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俠泰斗金庸先生和漫威之父斯坦·李接連離開這個世界,一個時代就此隕落。人們說,天堂上一定很熱鬧,超人和大俠彼此做伴一定不會寂寞。西方的英雄是超人,東方的英雄便是武者,你的心中也曾有過英雄夢麼?也曾因為目睹某一場淋漓酣暢的高手對決,便愛上了功夫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說起功夫啟蒙,很多人都會首先提起《少林寺》,那是人們對於武俠電影的最初印象。電影從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入戲,有家仇國恨也有兒女情長。十三棍僧個個都是練家子,個個都有真功夫,拳拳到肉,打鬥場面非常有看頭。一經上映,便在華語地區掀起了少林狂潮,不滿十九歲的李連杰一舉成名。

沒趕上少林寺萬人空巷的時代,也一定能哼唱幾句《少林少林》,也一定記得初出茅廬的李連杰狂練蓮花拳,任憑四季更替雨打風吹苦練十八般武藝,記得大反派的心狠手辣,記得牧羊女的美貌與善良。

也就是這一部《少林寺》,點燃了眾人的功夫夢。娛樂圈中也有不少明星受其影響,毅然決然到少林寺習武。這其中便有王寶強,於榮光,還有吳彥祖。

九十年代,《黃飛鴻》系列電影製作上映,徐克導演用舊瓶裝新酒的模式帶給人們新的感官刺激,開啟了全民功夫時代,而飾演黃飛鴻的李連杰就此成為了「功夫」的代名詞。

李連杰塑造了大師風範的黃飛鴻,由袁家班設計的武打動作招招精彩,堪稱一絕,和反派閆振東的雨夜決戰和最後的竹梯大戰,直到今日仍為人稱道。那種虛實結合的武打動作既舒展又凌厲,配上《男兒當自強》激昂的音樂,讓人熱血沸騰,而閆振東的鐵布衫也使他成為唯一僥倖贏過黃飛鴻的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當之無愧的功夫英雄,成龍大哥名副其實。眾多佳作中,《醉拳2》與眾不同,那是一部難得的沒有主角光環的電影,男主角從頭到尾都打不過反派,但這一點都沒有掩蓋它的精彩。

醉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一種象形拳術,精髓就在於一個「醉」字。步伐踉蹌、身形飄忽、東歪西斜、翻滾撲跌,以醉形醉態化解敵人攻勢,攻其不備,殺機四伏,快速打擊敵人空位。成龍與黃日華在街頭的醉拳打鬥便向我們展示了醉拳的獨到之處,形神兼備,萬夫莫敵。

相比於功夫,周星馳的喜劇似乎更勝一籌,但若論及功夫片經典,沒人能夠忘記極具創新意義的《功夫》。星爺用戲謔的方式重繪武林,「大隱隱於市」「悟道、勿忘初心」,或許很難說清周星星在《功夫》里象徵幾層含義,但他秉承的「唯快不破」,還有不時露出幾手詠春,都讓人能夠身臨其境,感嘆現代武俠的精益。

星爺其實很能打的,他師承黃淳梁,黃師父是葉問赴港之後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元彪曾說過,周星馳的打戲很好,若動起真格,甄子丹都打不過周星馳,怕是又一個被喜劇耽誤的功夫巨星了。

若論資排輩,李小龍是周星馳的師叔。在星爺的功夫電影中也總有致敬李小龍的片段。詠春雖為女子所創,在後期已然不止局限於女子拳法。看看李小龍的截拳道,你還敢說詠春的套路過於陰柔麼?

另一部無法趕超的功夫經典也和詠春有關,是王家衛的大作《一代宗師》,實打實地拍出了傳統武術的美,用美如畫的影像去承載莊嚴重道的武林。梁朝偉在金樓里的過手,還有章子怡的雪地八卦,一招一式的美感都讓人過目難忘。也就是從那時起,葉問成了無數人心中名下無虛的一代宗師。

近年來,以葉問為主題的功夫電影逐漸成為新的經典,第三部更是直接上演了詠春宗師葉問與肌肉拳王泰森的一對一賽,直面中華武術與西洋拳擊的殊死角力。一個精幹,一個強壯,看似毫無懸念,最終卻難分勝負,直教人感嘆中華武術的精妙。

在《葉問3》中,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初露頭角,作為一個亦正亦邪的反派,他的境遇讓人同情。他與葉問多次並肩奮戰,實力不相上下,卻最終敗給葉問。

在張天志與葉問的終極一戰中,他們連比三場,從刀棍比到拳腳,最終,張天志迅疾狠絕的標指不敵葉問的詠春聽橋。不少觀眾看到高手過招都直呼過癮,更有甚者自發為張天志站台:如果張天志也有主角光環,一定也能贏得漂亮!

袁和平導演滿足了大家的願望。在《葉問外傳:張天志》中,張天志翻身當上了主角!在最後卻還是義正言辭地說:我想當個普通人。

別人用木人樁練手法,張天志用木人樁當衣架。別人打人出頭是為了當英雄,而張天志卻說:「我不是來當英雄的,我是來揍你的。」

張天志真的做到了「一揍到底」。這一次不是和詠春同門葉問的比拼了,各個門派各路高手紛紛混戰,洪拳、西洋拳、泰拳、少林拳應接不暇,怕錯過任何精彩,根本不敢眨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和楊紫瓊飾演的黑幫大姐大的實力較量。大姐大想要請張天志喝酒,天志哥耿直表示:上班不喝酒。這下便折了大姐大的面子,大姐大很是氣惱:我讓你喝就喝,不喝也得喝!

二人立掌摸索杯壁旋轉,致使酒杯離桌而起仍不停止,猶如太極八卦陣順時而動,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在比拼內力,憑藉手橋肌膚靈敏的感覺,藉以「搭、截、沉、黏」發揮寸勁力量。如此剛柔並濟的內家拳法,又美又高級。

江湖之中,無人能獨善其身,也無人能開天闢地。所有的關聯、借鑑、傳承、比拼,都是習武之人剪不斷逃不開的命運。張天志得詠春正宗真傳,「攤、膀、伏」信手拈來得心應手,「小念頭」「尋橋」「日字沖拳」更是練得爐火純青,他卻問出了一個鮮少有人會深究的問題:習武之人練功夫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了這個答案,他依然在追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96908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