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湖》
說了你又不聽,聽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錯,錯了你又不認,認了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說!你要我怎麼說你呢?
本片曾為黃精甫帶來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獎,不過影片卻沒有因此而揚名立萬,猶如很多港片一樣很快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無論提及劉華還是學友的作品,這不很少會被人想起。作為一部很棒電影,《江湖》在描寫情感方面做的很突出,無論是少年翼仔和鐵臂、就哥和左手哥的兄弟情,還是YOYO和翼仔、就哥和太太之間的男女情,都無疑是對影名江湖中情義的最好詮釋,而江湖除了情義還有金錢權利這些觸及人性的更為複雜的東西,影片兩條線的對比,又再次詮釋了江湖的多變與複雜。。。江湖的英文譯名是兄弟,更像是一種呼喚,江湖沒有笑容,兄弟應有情義。
2《赤腳小子》
本片不似其他武俠大片那般講究大格局、大氣勢及誇張驚人的武打特技效果,而是深入省視小人物的心理及社會問題的層面,處處於細微處以小見大,這與杜琪峰後來得享盛名的一些如《暗戰》、《槍火》等講究精緻與深刻、而不求場面宏大的槍戰片特色是保持一致的。影片雖然悲情,但剪輯、畫面、節奏的處理卻很輕快,打鬥的設計精巧,演員的表演也很棒,雖有極盡渲染末路絕望與悲情之嫌,不過也確實令我有幾分感動。影片的插曲也堪稱經典,《等你回來》和《留下句號的面容》都很不錯,
3《龍在江湖》
台詞:我看了這一眼不會回頭再看了。
近來這部影片似有翻身的趨勢,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貌似就連華迷也不曾認為這部王晶的作品很經典,有人說劇情老套,有人說劉德華的表演不成熟,甚至有人直接說這個名字太俗,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拒絕這一部佳作的理由,名字其實也算不上屎尿屁,相反龍在江湖,身不由己倒更貼近了劇情,劉德華的表演也足夠優秀,畢竟早年有過《旺角卡門》的歷練,同樣是悲劇不知為何龍比旺要更令我感動,《龍在江湖》里男人的身不由己、愛情的糾葛與無奈,親情的落寞都是附在黑幫這一外套下的種種淚點。在這部多少有些男權色彩的影片中關秀媚飾演的Rubby充滿悲情意味,讓人憐惜。
在那些年劉德華結尾慘死的黑幫影片中,《龍在江湖》給我的感動甚至多過了《天若有情》《龍在邊緣》《旺角卡門》,當結局《你是我的女人》響起,多少人都曾心頭一顫。
4《一刀傾城》
台詞:黑旗軍,力萬鈞,殺外敵,保家國。
揮不掉英雄淚,忘不了家國恨。喝不盡杯中酒,唱不完別離歌,放不下手中刀,殺不盡仇人頭。
影片以戊戌變法為背景,赤子愛國情懷貫穿全篇,在物慾橫流餓的今天,此片所給予的思考難得可貴。片中的男子氣概至今足以令人熱血沸騰,而台詞簡潔明快、意境深遠且飽含哲理,可以說是字字有意、句句耐尋,再配上古典的旋律和特定的歷史場景和情節,很有感染力,讓人回味無窮,久久難忘。全篇所表達的熱血情懷也在主題曲《血像火》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5《至尊無上之永霸天下》
真正給我觸動是王傑,命運就是如此,幫助你得到一切的也許恰恰就是導致你失去一切的,所以仇飛將亞洲第一快手一刀斬下,毫不猶豫,義無反顧,眉頭都不曾皺一下。他喉嚨里發出輕微的「呵呵」聲,他沉痛地砍掉這隻手,這隻手助他生財載譽,這隻手害他一生孤苦,他就是要砍掉這隻手。他有女兒了,他早已倦了,他早已變了,他那冷漠面容後掩藏著眷戀,眉心和嘴角的皺紋下是萬千柔情,他不能帶著這樣小和無助的小東西重蹈覆轍。他別無選擇,他摒棄前半生苦苦追尋的全部的尊嚴,只願換回平靜生活,遠離是非,做個酒保,賺點小錢,入夜早早回家,和女兒相依為命。那就砍掉它,留下它,忘掉吧。疾愈閃電的亞洲第一快手,當年快意恩仇的熱血少年,一言不發。可是,放不脫,沖不出的,他早已身陷重圍,身不能主,砍掉了這隻手,砍不斷千絲萬縷的過去,忘不掉深鏤入骨的恩怨,脫不開滄海桑田的江湖
6《白玫瑰》
