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良出身名門正宗,父親劉湛是黃飛鴻弟子林世榮的親傳弟子,9歲隨父學習正宗洪拳,因此深得黃氏武學真傳。劉家良武德修養雖高,但在門派之間頗有偏見。在演藝界威望甚高,但對動作電影流派意見也頗多。
當時香港動作電影的武術指導主要分為兩大派系:一.以劉家良和唐佳為代表的正統武術,二.以于占元為代表的戲班,主要代表人物:成龍、洪金寶等。後來引入了以競技類套路武術,代表人物:李連杰、吳京等。60年代以劉家良正統武術為代表,壟斷香港功夫片龍虎武師這一行業達20年之久,帶領劉家班威震港片市場多年。
進入80年代,劉家良對戲班出身的成龍、洪金寶、元彪等人,以諧趣功夫片引領新動作電影的潮流頗為介懷。更對成龍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受傷,並將NG片段剪輯成精華放在影片結尾的做法頗為不滿,在他認為正統武打行規是不可以提受傷的。
劉家良視成龍等人是在電影界挑戰正統武術的「雜耍」人,而成龍等人視劉家良為武術界的前輩。成龍在拍《師弟出馬》時,曾邀請劉家良的師弟余袁穩指導兼武師,劉家良知曉後立刻嚴令余袁穩退出,並罰他長時間不許參與拍劉家班的電影。因此有人認為劉家良過於固執守舊。
到90年代,新派武打片也日漸成形,贏得大批觀眾歡心,更顯出劉家良的故步自封與老派。他看不慣新派的打法,但又無可奈何觀眾的選擇,唯有自嘲:「特技有特技的好看,但我拍戲全都是真功夫,不要來假的。現在觀眾不愛看真功夫了,那我就不拍了。你要看真功夫,那就看我以前的。」
李連杰當年跟劉家良合作拍攝《南北少林》發生矛盾,當時李連杰的片酬是一天3塊,而香港的群眾演員每天都有50塊。並且吃、住方面大陸演員和香港演員的差距也很大。那時候香港的導演和演員有些歧視大陸演員,而且劉家良對李連杰的套路武藝頗有微詞。
在90年代,李連杰打入香港電影圈,成為唯一能與成龍並駕齊驅的功夫巨星後,劉家良的電影從未找過李連杰,李連杰也從未和劉家良合作。李連杰在很多採訪里也極少談及這部電影。
2013年7月23日,一代宗師劉家良不幸因病逝世,享年76歲。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等功夫巨星均未出席劉家良的喪禮。劉家良的逝世也是電影界正統武術對抗新派功夫片的終結,他對動作電影的貢獻有目共睹,但電影滿足的是觀眾的需求,畢竟不是廝殺的戰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6498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