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周星馳的53歲生日。從那個死跑龍套的星仔,到叱吒風雲的喜劇之王星爺,他告訴我們:「不管你看得起不看得起我,我都是一個演員!」他還說過,「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分別?」
給我們帶來許多快樂的星爺,祝你真正的快樂起來!
也要帶給我們更多快樂哦!
作為演員的執念究竟開始於何時恐怕只有周星馳自己知道。從他點滴的言談與其作品中日趨強烈的個人意志,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頗具戲劇感的故事:一個內地移民的後代,成長於離異、窘困的家庭,不善言辭的少年,看完李小龍功夫片後內心洶湧澎拜,隨意卻又無比慎重地立下了此生的誓言——成為一個演員和學習武術。
離開兒童頻道到了戲劇部的周星馳終於走到了童年那個巨大而剛強的志願面前。初來乍到的周星馳在TVB的電視劇中,並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跑龍套、當炮灰,或者不合適的角色,總要去演。他在《射鵰英雄傳》里的龍套故事被講述得最多,幾乎成了懷才不遇的典範。
其實放到香港的影壇沉浮里,這實在算不了什麼,周潤發、黎耀祥,個個都有一肚子的龍套故事。在TVB的電視劇生涯里,比起懷才不遇,他同樣也得到了一些機會,嘗試過不同的風格,跟日後的幾個老搭檔,如吳孟達、吳君如、毛舜筠、李力持都有了初步合作。
而在1988年,憑藉在電視劇中的出色表現,他被李修賢看中出演電影《霹靂先鋒》,並憑藉在片中的出色演繹,獲得了第2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那時他也不過27歲,幾乎可以說是青年成名。
1990年,他接拍了11部電影,分別由10個電影公司出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晶編導,周星馳、吳孟達主演的《賭聖》。
這部影片1990年8月18日首映,一個月創造了4132萬多港元的票房,刷新了港產片的票房紀錄。在此之前還幾乎演不了主角的周星馳,打敗了同期的成龍、許冠文,成為港片賣座王。
之後從《審死官》、《唐伯虎點秋香》、《喜劇之王》到自導自演的《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以及只導未演的《西遊•降魔篇》,周星馳不斷刷新著自己的票房成績。1990年到1996年香港電影票房總計67.3億元,周星馳參演的電影收入10.4億元,占總額的15%;而香港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仍是他的《西遊•降魔篇》。
票房是一個演員最好的證明。周星馳終於有機會表達他對表演的思考。「我認為任何東西都是經過設計的,是扯到天那麼遠,還是扯到土星那麼遠,是有分別的,考功夫的。」
「無厘頭也是要技巧的,要動腦筋的。」
「觀眾永遠不會厭倦任何戲劇,只有厭倦沒有新意和沒有誠意的戲劇。」
他不厭其煩地宣告著他的喜劇和表演的專業技巧,雖然幾乎所有人都更願意相信那是他天才的肆意創作。
直到有一天,演藝圈平地驚雷,瘋狂指責周星馳種種近乎苛刻的認真,私下的不苟言笑,不近人情的吹毛求疵;而他灰白的頭髮與依舊一臉認真的表情似乎也印證著這種種傳聞。
其實,杜琪峰早在1992年拍攝《審死官》的時候就說過,「很多人都說周星馳無厘頭,我卻不明白什麼叫無厘頭,他說的每句對話、做的每個表情都很準確。他不會浪費每一個膠片。」這部影片,周星馳憑著精湛的表演和最後一滴淚,贏得了亞太影展的最佳男主角。
類似的問題幾乎成了周星馳從影生涯以來所有矛盾的根源:他不需要別人了解他,但是需要別人了解他的表演。可比起演員周星馳的專業素養,人們更關注的卻是明星周星馳的八卦緋聞,這又是他與大家的一次錯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