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鬍子時期的馮淬帆還是很靚仔的,演的都是比較正經的角色,反而留了鬍子以後一直出演喜劇,不知道是不是那撇鬍子反而給他增加了喜感呢?
馮淬帆,1945年生,廣東順德人。人稱「阿緊」,有「幽默祖師」之稱,由於其在《精裝追女仔》系列,《五福星》系列中的精彩演出,被人熟知而冠以「冷麵笑匠」的稱號。但是對於馮淬帆自己來說,一直耿耿於懷到今日的就是大家把他定型為喜劇演員。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可能有些非喜劇的角色很適合他,但是別人會說他是演喜劇的嘛,換其他人啦,這樣會讓他喪失很多表演機會。雖然觀眾看他的喜劇都很開心,但是他自己卻不喜歡那些喜劇。作為一名演員,他希望自己表演更加多元化,飾演不同的角色,在演出上自我突破。
如同早期的香港演藝人一樣,入行很早,在片場磨練中擔任不同的職位。從舞台劇演員入行開始到電影、電視劇演員,再到編劇,電影導演,電視劇導演,電視台行政、監製等等,正是對演藝生活的全面性的興趣,才使得他不斷去嘗試新的職位。
電影導演成就:
1974年,自編自導並出演了第一部電影《香港屋檐下》開始,馮淬帆共導演十四部左右的電影,包括2000年以後在北京與影視頻道合作拍攝的電影。雖然他的電影不是最賣座的,但是其中有幾部可以算是上乘之作,值得多看幾遍。74到75年的電影沒有資源,我就不說了
1981年馮淬帆導演香港電影《粉骷髏》,這部電影百科評價還不錯。《粉骷髏》走得懸疑驚悚路線,氣氛營造得不錯,情節環環相扣,兇手的懸念布置得非常成功;像這種不容易猜到結尾的電影,還真是令人驚喜。
1987年的《歡樂五人組》雖然這部電影定義為喜劇,但是看完後並沒有太多笑點,反而是有一種教育意義。電影編劇似乎不太給力,結局有點匆忙,劇情轉換過於倉促,使其急於表達的東西有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唯有結尾處的鋼琴伴奏能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導演的代表作品:
1988年《愛的逃兵》。該影片與諸多商業喜劇相比,文藝氣息漸濃。雖說也加以一些詼諧的喜劇橋段豐富影片的戲劇性,更將八十年代的鬼片因素結合進來,但仍舊無法遮掩作品本身的溫情氣氛。馮淬帆以喜劇人物的身份卻將作品打磨得精精細細,令人或喜或傷、回味無窮,前半段象一般港產城市喜劇一樣另人捧腹,後半段真情流露卻如文藝劇一般讓人哀怨連連。
馮淬帆本人說過,他追求演員生活化的表演,雖然他自己當導演,但在片場他要求並不多,只是要求演員儘量自然。因此本片中譚詠麟的演技可以說是本色出演,沒有太多的誇張。本片由譚詠麟唱遍了片中全部歌曲,其中那點題的《半夢半醒之間》,則更是在隨後流行大江南北,成為被廣泛傳唱的經典。而與電影同名的歌曲《愛的逃兵》也是經典之作,當然片中少不了鋼琴配樂,同樣非常好聽。主人公定位於調琴師,開場關於調琴技藝的拍攝讓人耳目一新。馮淬帆飾演譚詠麟的太叔公,前著名音樂家高山流,幾乎用不誇張的表演撐起了整部劇的喜劇元素。
1990年《警察扒手兩家親》,同樣是一部感人的溫情片,可見馮淬帆導演作品通常關注於大眾的社會現狀問題。本片中鄭則仕、吳家麗的表演都非常生活化,接地氣,本人看過兩遍以上。
片中鄭則士是一個品性善良的扒手,只偷取外地遊客的錢財,且愛護家人,馮淬帆則是個好脾氣而富有正義感的警察,這兩個死對頭的兒子,卻是同校的好友,兩人因而互相認識,且發現對方的優點。最後鄭為了救母親而打劫金飾店,馮在友情與職責之間經過一番選擇下,還是把鄭拘捕。本片上半部分別描寫兩個主角的性格和家庭,獨有趣味。鄭善良膽小,卻又強裝有勇有謀,馮含蓄踏實,喜歡把感情收藏,二人演得恰如其分,而演二人妻子的角色都是生動活潑的。下半部則是描寫鄭的母親患了腎病,需要巨款,因而鋌而走險,這段故事較為傷感,導演馮淬帆結尾處流於煽情,拍出溫馨動人的戲劇感。
