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怪在蒙面歌王第六期補位而來,雖然帶著嚴嚴實實的面具,但從《春秋配》到《蝶》的高音區演繹,基本上毫無懸念鎖定就是張瑋,由於蒙面歌王是經不起劇透的,因此普遍每位歌手是誰,基本上是一目了然,毫無疑問張瑋這位從《中國好聲音》走向前台的選秀歌手。
另外,張瑋的資歷之於同台競爭的其餘歌手而言,是明顯不足的,試問讓一位出道沒幾年的毛頭小伙在一幫年資長實力強的歌手面前奪冠有可能嗎?這也折射了「選秀歌手」在內地樂壇的尷尬身份。
第一:到底「選秀歌手」的標籤意味著什麼?
事 實上,張瑋絕非蒙面歌王舞台上唯一的選秀歌手,楊宗緯出道於2007年的《超級星光大道》,譚維維也來自《超級女聲》,因此張瑋的身份不該帶來非議,而更 多的爭議來自於他選擇出道的平台,《好聲音》節目已經進行到第四季,但如今選手質量一屆不如一屆,潛規則、關係戶和內幕則越來越多,這一定程度上連累了張 瑋等人,因為大眾輿論容易標籤化和刻板印象,觀眾對歌唱類選秀節目的印象更多是負面的,如造假,演戲,走過場等等,所以張瑋被獨一份貼上「選秀歌手」的標 簽以及帶來的爭議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大眾審美也在轉型 靠「吼」已經過時
張 瑋剛登上好聲音第一季的舞台,一首《High歌》可謂技驚四座,稜角分明的高音區轉音是他最大的特色,但隨著節目進程發展,原本奪冠大熱的張瑋卻漸漸因為 過於喜歡炫技和一味的高音表演讓觀眾和導師都產生了審美疲勞,在那英組最後的對決中,梁博最後勝出多少也因為張瑋的唱歌方式基本被否定了,還記得當時他怎 麼說的嗎?他說:又唱了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就這寥寥數語,已經看出張瑋在好聲音舞台上,只是滿足了自己。
即便飆高音是許多歌唱節目的必備元素,因為它簡單粗暴,讓觀眾一下子清楚你的實力,但卻容易產生聽覺疲勞,持久度不足,現在的大眾審美也逐漸向感情、低音以及人文情懷等元素傾斜,一味炫技飆高音的時代基本過去了,這種選手也走不遠。
張瑋從《好聲音》耀眼亮相,而相反的像吳莫愁這樣略顯劍走偏鋒但風格獨特的歌手卻慢慢得到了肯定,更重要的是她的聲音在市場中更具不可預知性和可塑性,而張瑋這種高音系歌手,則很難再進一步,所以說明靠吼基本過時。
第三:貼標籤易撕標籤難 需要時間和作品沉澱
選 秀歌手在內地一向不屬於褒義或中性詞,其實如今已經具有一定地位的張靚穎,迸發出時尚特性的尚雯婕都是從超級女聲的產物,她們剛開始也被別人標籤為非主 流,但最終支撐她們走過來的,一是靠一首首作品,二是氣質上的蛻變,而她們從備受質疑到肯定,讓大家忘記選秀歌手標籤,用了10年時間。
對 於張瑋而言同樣是這樣,這意味著他無論在《蒙面歌王》節目上也好還是今後的唱片當中,不能再一味在飆高音風格上鑽牛角尖,展現自己嗓音的可塑性和提高人文 情愫在歌曲演繹上的比重則顯得十分重要,與此同時他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讓自己撕掉「選秀歌手」的標籤,讓更多人接受他是張瑋而非從好聲音出來的「選秀歌 手」。
本文擷取自toutiao。如有不妥,請與我反應,我將立即撤下相關圖文。
帥鍋美女們,歡樂穀夜場約起來!
猛戳↓↓↓
更多精選好文↓
更多快樂、奇趣、正咩、生活知識、時下最夯的腥膻話題都在這裡... 喜歡請按個讚,分享出去吧「腥膻話題」
FB粉絲團:腥膻話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54930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