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安格的逆襲:超越齊秦王傑周華健,位列台灣殿堂五絕榜首

yuyi| 2018-01-04| 檢舉

最近比較多得聊到台灣歌壇,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在台灣抗旗子的一撥音樂人,比如羅大佑、李宗盛、台灣四大天王齊秦、王傑、周華健、童安格。

前面兩篇討論齊秦、王傑、羅大佑,樂壇地位孰高孰低的文章:

王傑帶著王炸出道,齊秦嗓子鑲著金邊,但教父比他們的段位高

周杰倫和李宗盛都仰望的人,林夕在他面前也不敢囂張

引來一位網友比較有意思的觀點,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拋開羅大佑不論,他自己獨占一檔,畢竟羅公是聳立在華語樂壇金字塔最頂端的人,台灣的四大天王,應該改為台灣五絕。

王傑是桀驁不馴的東邪,齊秦是灑脫不羈的西狂、鄭智化為民而歌的北俠、周華健為情歌而生的南帝,童安格則是集大成的中神通。

「歌壇五絕」這個概念,我們之前在討論香港歌壇的時候也用過,以粵語歌壇最高榮譽金針獎為衡量標準,許冠傑、徐小鳳、羅文、林子祥、鄧麗君,可謂名副其實的香港五絕。

這是5位最先拿到香港金針獎的殿堂歌手,如果有人質疑鄧麗君非香港籍,那麼把她換成拒絕金針獎的關正傑,倒也無妨。

香港五絕的地位之崇,較之後來的四大天皇(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陳百強)、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個個都屬上古大神。

言歸正傳,我們再把話題說回到網友提出的台灣五絕。這個陣容是根據台版四大天王衍生出來的。

齊秦,孤傲冷酷的狼,長發、皮衣墨鏡是他的標誌,80年代的潮流的引領者,繼鄧麗君、羅大佑之後,颳起音樂美學新風氣。

王傑,桀驁不馴的浪子,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和獨樹一幟的唱腔,流露出來的悲涼與滄桑,契合時代的感傷,成為一代偶像。

童安格,才華橫溢的音樂才子,書卷氣的優雅歌者,典型的浪漫主義愛情故事的代言人。

周華健,陽光、健康、積極向上的「陽光遊子」、國民歌王、天王殺手。

平日裡,台灣四大天王的默認排名順序,一般是齊王周童,五絕則打破了四位天王的固定順序,把排在最末位的童安格置頂到五絕之巔的中神通。

台灣歌壇五絕的陣營,還加入了歌俠鄭智化。大部分人對鄭智化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了風靡一時的《水手》和《星星點燈》的層面,其實,鄭智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對民生和社會的關懷。

相比台灣四大天王,鄭智化的成就獨樹一幟,較之高度商業化的齊王周童,鄭智化刻畫出來的人文關懷,他們都無法企及。

但他如果要衝擊教父羅大佑那一檔,作品立意、文筆風格,都還欠缺火候,明顯難以企及教父的高度,所以讓他與台灣四大天王同列。

支持童安格位列五絕之巔「中神通」的同學認為,他的歌聲醇厚敦實、真假聲運用自如,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寬廣。如

對戰爭的控訴《訣別詩》、《祭魂曲》

對愛情的崇拜與嚮往《耶利亞女即》《羅莎蒂娜慕》

對人類的思考與反省《生命過客》、《你在想什麼》

對流浪的困惑與陣痛《讓生命去等候》《等我一起寂寞》

對生活的熱愛與開懷《跟我來》《撲克先生》

童安格的作品產量也十分之巨,八九十年代間,惠承過童安格作品的天王天后,占據了港台歌壇的半壁江山。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費玉清、伍思凱、姜育恆、潘越雲、辛曉琪、鳳飛飛、黃鶯鶯、劉德華、周華健。。。

美中不足的是,童安格95年退出歌壇,相對於齊秦、王傑、周華健,他過早的結束了自己的巔峰。等到千禧年之後,童安格王者歸來的時候,歌壇早就變了天。

他也只能跟著《同一首歌》和《歡樂中國行》的劇組上山下鄉,彼時齊秦、王傑、周華健則憑藉多年積累,坐穩了「老藝術家」的寶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7819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