在香港文藝片的導演中你可能不曾聽過趙良駿這個名字,而在和張曼玉搭演愛情戲的男演員中你可能也不會想起張耀揚這個名字。有些片子就是真正的好東西,一直在那裡,不曾隨時代的變遷所褪色、過時。影片所刻畫給我們的是一個都市中男女的寂寞、缺乏安全感的靈魂,開頭就渲染出一種都市沒有人情味、界限分明的狀態。黑幫大佬與都市白領的愛情故事更像是這個都市裡少有的溫暖。張曼玉不知多少次愛上了黑幫大佬,故事可能老套,但這段豬扒飯的故事卻足以讓人刻骨銘心。雖然最終仍是黯然散場,但殘缺的美好卻更讓人回味。都市白領不能配黑幫大佬,但是張曼玉卻可以配張耀揚。張曼玉熱烈果然,張耀揚鐵漢柔情。兩個人相得益彰。趙良駿如此大膽的搭配,毫無違和感。或許這段感情就像葉玉卿在片中所唱是都市裡——擋不住的風情
7《福伯》
台詞:許多人都看不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那時......活著和死亡就很接近。
黃精甫的一部CULT製作,可能對於此片陌生的話,相信不少吧友一定看過他的另一cult片《復仇者之死》,總歸都是那種一黑到底、壓抑感十足的黑色電影,比起復仇者之死,《福伯》顯得沒有那麼多的噱頭,從製作規模、演員陣容和拍攝手法,都可以看出是部新人的小製作,但卻是十足的誠意之作。影片情節慘烈,鏡頭的變換十分襯合人物心態,對於不喜歡過於血腥、恐怖電影的我來說也充滿著吸引力,全篇全部關乎死亡,主題如色調一樣黑暗。端立於生死之間的三個人,以不同的姿態面對著死亡這一主題。 雖然在有些表現手法上過於注重感覺,但總的來說這部影片在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cult片中,還是十分值得一看的。
8《我要富貴》
台詞:「因為你是我的兒子」
這是姜大衛導演的一部一干黃金配角出演的輕喜劇,不過那個年代還並不是家有喜事系列圓滿喜劇獨大,如當時很多喜劇一樣,每到結尾,每到深處,都能給人想哭的衝動,或許是當時我看這部電影是恰好父親出了點事,更能感同身受吧。。。慈父出敗兒 驃叔演繹的這個父親的角色絕對是偉大父親的代表,姜大衛用熟悉的畫面,甚至老套的劇情刻畫出社會逼迫有為青年復仇的苦情戲。。。一部被遺忘的現實主義佳作。
姜大衛作品裡一向具有關注弱勢群體的情懷,有人說他苦大仇深,或許是得了張車的真傳角色必須死一票,但比起張徹武俠世界略與現實疏離的恩怨情仇,姜大衛顯然更貼近了生活,或許待我七老八十再看張徹的武俠片已不再熱血,但姜大衛那些社會情懷的作品帶給我的領悟與感動卻是連綿不斷的。
9《伴我縱橫》
台詞: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後英雄本色時代的一部講述兄弟情的影片,雖不像英雄本色那般令人熱血澎湃,但是充滿了那時港片的單純與稚氣,整個影片就是那個時代港片真誠的縮影。 影片講述的兄弟情至少也是值回票價得。當大B從監獄裡出來,江湖習氣被洗凈之時,城郭早已物是人非,他剩下的唯有他的小弟,可是那是江湖的兄弟情絕不是這麼平淡收場,最終大B死在嘉華的懷裡,兄弟之情溢於言表。
對於20齣頭的我來說,是很容易被這種熱血沸騰的兄弟情所感動的,也很容易產生那種無休止的代入,轉眼我也要進入大學的後半階段了,以前的兄弟如今也都天南海北,畢業後很可能又是這樣的狀況。。。現實生活里的兄弟情雖不如電影里來的那麼熱烈,但細水長流,真的需要人好好珍惜。
10《都市情緣》
兩首歌均出自——盧冠廷
台詞:這個世界有些事情你可以騙人,甚至可以騙自己,但有些事情你是騙不了別人的,就是你自己的眼神...
劉鎮偉是香港影壇不可多得的喜劇鬼才,但作為王家衛的好朋友,劉鎮偉拍攝的《都市情緣》一點也不遜色。但這部電影顯然並沒有被太多的人經常提及。
眾所周知王家衛的電影經常會運用大量主人公的獨白,而在這部電影里,劉鎮偉也展現了自己運用獨白的功力,切劉鎮偉的獨白不同於王家衛,沒有刻意去營造一種主人公的落寞與孤獨,而是試圖通過主人公的獨白召喚觀眾的共鳴與感知,就這點來說《都市情緣》是一部與觀眾有交流的電影,它能帶給你的感動不如《重慶森林》《墮落天使》那麼難以捉摸,而是讓你真切感受到的。或許這只是一個俗套的窮小子與富家女的愛情故事,但那種情境下的感動確實全然無法阻止的。很多落寞青年都願意去拜賞王家衛的作品,在我看來《都市情緣》卻更合適一些,王的東西太個人,屬於主角自己,或許你看完也無法得到宣洩,但如若去拜賞《都市情緣》里黎明信仰般愛情坍塌的落寞,或許會得到更多的共鳴。
11《半支煙》
愛後餘生——謝霆鋒
台詞:以前我以為,得不到的東西,一輩子記住她就行,但突然有一天,老天爺突然跟你說,我就是記也不讓你記,你能怎麼樣?
