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炮一時爽,睡粉火葬場?」隨著這句刺眼的留言,一篇叫《張楊導演,我愛你》的文章在微信上火了。
內容很勁爆,但修辭很文藝。
這件事曾先森覺得有兩個關鍵點,可以左右每個人的看法。
一,是被冬粉睡了,還被打臉,慘。支持張楊。
二,張楊就是一個王八蛋人渣,騙粉打炮,然後走人,支持這個女冬粉,女導演小二姐。
曾先森開始是站在這位寫出10萬加的作者的立場的,畢竟導演睡人算普遍機率事件,作者被睡,肯定贏啊。無論是普遍娛樂導向,還是普世價值觀,這就是「我弱我有理」的邏輯啊。
這句話引爆了全文
但是,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我們別忘了,這篇精分的、刷屏的、豹紋的文章寫的是愛啊!我是表達愛啊,我多麼偉大。「愛,多偉大」。
可恰恰是愛這個字,暴露了作者的虛偽。曾先森只想問,既然是愛,哪裡來的對錯?
就在今天,作者削髮明志了
曾先森想起了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訪談節目,吳君如的《星星同學會》。杜汶澤說起剛入行時,王晶教過他在娛樂圈找女朋友的守則。
好吧,張楊可能也認為是這樣,結果呢?
曾先森不擅長寫愛情,原因很簡單。愛情,從來不是局外人能看透的事。愛情,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
但是,既然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是愛情,那你除了想成為三毛,你寫這篇文章的意義何在呢?
曾先森的主業是寫影評,所以我想講講一般電影里的文藝女青年們的愛情,都是怎麼誕生的?都是如此飛蛾撲火,洋洋洒洒嗎?都是這般戀戀不捨,柔情寸斷嗎?
1948年的深冬,作家姜文在41歲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來信,此信出自一個瀕死女人徐靜蕾之手,所言是她對他將近20年的愛戀,但他卻一無所知。
18年前,13歲的女孩徐靜蕾愛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姜文,因家變搬到了別處後,她並沒對他忘情。幾年過去,女孩變成女學生徐靜蕾回到原來的住處,如願以償與他有了交往,但他對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學生沒有任何印象。他有事離開,自此音信全無,而她在絕望的等待中生下他們的結晶,並為讓孩子過上優越生活變作依附有錢男人的交際花。又過幾年,女孩變成女人,再遇她深愛多年的作家時,對方仍沒把她認出。
這部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電影,是曾先森認為的徐靜蕾至今為止最好的導演作品,沒有之二。
在十幾年前,就被大陸娛樂圈定義為「文藝女星」的徐靜蕾,用這樣一部文藝作品告訴世人,女人是怎樣用愛情和這個世界和解的?這是不是愛?愛一個人,可以文藝,可以遠方可以詩歌,也可以三毛,但也可以這樣。
所以徐靜蕾是文藝女青年,而二小姐並不是。
第二個故事,來自於年輕徐靜蕾幾歲的章子怡的電影。
這部電影叫《茉莉花開》。歷史驚人的相似,電影里這個拋棄了章子怡的角色還是個導演,而飾演這個導演的還是姜文。
20世紀30年代,18歲的茉不聽母親勸阻,執意當了電影演員,並被導演孟老闆包養。日本佔領上海,孟老闆逃往香港,留下她一人生下女兒莉。
到了60年代,莉嫁給工人鄒傑,與母親茉住在一起。因為莉不能生育,夫妻二人領養了女兒花,莉卻陷入擔心丈夫不忠的偏執狂躁中。
80年代,花與外婆茉相依為命。花與大學生小杜相愛並懷孕,卻不得不面臨小杜變心的事實。
這部電影簡直可以成為章子怡和侯詠共同的代表作了。一個女人的普遍命運,三代女人的坎坷經歷,被章子怡演出的三個角色牢牢捆綁在了一起。這才是文藝女青年的愛情,失敗了面對它!
所以侯詠是文藝片導演,而小二姐依然是一個沒拍出什麼像樣作品的導演。
小二姐是張楊導演的冬粉。她說,我愛你,只有你,能讓我如此愛你。如果沒有你,我的生命不會完整。
她還說自己是三毛。她說張楊是不婚主義者,可是有老婆和孩子,但是自己忘不了他。她說了三次擦肩,她感性而認真的敘述著點點滴滴。
但是她沒有想到的事情是,自己文章里說的只要成為張楊生命里的那個冬粉,不要回報,不要得到的時候,她卻已經得到了很多很多:關注、冬粉和曝光。但是,這樣的方式真的好嗎?這樣得到真的幸福嗎?
每一個文藝女青年都渴望成為三毛,但三毛比荷西有名得多,不好意思,三毛和荷西是愛情,而你和張楊只是炮友。
寫出文章是你的自由,剖析自己的感情也需要勇氣,這些你都有。但是你不是文藝女青年,抱歉曾先森認為不是!文藝女青年從來靠的是作品,而不是一 夜情。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85805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