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名不符實 !!」金海灣中馬新50業主大罵騙人,告到仲裁庭 ~~ 怒斥:承諾五星級,實際無星級 !! 」

 

 

一群碧桂園金海灣的業主由鄒裕豪(右四)陪同,紛紛申訴發展商「承諾五星級,實際無星級」,不滿貨不對辦。

(新山1日訊)約50名購買碧桂園金海灣產業的業主,今日到新山房屋仲裁庭,投訴發展商碧桂園原本承諾售予的產業貨不對辦。他們投訴說,有關產業居住環境質量差,設計有誤,引發公用設施及安全問題。

這群業主大部分來自中國,其餘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買家。

 

民主行動黨彭加蘭林丁區州議員鄒裕豪陪同他們,提呈投訴信予房屋仲裁庭,過後召開新聞發布會。

碧桂園金海灣是中國十大發展商碧桂園集團的首個海外項目,占地約60畝,興建41棟,近9000個聲稱五星級公寓單位。

業主代表林順木(53歲,從事醫療業)指出,發展商在去年9月22日陸續交屋後,許多業主發現單位建築質量有問題,並指這與之前的買賣合約嚴重不符,向發展商投訴後也不受理,為了維護權利,他們便自發性集體來房屋仲裁庭投訴和尋求協助。

 

「這和我們預想中的『五星級居家環境『有天淵之別,部分業主至今甚至無法入住,還有業主在考慮『退房』。」

他說,最大的問題是公用設施和安全,業主們質疑防火設施是否達到所規定的標準,每一樓層沒有滅火器,屋內也沒有煙霧偵測器或自動洒水器。

「而且,在沒有徵詢業主意見下,就將走廊通風處做了固定的百葉窗,這或妨礙逃生。每當要求出示消防局的安全認證時,管理單位都拒絕,表示這是機密。」

 

 

林順木:為維護權利,業主們自發性集體來房屋仲裁庭投訴和尋求協助。

陽台設計不夠安全 

升降梯開門往下沉

林順木也提到發展商選用的建材質量問題,主臥房的玻璃窗厚度只有6厘米,陽台也令人對小孩安全產生擔憂。

「我們也質疑升降梯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因曾發生升降梯在開門後往下沉的情況,有居民曾被困在升降梯里超過一小時。」

他說,據他了解,該屋業發展項目的買家中,中國人占50%,新加坡人占30%及馬來西亞人19%,屋價從40萬令吉至180萬令吉不等。

「許多中國業主買了房是準備來這裡養老,或是因為孩子在本地就讀國際學校。目前估計已入住的,約有600人。

「我們已繳了買房的尾款,交屋時,業主要看自己的房子,卻須先繳4個月的屋業管理費。

 

「按照每平方尺35仙,各業主繳付的管理費至少300令吉以上,我們買了房又暫不敢入住,也不能裝修,這並不合理。」

他強調,業主們至少3次與發展商正式面談,不少業主私下面商不下10次,甚至聯合致函給碧桂園高層,但獲得不太友善的回應,目前希望發展商能針對公用設施、無障礙空間等問題,儘快處理完善,他們方能入住。

 

業主反映,走廊通風處做了固定的百葉窗,不僅妨礙逃生,也造成風景被阻擋、光線變暗。

中國業主:斷電困升降梯 

春節看屋很「揪心」

來自中國的業主趙女士告訴記者,今年的春節,很多中國買家原本準備開心地來看新房及在新山過年,不過,這個新年很「揪心」。

目前住在新加坡的她指出,公寓單位發生斷電和居民受困升降梯的情況已非第一次聽到,曾有居民爬樓梯回家,也有一對南京老夫婦曾被困在升降梯超過一小時。

 

她說,她是出於支持碧桂園在海外首個屋業發展項目,才決定買房,原本購買海景房的業主,因有東西遮擋住,看不到海景。

她說,發展商承諾的是五星級的標準,但收到的不是這麼一回事的居家環境。

業主羅永年(55歲,商人)有4名介於14歲至20歲的孩子,他購買位於其中一棟第22樓的兩房式公寓單位,去年10月入住新屋,但他面對安全與噪音困擾的問題。

他說,當初發展商承諾窗戶會採用雙層玻璃,但交屋後,他發現新屋窗戶都是採用單層玻璃,他申訴在投訴後不受理,至今未獲更換玻璃。

 

他倍感困擾的是,夜晚時分面對飆車族問題,無法好好入眠,向發展商投訴,對方回應「會叫警察捉飆車族」。

 

其中一名中國業主出示照片,指公寓的公用空間存在瑕疵。

名堂響噹噹卻屢接投訴

鄒裕豪指出,碧桂園金海灣屋業發展項目的宣傳打響名堂,在國內外備受矚目,目前在交屋後,卻出現業主投訴的問題。

他說,其服務中心有接獲約5、6名業主的投訴,有些中國和外國業主因不是本地人,不曉得本身的權利。

「今早業主們預定在碧桂園金海灣活動中心集合,原本出席的業主會更多,但過後有數名警察出現,有些業主就離開。」

 

為此,鄒裕豪指出,業主有權向房屋仲裁庭投訴,大馬是法治國家,他促請房屋部針對該屋業計劃的公用設施展開調查,同時希望政府成立一個單位處理此投訴。

不少從中國遠道而來看新房的業主,以及新加坡和本地的業主,投訴新居環境不符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8568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