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人藝人討厭周星馳,反而大多數觀眾喜歡他?

陳得財| 2015-11-23| 檢舉

節選自《老梁說天下4》,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4 年9 月,喜劇大師周星馳再次成為娛樂圈的焦點,但是這一次並不是因為他拍了什麼大家非常期待的電影,而是因為他得罪了香港電影界的大亨向華強的夫人——陳嵐。她站出來炮轟周星馳,列舉了周星馳若干條罪狀,香港許多明星在這個時候紛紛站隊表態。

這一系列事情的起因都是出自最近網絡瘋傳的一個熱帖「為什麼這麼多人黑周星馳」。這個帖子長達5 萬多字,列數了周星馳童年時期的經歷,包括星路歷程,以及這些年他做的事情,還有他的感情經歷、得罪過影視圈中的哪些人。當然這個帖子,大多數是從正面樹立周星馳的形象,為周星馳諸多別人不理解的行為進行辯解。其中涉及周星馳和原來的合作方——香港永盛電影公司的製作人、永盛電影公司的老闆向華強,帖子中聲稱向華強有黑道背景。正是因為這個言論,極大地觸怒了向華強的夫人陳嵐,所以站出來炮轟周星馳。

那麼這篇長達5 萬多字的文章,是出於何人的手筆呢?這個人至少是周星馳的粉絲,而輿論界也猜測,這可能來自周星馳背後的公關團隊。因為向華強所在的公司,原來叫永盛電影公司,現在叫中國星集團,這是香港娛樂圈裡勢力相當強大的一家電影製作公司。周星馳可以說是圈裡響噹噹的人物,所以此次風波越來越大,圈裡頭很多名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表態。有的人站在周星馳一邊,有的人站在陳嵐這一邊,大腕一級的人物也站出來表態。這個事情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轟動效果呢?很多人說是因為周星馳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他是片場的「暴君」,自私自利,有人把一些陳穀子爛芝麻都倒出來,才導致這件事情影響越來越大。

向華強的妻子陳嵐火力全開,炮轟周星馳。她在2014 年9 月8 日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列舉了周星馳五大罪狀。這一事件引發香港媒體圈一片譁然,多位明星紛紛表態,表明立場。其中三大影帝——劉青雲、任達華和張家輝,在接受採訪時力挺陳嵐,稱與周星馳不熟:周星馳,我也不了解他。

周星馳,其實跟他也不熟,我也沒有拍過他的電影,也沒有跟他合作。我沒有太留意這一段新聞,但是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明星站出來聲援周星馳,莫文蔚就在採訪時表示,周星馳很會照顧人:我跟他學習很多東西,他是個很挑剔的人。

此外,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華夫人的鄭佩佩以及劉嘉玲、徐嬌、陳法容等都表示支持周星馳,而劉德華表示對周星馳的為人未知,但他一直是周星馳的影迷:我跟他的關係就是電影上面的合作,我真沒很多時間跟他溝通,我只可以說,現在、以前、未來,我都是他的影迷。

其實這些陳年舊事,根本不足以影響今天的口水戰,周星馳會被捲入輿論的旋渦的根本原因,就是來源於網上那個捧他的帖子,說出了他當年如何與向華強交往,又說這家公司有黑道背景等事情。因此,這一事件無法被現在的中國星集團所容忍,所以由向華強的太太陳嵐出面,質問為何周星馳要如此侮辱他們。如此多的明星站隊在他們的一方,無非是要澄清一件事,就是中國星集團並不涉黑。可見,要想說誰有黑道背景,必須拿出十足的證據出來。

那麼中國星集團到底有沒有涉黑呢?有一點我們不得不說,眼下的由向華強經營的中國星集團和黑道一點兒聯繫都沒有。很多人一提到向華強,想到的大多是20 世紀80 年代、90 年代在錄像廳里看錄像、VCD,在諸如《賭聖》《賭俠》之類香港影片中,都有向華強的身影。而且那時但凡是與黑幫、警匪、喜劇有關的影片,往往電影播放前都會出現這樣一行字:出品人向華強、向華勝。這兩人是親兄弟,向華強在20 世紀80年代時和弟弟向華勝合夥創造了永盛電影製作公司,後來推出了很多電影,比如非常有名的《黑金》《龍在江湖》《黑社會之以和為貴》等,影響力非常大。而向華強本人,也在當時的《賭聖》的片子裡面,扮演了不苟言笑的角色——龍五。

向華強的家中,總共有13 個兄弟,他的父親名字叫向前,是原來國民黨的少將,在1947 年的時候來到香港,並註冊了一個公司,名叫義安工商公司。20 世紀50 年代初的時候,香港警方認為,義安工商公司有黑社會背景。所以在種種壓力之下,向前重新組建了義安工商公司,新組建的公司名叫新安公司,這就是後來香港黑道有名的新義安組織。那個時期的香港黑社會被認可的有新義安、14K 和勝和這三大組織,這三家都是由原來洪門組織的三合會發展而來的。1953 年,向前被香港警方認定從事黑社會活動,將他清除出香港地界,於是向前便去了台灣,將公司交給自己的兒子向華炎打理。這就是向華強、向華勝他們父親的歷史背景。

