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是湖南衛視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父子親情互動節目,節目中多位來自各行業的明星將還原到爸爸的角色,每期將有5位明星爸爸跟子女48小時的鄉村體驗,爸爸單獨肩負起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責任,節目組設置一系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務,父子(女)倆在不熟悉的環境下狀況百出。
在《爸爸去哪兒》中,劉燁雖然對諾一疼愛有加,但是當他網癮犯了時,哪怕諾一百般耍寶,想要引起他的注意,他還是隨口敷衍。以至於鄒市明的妻子笑說,他把諾一帶得像個留守兒童。
跟我學物理網賈蘭華老師說:劉燁雖然和孩子在一起,但大部分時間讓自己之於孩子形同虛設,不能深度和有效地陪伴。
孩子的厭學、叛逆、自閉等大多數問題,是來自對父母陪伴缺席而產生的深深焦慮。大部分家長認為和孩子呆在一起就是陪伴,這絕對是一種誤解。大多時候,孩子在你身邊翻滾、看電視,或是玩遊戲,而你可能永遠將一部手機握在手裡,刷微博,刷朋友圈,若有所思,魂不守舍。有時孩子折騰的歡了,就來上一句「好好看書」。
陪伴是個複雜的概念,並不是您在他身邊就是陪伴,更重要的是,您要懂得他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參與到他的成長中去,才是有效陪伴。」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同齡甚至更小的孩子,感受對方的各種焦慮與渴望。
在電影《我爸比我小四歲》,女兒希希為了引起父親的注意,帶著一幫同學去酒吧尋歡作樂,然後報警讓警察把自己帶到派出所。當父親匆匆前來,她憤怒而悲傷地沖他喊道:「你的工作,就是殺人犯!」後來老陳發生了車禍,甦醒過來時,他的智商降到五歲以下,比女兒還要小四歲,公司又被人侵占,「生計」壓力使得父女二人踏上流浪的路途。沒想到,這無形中促成了他們彼此的「深度陪伴」,相依為命的日子裡,他們終於能夠感知對方的處境,有了溝通的可能。
只有把自己「變小」,傾聽並和孩子一起歡樂的陪伴,才是深度和有效地陪伴。只有讓自己變成孩子的同齡人,變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同盟,才能幫助孩子翻越人生路途上各種高山大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55449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