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最近熱播的《爸爸去哪兒3》,裡面的諾一搶足了眼。網友都說是諾一帶著劉燁參加爸爸去哪兒,也不是沒有道理啊。看著那一大渣子東北味的爸爸,加上沒褪去的玩心,時而瘋癲,時而抓狂,看了雖然很能哈哈哈,但細想,那乖巧、懂事、體貼、帥氣的諾一,咋出來的呢?
說到這裡,你一定會想到他背後的法國老婆-安娜。
早前,劉燁已經帶著老婆以及一雙混血兒女「劉諾一」和「劉霓娜」亮相《花樣爺爺》,就上演了一場幼兒教育的「中法」大PK。
下面一起看看中法大家庭中,會有哪些教育觀念的碰撞?
這是真人秀節目《花樣爺爺》第六期在法國尼斯,即劉燁老婆的娘家做客。劉燁一家四口首次集體亮相在電視熒幕上,劉燁的一對寶貝——諾一和霓娜,萌態十足,吸引了觀眾的喜愛。節目中,中國丈夫劉燁和法國妻子安娜在面對兩位萌娃執行「任務」時所出現的舉動,常常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場景一:怎樣面對孩子摔跤?
當諾一與霓娜陪著爺爺們遊玩的過程中,孩子總是歡快的奔跑,媽媽安娜則輕鬆地走在後面與爺爺們聊天,完全不擔心孩子們的行動會有什麼問題。在聊天中,她告訴爺爺,劉燁特別擔心孩子下樓梯時摔倒,特別受不了孩子摔跤。而這正反映出一些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不敢放手。安娜則認為,不怕跌倒,才會成長。
西方家長
重視讓孩子學會獨立。孩子能做的,就放手讓孩子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孩子在前面走,父母在後面走,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家長
往往對孩子實行層層保護,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往往抱著孩子或牽著孩子走。
======================
場景二:怎麼面對孩子請求?
小女兒霓娜想喝果汁,小小的眼睛裡流露出的渴望。爸爸劉燁直截了當的告訴她,「果汁現在不可以喝,吃完飯才可以喝。」而媽媽安娜則是用一根美味的香腸轉移了霓娜的注意力,很快將喝果汁的事情忘了個一乾二淨。
西方家長
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意願和個性。別人沒有特權去干預和限制孩子的行為自由。家長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彼此之間會進行平等對話。
中國家長
往往需要孩子順從、聽話。家長對孩子具有很強的支配慾,要孩子聽從自己的意願。
======================
場景三:命令還是引導?
諾一和曾江爺爺一起玩拐杖,他將拐杖對著爺爺開始「槍戰」。當爸爸劉燁看到了孩子的這一舉動,原本溫和的臉立馬嚴肅起來,趕緊喝止:「諾一,對爺爺不許這樣!」並指揮其到其他地方玩耍。受到委屈的諾一可憐巴巴地去廚房裡找正忙碌做飯的媽媽。媽媽安娜並沒有責怪諾一,而是帶著他來到小花園裡修剪植物,令諾一心平氣和之後再回去重新與爺爺一起玩耍。
可以看出,中國爸爸劉燁的教育方式是直截了當的,對孩子帶有強烈的保護欲,安娜則善於引導孩子,且較為寬容。不少人對於安娜的教育方式表示肯定,認為安娜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對孩子進行引導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聰明的做法,可以讓孩子自己思考並且在體驗中明白道理。
點評:由於社會環境和歷史淵源不同,中西方國家在文化意識、生活習慣等問題上存在很多差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自然不盡相同。西方文化強調多元,教育也體現出開放式教育的特點。
西方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基於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獨立人,而不是「人上人」。家長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培養孩子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比如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分擔家務等。中國家長往往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孩子期望值高。
在中國教育環境下,家長尤其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等問題則不甚關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51176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