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歲被宣告『後半生都必須坐輪椅度過』,但現在,她用她的堅強跟意志力重新站在舞台上,她就是每次現身總會引起話題的姐姐,謝金燕!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1
17歲時的一場車禍意外,讓謝金燕大腿骨折、骨盆碎裂﹑全身多處骨頭斷裂,差點肺積水而喪生,到現在仔細看一就可以看出臉上的疤痕,當時同車的姐姐更是全身70%灼傷,當時姊妹倆的爸爸豬哥亮,更是不顧一切的把姊妹倆送到日本接受治療。
『後半生都必須坐輪椅度過。』連主治醫生都如此斷言。但熱愛舞台的謝金燕不願意就這樣放棄自己,她甚至在心裡許願「只要能站起來,站在舞台上,我一定會盡我的力量努力的表演」
從那一刻起,她從全身骨頭多處斷裂、骨盆碎裂,努力復健成為每每一出場,就一定會帶給大家驚艷表演的謝金燕。每次載歌載舞的表演,總是可以high 翻全場,其實直到現在她的右臂依然無法太彎曲,有些關節一就使不上力,但她依舊努力克服,如果媒體沒有說,我想觀眾也真的看不出來...!!她其實不想讓 大家知道,因為她希望被注意的是她的才華,是她的努力,而不是因為同情而關注她。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一個人能承受多少傷痛?
她有著身體的傷痛,因為她經歷過生死交關的慘烈意外;她有心靈的傷痛,因為她在單親家庭成長,媽媽獨力撫養長大,明星爸爸欠債落跑,好不容易有點成績,卻又因為「私生子」引發爭議,每一件事,都在她心裡刻下深淺不一的傷痕...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在2012年的跨年演唱會上,以往不會被認為是A咖的謝金燕,炒熱全場的氣氛,她表演時的收視率高過許多大家所謂的A咖明星,更有網友留言說「謝金燕在哪裡唱,我家的電視就跟著轉到那裡去。」因為她的認真,讓所有人重新認識謝金燕!!
想很多的她,總是為別人想,而忘了自己...
謝金燕第一次舉辦個人演唱會時,票房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在台北小巨蛋開演唱會,卻不見謝金燕上節目宣傳,背後的原因又讓人不得不心疼...經紀人說 謝金燕真的想很多「一開始,她想,如果上了爸爸的節目,媽媽可能會不開心,所以不能上;後來某些節目找上她,剛好,播出的時段又和爸爸的節目一樣,她又 想,怎麼能和爸爸打對台呢?」「找她的節目愈來愈多,她繼續想,連爸爸的節目都不上了,如果接受其他人的採訪,或是在其他主持人的節目裡演出,爸爸不是更 受傷嗎?」 「她是想很多的人,她不宣傳,是因為怕自己的傷痛會擴大到自己關心的人身上。」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這樣的謝金燕,真的很難不讓人心疼...
總是選擇最難走的路...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電音免不了就要舞蹈,所以對謝金燕來說,這條路真的最難走。曾被醫生宣判得終生坐輪椅,光是站起來就得付出多大的努力,但謝金燕可以跳舞跳到讓全台灣的人為她瘋狂,可想而知,謝金燕花了多少的時間跟努力。因為謝金燕總是認為,她沒有別的路,要出頭,只能靠自己的表演!!
當大家會期待時,她就已經是天后了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現在說謝金燕是台語電音天后,應該不會有人說話了!!每次表演總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歌詞到道具通通都是謝金燕跟工作人員親自討論出來的。現在的謝金燕,是個會讓大家期待的歌手,說她是天后,真的當之無愧。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對於八仙塵爆,愛心不落人後,謝金燕捐款百萬
「我們撐過來了!看到八仙塵爆,我和所有人一樣揪心不舍、一樣痛。」走過傷痛,謝金燕更以姐姐的名義捐款百萬,她近年拚命的工作,就是為了讓媽媽跟兒子過更好的生活,對於金額,謝金燕謙稱自己以棉薄之力拋磚引玉,「祈求讓傷者有更多資源和力量活下去」。
圖片來源: 謝金燕 Jeannie
「正值青春年華的你(你)們,一定要加油,你們並不孤單,家人及全台灣的人都在為你們祈福,給你們最大的支持。」在八仙塵爆時,謝金燕挺身而出,第一次在螢光幕前談及這段她從來不想提得過去,希望可以為大家打氣。
而鮮少人知道,其實車禍的後遺症還是在的,即便過了24年,謝金燕在每次表演後,隔天都得請復健師到家裡為她做治療,才能舒緩身體上的不適,當年的 車禍讓他留下了永久的後遺症,當時的她骨盆碎裂一度命危,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復健,才可以重回舞台。謝金燕要用自己的例子告訴大家,只要對自己有信心, 真的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
※本文由筆者編輯整理※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主要是一個人對於外來事件的一種心理生物學的反應,像是車禍、地震、被搶劫或性侵害等重大壓力事件都會使人產生PTSD。這些壓力必須是極度且相當突然的,並會造成強而有力的主觀反應,當事人經驗到強烈害怕、無助、驚恐。
下列現象是一般人在遭遇創傷事件後,經常會出現的反應,包括:
一、再經驗創傷事件:
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情境再現(Flashbacks)、夢見創傷事件或其他的恐怖 事件、當回想到創傷事件時易引發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
二、逃避:
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思想、感覺。
三、情緒麻木:
對事物失去興趣、對人產生疏離感、情緒反應局限。
四、警覺性增加:
睡眠困難、易被激怒、專注困難、過度警覺、驚嚇反應強烈。
若有上述情況,請不要害怕,這些都是自然且正常的反應,受影響較小的人會在短時間內自行恢復,有些人可能較嚴重,需要較長的時間與治療才能復原。有時候當事人會因為相關的身體化症狀而求助非精神科之醫療服務。
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必須考慮許多方面,包括教育,支持,焦慮的處理,以及生活型態的重建。幫助當事人了解事實的真相,使其了解任何人在壓力之下都 可能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讓當事人接納災難已經發生過了,卸下再度去經驗創傷的重擔。鼓勵他們在團體中去分享經驗,並讓其知道有治療師、家人與朋友會 一直支持他們,或參與長期性的支持團體效果更加。焦慮的處理技巧都可運用,可建議病人學習肌肉放鬆或接受呼吸訓練。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規則的睡眠、運 動、維持健康的飲食都可以幫助病人重獲新生。
若你有親友有出現創傷症候群的話,你可以:
一、允許他說出對整著事件的描述。
二、支持與接受他表達情緒,允許他哭泣,甚至可以幫他說出他的心情,「你一定很難接受…」「你很遺憾來不及…」。
三、適切的肢體撫觸與擁抱。
四、協助他找到支持團體或有關的社會資源,必要時請心理專業機構或精神科協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55019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