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麗塔》視效逼真

兩位技術主管解讀拍攝細節
九年前,詹姆斯·卡梅隆用一部《阿凡達》開啟了3D特效大片的篇章。九年後,「卡神」攜其編劇及監製的視效巨製《阿麗塔·戰鬥天使》再度來襲。影片由鬼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羅莎·薩拉扎爾領銜主演,定於2月22日國內上映。
《阿麗塔·戰鬥天使》根據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代表作《銃夢》改編,講述了幸運重生的機械女孩阿麗塔為了改變世界而勇敢奮鬥、探索真相的故事。此前曝光的預告片里,放大特寫的阿麗塔臉部細節逼真,令人震驚。近日,該片幕後團隊維塔工作室的動畫主管邁克·科曾斯和視覺主管艾瑞克·塞恩登亮相北京交流會,分享《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幕後製作故事。
A 技術升級
表演捕捉還原真人實感
相比《阿凡達》,《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技術突破在於創新應用的「表演捕捉」——通過同時捕捉女主角羅莎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輸入到數字角色當中,誕生了片中的阿麗塔。
交流會現場,邁克展示了羅莎身穿動作捕捉服的拍攝畫面與特效製作後的成片的對比,兩個畫面除了服裝不同,演員的表演全部被真實保留下來。邁克表示:「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的影響是相互的,表演捕捉會把演員的全部細節轉到阿麗塔身上,從動作到表情,從對話到內心的獨白、思考等等,一定要讓她有思維,才能讓觀眾感受到真實。」
維塔工作室此前製作過《指環王》的咕嚕、《阿凡達》的尼特麗、《金剛》的凱撒等CG角色,阿麗塔是他們第一次做CG和真人結合的類人類角色。「阿麗塔是目前我們做過最先進的一個。」艾瑞克說,「做類人類的角色,數字模型要和真人實景同步,這是我們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片中的配角也應用了同樣的拍攝方法,連群眾演員也不馬虎。兩位主創稱:「鋼鐵城裡有很多行走的改造人,身上也有機械部件,手臂、腳、腿等等,如果讓群演裝上假肢來表演,走起來像機器人,會很可笑。而給他們也穿上動作捕捉服,效果就自然很多。」
B注重細節
每個毛孔都有單獨毛髮
在阿麗塔的數字模型製作上,後期團隊格外注重細節的打磨。邁克在現場展示了阿麗塔的皮膚組成情況:仿真的皮膚表層下,由5000個不同組件組成的機械骨架清晰可見,骨架外覆有肌肉和脂肪層,然後才是皮膚表層。他解釋說:「當阿麗塔做動作的時候,這些結構和部件都會跟著一起運動,甚至她的心臟都是一直跳動的。觀眾可能永遠看不到這些細節,但它們會讓她更加逼真。」
13.2萬根頭髮,2000根眉毛,480根睫毛,臉和耳朵上近50萬根「桃色絨毛」……工程師們實現了一種新的毛孔生長技術,在每個毛孔中放置單獨的毛髮,使得阿麗塔的皮膚更加細膩緊緻。邁克說:「這些都是體現人物細節的地方,卡梅隆導演就很喜歡貼近到眼部和臉進行遞進拍攝,我們也花了很多精力在這方面。」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是阿麗塔的眼睛特寫,鏡頭裡可以清楚看到瞳孔的變化。據悉,阿麗塔的一隻眼睛用了將近900萬個像素,而《指環王》整部電影才用了15萬像素。
艾瑞克還用具體數字說明了「阿麗塔」的精細程度:《阿麗塔·戰鬥天使》所使用的磁碟空間大約是《阿凡達》的三倍;《阿麗塔·戰鬥天使》共用了5.5億小時的渲染時間,《阿凡達》的這個數字是1.5億小時。
C真實拍攝
潛水員憋氣完成水底戲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故事發生在鋼鐵城,那裡彙集了來自各種文化的人群。為了打造原著宏大磅礴的機械世界,劇組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進行實景拍攝,後期製作則通過掃描整個拍攝地再做成3D模型,城市的布局借鑑了巴拿馬、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南美城市的OSM數據。
片中有一個場景,阿麗塔同夥伴找到了沉在水底的軍艦,雖然場景是通過特效製作的,但表演是在真實的水下拍攝完成。「我們請了一個能夠憋氣8分鐘的潛水員,跳到水底完成拍攝。」邁克介紹道,「水下表演要讓人可信的話,就必須真的請演員下水。《阿凡達》里有一個場景是傑克走下水,但他的手和水之間沒有互動,這次我們能看到阿麗塔的衣服往下垂、頭髮在水裡漂動等等,水和人是有互動的,這是前所未有的仿真。」
「無論是表演捕捉還是細節製作,更重要的是忠於劇本,也就是漫畫。」艾瑞克說,「羅伯特和卡梅隆從一開始就說,一定要真實地反應原著作者在漫畫中所展現的橋段,要保證所有的動作都源自於漫畫。所以我們在拍的過程中總是會去看漫畫,來尋找一些動作、鏡頭,在看電影時你會感覺像是在看漫畫一樣。」(記者 王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20057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