這裡我還想提一部五福星系列《福星闖江湖》,編劇王晶,導演馮淬帆。雖然這部電影沒有其他幾部票房高,個人認為其中的喜劇橋段起碼不輸《運財五福星》和《五福星撞鬼》。經典場景有三個:1、五福星夜晚講鬼故事橋段,照例戲弄女主角,這次是劉嘉玲。2、五福星入獄接受黑社會臥底訓練,曾志偉唱的潮州歌挺搞笑,以及談判搏擊訓練。3、五福星幫助戴哥大逃獄的場景,監獄警察通水也太明顯了吧。4、堅記車行跑路要收費,幾個人穿著帶搶眼的大衣在馬路上耍威風的場景,戲謔了時下的各種英雄片。
非喜劇電影部代表作
《癲佬正傳》
一部讓人難以忘卻的電影,包括馮淬帆在內的所有演員都發揮了超常的演技。影片中馮淬帆飾演的徐先生是一名負責追蹤輔導精神病患的社會工作者,完全顛覆了觀眾對他的印象,很多人都沒想到,馮淬帆在這部劇里飾演社工而不是癲佬。我至今仍然不能忘卻精神病患者狗仔(梁朝偉飾)鬧事,徐先生不慎被刀砍中身亡的結局,用畫面衝擊力表現血流如柱,一個為社會服務的社工最後的結局太慘了,同時又覺得場面有點血腥,難道是切到大動脈了所以要用如此多的血漿?另一個經典片段同樣有點血腥甚至恐怖,就是秦沛飾演的精神病患者在幼兒園發病砍人的場景,最後他在砍殺半個身子探入窗戶的警察時,被馮淬帆用槍射殺,然後特寫馮淬帆的表情,他的眼神流露出一絲的恐懼和不安。
《應召女郎1988》
本片馮寶寶飾演的中年應召女郎,因為老公嚴重的腎病與巨額的醫藥費而背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她的命運也是五位當中最悲慘的,其丈夫馮淬帆在得知兒子因為使用了媽媽的牙刷而被染上了愛滋病時,為了不讓妻子體會那種親人的生離死別,減輕妻子的負擔,患有腎病的他決定帶著兒子先走一程,誰知美鳳接受不了丈夫的好意,最後在老公和孩子屍體旁邊飲彈自殺。片中父子兩在橋上和飲料時動作神同步,誰又能想到下一秒一家人卻在另一個世界相見呢?
《每當變幻時》
飾演楊千嬅的爸爸。影片以一個香港的菜市場作為故事背景,講述了香港10年間,小人物的悲喜人生。馮淬帆飾演阿妙的父親,已是花甲之年,卻愛嫖愛賭,欠債纍纍;又喜歡拈花惹草,最終連累女兒阿妙被逼來到富貴墟打工低債。雖感悔疚,卻死性不改。但是在最後一次賭錢連贏的情況下,他忍住了,為女兒留下嫁妝錢。他知道自己的女兒喜歡陳奕迅扮演的魚佬,希望自己能促成他們,但是終究因心臟病突發沒有聽到魚佬的答覆,他留給女兒的遺言是「你終於可以離開菜市場,不用替父還債了。」那種濃濃的父愛,感動著觀眾。
《意外》
銀河創作組近年難得的佳片。影片講述了擅於策劃天衣無縫的暗殺布局的主角大腦在一次又一次策劃的意外暗殺中獲得成功,然而一次意外使其行動失敗,導致其無法分清意外真假而迷失的故事。片中馮淬帆飾演的老伯形象為他贏得了金像獎與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雖然沒有最終獲獎,但是有提名已經說明大家的認同。老伯是暗殺團伙成員,負責配合大腦(古天樂)執行暗殺計劃,但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得了健忘症,最後不僅導致另一成員的身亡,也加重了大腦的偏執。整部片子懸念感不錯,老伯是一條暗線,貫穿全片直到揭曉謎底。該片拍攝過程中得到了杜琪峰的幫助,當時他自己在拍攝另外一部電影《復仇》,於是他邀請馮淬帆客串了其中阿鬼(黃秋生)的表哥,負責提供槍枝,短短几分鐘一帶而過,但是那個自行車在廢墟場中的鏡頭算是槍戰表現的一個新角度。
馮淬帆後期在電影螢幕上幾乎都是喜劇形象示人,被稱為「幽默祖師」。雖然不苟言笑一臉冷傲,卻製造出爆笑效果,使其形象深入民心。
下面盤點其經典喜劇形象系列
1、五福星系列
和《最佳拍檔》不同,五福星算不上是完整的系列電影,除了洪金寶自己導演的,剩下的大多是借用五福星的人物設計模式來拍攝,劇情並沒有連貫性,人物也有變動,比如後來由曾志偉和苗僑偉加入搭檔。而最佳拍檔從光頭佬與男人婆相愛到結婚再到小光頭佬的出生,還算是有劇情的連貫性。第一部《奇謀妙計五福星》中馮淬帆飾演的蘭克司是臥底警察職位三道槓,但是在《夏日福星》和《福星高照》中變為犀牛皮,職業不明。唯一一個身份變動的人物,最可能的原因是第一部中大家發現他的喜劇效果很好,為了讓人物延續,更好地發揮喜劇效果以及加強與其他人的互動,所以安排警察身份已經不合適,就變成敲詐混飯的老油子,但仍然是老大身份,出謀劃策,講鹹濕笑話都是他的活。後來曾志偉的加入,他和吳耀漢、曾志偉就成了一個組合,經常以欺負和取笑二人為樂。