這次向華強的太太和周星馳兩人之間爆發的口水戰,其實也是全面檢驗周星馳人品的一個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香港很多影星和電影圈的製作人紛紛站出來表態,從他們的站隊方向就會發現,大量圈內的大腕、大佬都是「反周星馳」的,這裡面包括像杜琪峰、王晶這樣的導演,也包括洪金寶這樣的圈內大佬。

其實針對周星馳這些負面的新聞,並不是從現在才開始有的,從20世紀90 年代末開始到現在,周星馳在台底下人緣就不好,經常得罪人,背後總有一些人際交惡的事情被媒體報道出來。有些事情讓人不禁覺得匪夷所思:在螢幕上如此搞笑的星爺,在底下居然是這樣的人?有人說:往往喜劇演員在真實生活當中,與他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大相逕庭的。他可能給你帶來越多的歡笑,在生活當中反而越自閉、越孤獨、越抑鬱。這一點,可能也適合周星馳。周星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情非常木訥,不善言談,甚至有時會有意地躲避一些媒體的採訪。從這裡也可以聯想到圈內經常說的那句話:「這個人在台上能逗死你,那麼在台底下呢,有可能能氣死你。」或許正是因為周星馳在台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才會造成有如此多的人與他交惡,乃至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它的起因並不相同,比如說有一類人跟周星馳交惡,是出在錢的問題上,就像王晶。王晶與周星馳合作過很多次,但是後來覺得周星馳太不「念舊」:周星馳本來已經答應好的價錢,到最後卻突然抬價,根本不管當初的許諾。

1996 年,周星馳創辦了自己的影視製作公司——星輝,該公司除了拍攝出《食神》《喜劇之王》《功夫》等叫好、叫座的喜劇電影吸引了眾人目光之外,深陷藝人解約糾紛也讓其被外界關注。2005 年8 月因《功夫》一片而一炮走紅的黃聖依宣布,與周星馳和星輝公司決裂,雙方為此不惜對簿公堂。2010 年,因《長江7 號》出道的張雨綺也步黃聖依後塵,與星輝公司分道揚鑣。在接連失去了兩位星女郎後,星輝公司的其他藝人,如《少林足球》師兄弟田啟文、陳國坤、林子聰等也陸續選擇離開。近些年來,不少明星都曾表示出對周星馳的不滿:圈裡面很多人都跟他翻臉了,都說不跟他合作了。

與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中合作過的黃宇飛在接受節目訪問時吐苦水,稱周星馳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非常不人道,使他意外受傷,頭破血流:你說是什麼鐵頭功呀,什麼打瓶,周星馳用的這個瓶,跟真的一樣,那個瓶還有水,打了8 個,我的頭已經出血了,沒事,完了,一打,用勁兒地打。

此外,出演《大話西遊》的著名演員羅家英、與周星馳有著二十幾年交情的吳孟達也相繼與他鬧翻:周星馳拍過的電影一個叫《功夫》,一個叫《長江7 號》,裡面可能都沒有適合我的角色。《長江7 號》,本來周星馳演的那個角色就是我來演的,他現在也演了,把我的飯碗都搶了,那我還能混嗎!

而演員林子聰在拍攝《少林足球》時就曾直言,他的片酬比群眾演員還要低,70 多天下來是15000 元。導演王晶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兩人早就斷絕了來往:我跟他已經10 年沒來往了,實在真的是不熟,可是,我覺得我看他還是挺準的。

包括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新藝城的黃百鳴也如此表示:與周星馳談好價錢後再找他,周星馳有時會撕毀和約,有時候會直接翻臉。

因為這些事的頻繁發生,周星馳在香港演藝圈裡經常被人詬病。有的人站出來說自己反對周星馳是因為他別的毛病,並不是因為錢。其實這裡存在一個道理:如果有人跟你說,咱們的關係不是錢的事,那麼他越這麼說,那越代表問題準是出在錢上。因為錢而分道揚鑣的事情太多了,中國古代有句話:「以禮之交天下少,因財而散世間多。」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還有另外一類人,跟周星馳的交惡完全是由於周星馳處理問題不當造成的,比如吳孟達。可以說吳孟達是周星馳影片中的「第一綠葉」,周星馳的影片中很多搞笑的成分,如果沒有吳孟達的加盟,其搞笑效果勢必要遜色很多。為什麼這樣一對看似關係很鐵的搭檔後來卻分道揚鑣了呢?吳孟達說:「星仔有的時候太不尊重我,比如他對我說,『告訴你,你把這個檔期留下,我約你拍這個電影』,我已經把檔期給他留下,為了給他檔期,我推了好多的片約,可是回頭呢,星仔拆橋了,然後告訴你,對不起,不用你了,我有新的打算了。有好幾次這樣的事。」不怪吳孟達會覺得心中彆扭,這樣的事情放在誰的身上大約都會是這樣的結局。

