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在上一周落下帷幕,這個夏天,有這群孩子們的陪伴,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歡樂。當然,對於年輕爸媽們,或許不是把它當綜藝節目看,更多是當育兒節目看。
在這一季,你或許可以學學劉燁的無厘頭,或許可以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林永健一樣的中國式老爸。
不過,在帥氣的張亮、能說會道的黃磊、娃娃臉林志穎等一眾星爸的光輝下,最容易被忽視的,其實是育兒高手——村長李銳。
第一,不要忘了,村長李銳可有一個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女兒——跳跳。
第二,即便是別人家的孩子,他也是收穫高級別待遇。
即便是不黏糊他爹的康康,也會黏糊李銳。
為什麼李銳能俘獲萌娃們的心:長得帥?不見得,畢竟每一季的顏值擔當可不是他;夠能哄,絕不是,當老師出生的黃磊,那可是一套一套的。
畢竟李銳與孩子們相處的畫面播放得不多,但從零星的畫面來看,小編還是發現了李銳與孩子們相處的重要經驗,那就是:蹲下來!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無數事實也表明,父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來關心孩子,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但怎麼和孩子們平等相處,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找到方法。
最簡單的平等相處的方法,就是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即:蹲下來。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媽媽雙休日帶小女兒逛超市、商場,目的是讓孩子更多地接觸社會和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開始幾次,小女孩很高興和媽媽出門,可是後來說什麼也不去了。媽媽勸道:商店多好玩啊!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圖書和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有你喜歡的小食品。可是孩子還是哭鬧不止,不理解媽媽的苦心。沒辦法,媽媽蹲下來安撫女兒,就在她蹲下的一瞬,忽然明白了小女兒死活不想去的原因:小小的孩童在媽媽的牽領下看到的並不是成人眼中的世界,而是一雙雙大人的大腳,長腿,一件件大人的衣服,和匆匆擁擠的背影,當然孩子還要防著有的阿姨的包碰到自己的額頭。
著名教育學家裴斯泰洛奇說的:「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但拉近了與孩子的物理距離,更拉近了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它體現了父母對孩子民主、平等的態度和對孩子的尊重,從而使孩子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教誨,接受父母的忠告。」
你和孩子講話時,會有意識蹲下來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