葉錦鴻導演作品,如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樣也在講青春的故事。。。他很聰明的給這個青春愛情故事披上了黑幫鬥爭的外衣,故事的背景設在「九七」香港回歸之後的舊殖民地,那時的港人是普遍缺乏安全感的,沒有安全感就很容易陷入自己設定的幻想當中,影片當中的下山豹就是這樣的人,以為自己已經成為想像中的自己,以為臆想中的故事在自己的生命里真切地發生過。而當他真正尋找到自己幻想中的女孩時,卻會在恍惚間忘掉自己此行來的目的,但終歸一件美好的心事得以了結。。。其實無論是夢還是真正懷念的曾經,他都曾真切發生過在我們腦海里,都是我們的記憶,只是時間的沖刷,我們模糊了真假,大多時候這些記憶就如同半支煙一樣,燃燒起來不過寥寥,在時間面前有又誰能夠對曾經的夢,曾經的美好,不死心,不放棄呢?
或許有朝一日,我們也都將成為為自己編織美好故事的人。
12《風雨同路》
讓我知道——周慧敏
台詞:我可以不出來混,可以放棄一切東西,可是不能沒有你
很多人都喜歡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而且不願意去看其在之前拍的一些槍戰片。《風雨同路》便是被忽視的一部佳作,其實對於周星馳來講演槍戰片一向沒有太好的結局,他的外形不算特別俊朗,身形也不高大,往往都會落得慘死的下場,而且拉通他後來的作品來看的話,甚至他無法演一個正派的英雄角色,但周早已證明過自己是真正的演技派,人們總是忽視周在早期槍戰片中的優秀表現,周后來專攻喜劇也是有些許遺憾的。《喜劇之王》里周不斷向觀眾宣告:其實我是一名演員。我想其潛台詞應該是:我不僅僅是一名喜劇演員吧。
《風雨同路》中周用其高超的表演技巧詮釋了一個兩面為難、有情有意的臥底角色,他在出賣朋友與維護正義以及挽救愛情中的掙扎,極具感染力,很容易令人感同身受,這一切都源於周成熟的表演功力。另外,影片中的周慧敏曾是我長久以來YY的女友對象。
13《望夫成龍》
夢幻的心——盧冠廷
曾經太年輕,卻絕對真心。
寫完了上面那部,就想到了《望夫成龍》,同樣是周星馳的非喜劇,《望夫成龍》更為平淡,很多以喜劇態度觀賞的人很可能會看不下去,但影片描述的平淡的愛情,卻能給人些許感觸,婚後的生活,於我而言,還有那麼些距離,但是如同影片里給出的激情、歡喜、淡漠、疲倦,這似乎是必然的過程,生存的壓力往往與婚姻同期而至,真正的愛情往往經得住考驗,男人落寞之際,女人可以不離不棄,男人光鮮亮麗依然可以對女人生死相依,這恐怕是周帶給我們平凡小夫妻最完美的愛情,周的電影里很多時候缺少能夠打動人的女主角,吳君如在這部電影里做到了很多星女郎不曾做到的事。
14《天與地》
台詞:我們做人生活已經有太多挫折,我們生命中,不應該再有這麼多妥協
酒,有時候是給你提神,不是給你喝醉的
《天與地》上映後,票房慘澹,劉德華創建的天幕公司血本無歸,不久不得不將公司抵押給台灣片商。我想,劉德華之所以投拍這部不怎麼符合大眾趣味的電影,也是有著理想主義的成分在,不甘於這部影片落於平常商業片的窠臼。最終,他和影片里的張一鵬一樣,都落得了個在現實面前頭破血流的結局,這也給《天與地》更增添了一股悲壯的意味。
很多人說《天與地》看不懂,其實無非是與青春、夢想、人生的抉擇有關,我們難以理解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後所透析的一種美好年華不再的唏噓,一種往事回首不堪悔恨,或者,是一份欲哭無淚的無奈,另外《天與地》也背離當時大多港片中,主角雖然悲情陣亡,但也完成了報仇大業的套路(喋血雙雄、天若有情、包括上面的龍在江湖),這無疑挑戰著觀眾長期形成的審美情趣,票房失利實屬正常,但也恰恰是這個結局震撼到了我,沒有這個結局,這將是一部無法打動我的影片,劉德華的《忘情水》也無法每次觸動我的心底。
15《烈火街頭》
看到演員表,我相信大家都已瞭然,這部電影不會悶,不會缺乏激情,自然也不會儒雅,不會有太多內涵。兩名算不上巨星的實力打星,以最簡單粗暴的街頭方式演繹了一出粗口橫飛、槍戰、肉搏應有盡有的港產CULT動作片。我相信喜歡港片的大多都會喜歡這樣的片子,簡單直接,有情有義,有笑有淚,沒有半點拖沓。影片顯然是產於那個黃金年代的典型港片,不求品質多高,內涵多深,但求看得舒服,套用一句著名的話:盡皆過火,儘是癲狂。PS:錢小豪和鄒兆龍在裡面甚是基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