另外,在片場當中,導演與主演之間相處是有一定規矩的,如果超越了規矩,就會有很多人不適應。比如洪金寶和周星馳拍電影,洪金寶會尊重周星馳的意見,事先會商量好如何拍攝。但真正操作起來的時候,周星馳會要求所有的安排都得按他的思路更改。經過幾次的折磨,洪金寶就覺得周星馳對他十分不尊重。在拍攝《九品芝麻官》這部影片的時候,周星馳不僅是主演,他還超越了導演,更有甚者連燈光、布景的事情他都要管,所以片場便有人叫他「太上導演」。

對於這種拍攝方式,有人為周星馳辯解,認為他是為影片負責任,他是真的知道觀眾愛看什麼樣的影片,怎麼拍出來的效果是好的。但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並不足以成為傷害他人的藉口,周星馳只考慮如何把電影拍好,而不在乎其他的人際關係,只能證明他是一個非常頑固的人。所以才會出現在片場裡面他是「太上導演」,什麼都只能他說了算的情況。

既擁有極強的控制欲,又不善溝通和表達,對於這樣的行為模式,我們常常可以在這個人的童年中找出一些原因。周星馳童年時期家庭條件十分貧困,父母經常吵架。他的童年相對來說是孤獨的,如何與別人交流逐漸成為他的弱項。一個在螢幕上能夠展現如此豐富多彩的小人物形象的人,在生活當中反而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人,甚至對母親的愛都不知該如何表達。

周星馳曾經寫過一篇心靈雞湯式的文章,其中說在他小的時候,想讓母親吃一些肉,但是由於母親特別節省,有什麼好吃的都給他,於是他便用了一個十分怪異的方法。他會把肉嚼到嘴裡,然後再吐到地上。他的母親不嫌他髒,覺得扔了很可惜,會把這肉撿起來吃掉。還有雞腿,他也會故意咬一口就扔到灰塵裡面,甚至雞糞上面,他母親也會撿起來洗乾淨再吃掉。他這樣做的目的,就只是讓母親吃一些肉。連母子之間的感情溝通,他都會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愛,表達他對母親的關心,所以我們十分肯定周星馳不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

那麼控制欲又是如何來的呢?如果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很多東西得不到,那麼一旦得到之後,就會因為十分害怕被別人搶走而格外珍惜。而長大之後,只要是擁有的東西就不想失去,因為你知道東西來之不易。所以有些控制欲極強的人之所以會這樣,其原因恰恰來自他童年的不滿足,來自這種「飢餓感」。所以按照正常的邏輯規律來推理,周星馳現在在片場的這種人際關係狀態是有心理源頭的。

但是有一點,觀眾喜歡他的影片,那麼真正喜歡的實際上是他對影視藝術的表現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為人、人品到底如何,並不是影迷考慮的問題。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圈中人對他個人的評價,基本達成一致的,就是他的控制慾望很強。但同時也有很多追捧他的影迷認為,周星馳只考慮電影而不在乎其他事情,這也是他最大的長處。這樣說也是有道理的。假如周星馳在生活當中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上下關係都打點得十分妥當,讓老闆滿意、同行滿意、屬下也滿意,身邊的人都說他的好話,那麼這樣八面玲瓏的人,勢必會將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人際關係的維繫上,真正放到藝術上、專業上的精力還能有多少呢?這個比例勢必會少得可憐。用這份少得可憐的精力,還能夠創造出這麼璀璨的藝術成就嗎?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放到一方面過多,另一方面勢必就會減少。

1962 年出生的周星馳,現今已經年過50 歲,但依然精力旺盛,追求完美。他可以每天坐兩趟飛機,可以不停地演講,甚至能一天接受10 家媒體的專訪,幾乎每個認識周星馳的人都知道,他對任何事情都可以含糊,但是對電影卻是一絲不苟,有時候甚至是不近人情:比較煩惱的事情挺多。每一場戲的一些效果呀,怎麼處理呀,他的要求都很好。

也正是因為他對電影的偏執,才讓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1988 年,周星馳初涉影壇,之後相繼主演了《賭聖》《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等經典作品。此外,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了《國產007》《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影片,六度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並獲得八個年度冠軍。2013 年,周星馳導演的《西遊降魔篇》,創造23 項華語電影票房紀錄,全球票房達2.18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所以我們可以認定,周星馳並不是一個所謂的智商低、情商低的人,他只是願意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到自己的業務上。而對於那些人際關係,他好惡隨心,皆由著性子來,因此才得罪了很多人。其實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人際關係上,你事業很難成功——一個八面玲瓏、處處精明的人,他在事業上是做不出類似周星馳這樣大的成就的。所以基於這一點,我們大可不必像娛樂圈中的人那樣對周星馳如此憤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7417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