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期《無限挑戰》看中國綜藝比韓國綜藝差在哪裡

Qiqi Li ...| 2015-09-15| 檢舉

《無限挑戰》是韓國電視史上第一個「真實綜藝節目」——沒有固定的主架構,不依稿本進行,並遵循類似的格式基於挑戰的電視真人秀節目。

不同於大多數韓綜藝重複性的體制,無限挑戰每周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給觀眾,在為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給予了無限的感動:如植樹節特輯(中國黃沙特輯),關注中國日益嚴重沙漠化問題;同時《無限挑戰》也堅持製作著很多長期企劃。在韓國這個喜新厭舊程度極高的國家,《無限挑戰》堅持了十年還占據著超高收視率,可見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在最新一期企劃——「無挑外賣」中,成員接受申請,將本國食物親自送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為在外的韓國人送去家鄉的味道,其中牽扯出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感慨:這不是一檔綜藝,這是一種精神。中國綜藝與之相比的確還差了一些。

在「無挑外賣」中,除憑遊戲贏得飛機票的鄭俊河外,其餘成員均自費前往抽取的大洲送上來自韓國的食物。朴明秀去往智利為當地唯一的一個韓國留學生及其父親親自做了辣炒雞塊,並為在南極世宗基地的工作人員送上韓國親人的美食和禮物,劉在石則讓被領養去美國的善英得以與家人團聚,總之每一個故事都是淚點,還順道好好宣傳了一把韓食。

但真正讓節目與眾不同的是前往日本宇土路村的HAHA的故事。節目組為那些在日本生活艱辛且即將失去住所的老人帶去了家鄉熟悉的食物,其中HAHA為了離開家鄉幾十年不得回去的老人,特地前往老人之前的家鄉,拍下了家鄉風景的情境讓觀眾感動不已。老人直呼感動並稱看到這些才能安心去了。同行的劉在石也是激動落淚,直說我們來晚了,直戳觀眾淚點。

不僅如此,節目組還前往二戰時日本逼迫韓國人開礦的端島祭拜了死去的韓國人,在正值韓國光復70周年之際,為韓國民眾還原了那段屈辱的歷史。其實,查閱資料就可以知道,當時被日本人逼迫在端島開礦的還有中國人,但若要讓中國的綜藝節目能做到這樣,通過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來講述歷史,恐怕還十分困難。

中國綜藝比之韓國,發展還十分緩慢,尤其近年來,韓國綜藝憑藉其國內強大的造星能力和娛樂文化,將韓國綜藝輸出到中國,俘獲了一大批粉絲。而國內綜藝在市場被搶占的情況下,不是加緊創新,而是選擇了直接照搬韓國綜藝,成功如跑男,也有水土不服、收視慘澹的,更有一些甚至沒有購買版權,以抄襲的方式賺國人的錢。

熱播綜藝沒幾個是本土製造的,不僅讓國人反感,更讓韓國民眾以此嘲諷中國觀眾。我大天朝地大物博,可韓國連泡菜都推向世界了,中國的綜藝還靠著買韓國版權和請韓國明星來賺錢,不免令人唏噓。

除沒有新意外,中國綜藝還以明星大牌為噱頭,哄抬明星身價,卻沒有得到應有效果。其實,韓國綜藝很大程度依賴於偶像團體和笑星,這類藝人身價不高,為了發展,往往十分賣力去逗樂觀眾。

此外,國內綜藝缺乏危機意識,競爭壓力較小。雖然近年各大衛視都推出了明星真人秀,但從收視率就可以看出還是幾個衛視平台憑著明星造勢和宣傳占著大額市場。真人秀節目按季播出,一季12期,無論有沒有收視率都照常播下去,但韓國綜藝一向沒收視率就改版或下車,並不斷推出新節目。以跑男為例,中國版一播兩季,質量有走低嫌疑,卻照樣維持著超高收視,而韓國《RunningMan》已達五年,在韓國國內雖有較高人氣,也只能不斷撕出新花樣來迎合喜新厭舊的民眾,但就是這樣,韓國民眾還是在挑刺,偶有不滿的聲音。

所以,不論你是否喜歡韓國的綜藝,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確超出了我們,希望各大衛視能把爭搶韓綜版權的精力多投入到創新中國綜藝中去,多做一些屬於中國的好節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5980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