發哥,在王晶的電影里,玩得不亦樂乎。一會被打得鼻青臉腫卑躬屈膝跪地求饒,還流著哈喇子。一會跟滿口四川話的機器人瞎扯淡,說到煽情的時候眼淚鼻涕一把抓。過氣的網絡段子,他也會拿出來用而且還用的花樣翻新。逮著橋段就能套用,還別開生面。
一把年紀的周潤發,演起老頑童很帶勁。在電影院裡一片歡樂祥和之後,果不其然,票房很好。
有一部叫《新少林五祖》的老片子我很喜歡,這部片子講的是洪熙官的故事,李連杰扮演。洪熙官帶著兒子討生活。遇上了一對賊母女。扮演賊母女的女演員,就是憑藉《桃姐》拿獎無數的葉德嫻,還有嬌艷可人的邱淑貞。李連杰和邱淑貞很搭配。
那句經典的「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就出自這片子。賊媽千手觀音看似貪財好色,其實有情有義,為了保護一群小孩子,硬挺著裝沒事,多年後重看,還是覺得很感動。一搜索,發現居然是王晶自編自導。
別的導演談人文談藝術談情懷談社會。王晶只談專業。對,這個世界上,專業才是最可貴的。
什麼是專業?尊重劇本,保證出活,不吹噓靈感。
比如那個《黃金時代》,哪怕得了金馬獎又得金像獎,仍然改變不了那是部爛片的事實。同樣是一個導演許鞍華,小成本不文藝的桃姐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得了獎又賣座,沒讓老闆虧錢,還賺了一些錢。
說句老實話,在香港娛樂圈這種基本上沒什麼文化的地方。王晶這種早期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算是地地道道的名校才子。有文化的人去拍通俗片子,沒文化的人呢,反而特別喜歡裝有文化。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里的辛辣社會批判,簡直是讓人拍案驚奇。想當清官,要比貪官更狠更舌燦蓮花。
很多貌似正經的人,談而掩鼻。但是王晶的三級片呢!有一種惡趣味好玩的心態。其實這種情況跟明代文學的奇技淫巧是一個傳承路子。小市民的閨房之樂,風流韻事,各種花樣,人人私下津津樂道,但表面上還得假正經。
王晶的三級片很逗,時不時穿插著人間真情, 說他爛片太多,其實是一種偏見。他的片子十之八九能博得觀眾歡心,不然哪裡來的票房。世界上只有兩種電影,觀眾喜歡的,觀眾不喜歡的。至於得獎云云,那是圈內人的自我嘉獎,分豬頭肉表彰的遊戲。 還是說回王晶這個矮胖子吧。王晶也拿過獎的,像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編劇獎。凡事都有套路,拿獎也是。只不過有的電影工作者興趣不在拿獎上。
迎合觀眾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想當然的事情,很多香港名導演北上,一敗塗地。不是說你跪下了,觀眾就喜歡被你拜。王晶的片子越來越與社會同步,也因為他真的跟內地觀眾精氣神接頭了。
港片最具生命力的時代,就是葷素不忌土洋混雜來者不拒,什麼元素都可以在導演里玩。至今堅持港人拍港片的,只是堅持了個皮毛。王晶反倒得其真意,運用自如。一手挖掘出舒淇,慧眼識人。
世人尤其喜歡崇拜大師,瞧不上工匠。其實工匠才是日常生活的主體,大師是點綴,是一年一度的頂禮,然後丟在腦後。
其實我也極其喜歡李安,喜歡王家衛,喜歡徐克,喜歡許鞍華爾冬升胡金銓陳可辛等等一批人的作品。但我同樣也很喜歡王晶的片子。幸好世上還有王晶,不然華語電影就實在是太寂寞太無趣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79071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