2、精裝追女仔系列————劉定堅
沒有人會忘記堅記車房的老闆的老闆吧?他為人尖酸刻薄、小氣摳門又好色。即便如此緊要關頭他對自己的員工還是關懷備至,挺身而出的。不用太多的面部誇張表情和肢體語言,卻能達到強烈的喜劇效果,只能說他非常善於把握演戲的節奏。對於喜劇電影,掌握節奏非常重要,念對白的長短,給出一個反應的時間都決定著觀眾期待度的效果。許冠文也曾說過,喜劇這個節奏最難掌握,預估觀眾會笑多久,要在某一處停留多久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馮淬帆卻掌控的很好,三部中都有經典表演可謂難以超越。《精裝追女仔1》中被整蠱用緊膚水縮骨的場面是難以超越的表演,非常形象,周潤發也未必能做到。後來曾志偉在《精裝追女仔2004》中有模仿這段,但是效果差了好多,模仿演到神韻。《精裝追女仔 2》中最經典的就是被點中笑穴,不僅要不停的笑,還要在別人葬禮上致辭,結果他讓所有人都化悲痛為笑聲大笑三分鐘的場景相信大家一定記得。在這場戲中他難得的用面部表情來表現那種憋笑,很喜感,而且拍攝要空笑,表演難度極大。《精裝追女仔3》最經典的場景就是再次縮身不過這次是吃了青春丸,然後變成智障兒的形態跳舞。雖有小小誇張,但是他自己憑想像跳的那段舞又合乎他四肢伸展不開的限制。
3、霸王花系列————簡Sir
「霸王花」這一商業概念脫胎於《五福星》電影,最初是胡慧中經典的警女形象而獨享的一個稱謂。而成龍則更是巧取了其中「霸王花」這一賣點大肆炒賣,整個動作設計都是成家班。為了加入商業元素同時又起到帶出一批女新人的目的,設計成飛虎隊與霸王花對壘的形式,當然通過表現男弱女強的反差才能突出霸王花的高大形象,這個重任就交給了馮淬帆飾演的簡Sir。作為教官,他帶頭不嚴肅,私下追求Madam Hu,又不夠膽,處處體現大男子主義,他和樓南光搭檔,增加本片的喜劇效果。飛虎隊的簡教官,經過一連串的考驗,終於得到霸王花隊胡教官的垂愛,在第三部中結為夫妻,卻被上司說他是辣手摧花,夫貧妻貴。
3、鬼片系列————各種道士形象
馮淬帆作為主演之一是難得的與兩代笑匠都合作的演員。與許冠文合作《摩登保鏢》雖然不負責搞笑,但是依然很搶鏡。和周星馳合作《師兄撞鬼》,兩人不同的喜劇表演方式難分伯仲,周星馳主要靠動作和面部表情的變化,而馮淬帆則是以靜制動,沒有被星仔掩蓋過去,因為他不屬於吳孟達式的下把,他一個人完全可以獨當上把。
鬼片盛行的年代,馮淬帆自然也參與了不少,但是在劇中多數以不學無術、坑蒙拐騙、好色邋遢的道士形象出現。自己學術不精,卻急於表現自己,反而幫倒忙給主角帶來不少麻煩。值得一看的有《師兄撞鬼》、和林正英合作的《音樂殭屍》、《妖魔道》等。其他鬼片如《時來運轉》《捉鬼大師》《駁腳差佬》等也值得一看。
其他
在很多電影中雖然只是客串幾分鐘或幾個場景的角色,但是卻能讓人眼前一亮,正如他自己說的在鏡頭前他都是很嚴肅認真地去演。比如《血在風上》的雙槍老伯形象,在片中多次唱起《松花江上》。雖然近年很少演出,而且也到了演爺爺輩的年紀,但是還是希望老爺子能保重身體,多多客串電影。前幾年的我愛香港系列就不錯,特別是喜上加喜片尾報新聞的場景完全笑料十足,你能體會到為啥當年不讓許冠文擔任新聞主播,其實大家都是冷麵笑匠啦。
有許多的地方不完善,請各位看官諒解,最後奉上幾張圖。
非常感謝本文作者 FannyVan26
愛看電影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電影票友
喜歡電影訂閱下方電影票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5529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