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2天可重啟免疫係統 —— 美國科學家驚人發現!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僅僅禁食兩天以上就可以重啟人體免疫系統,這對那些因年老或癌症而導致免疫系統受損的人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研究人員表示,禁食起到「鼓勵」身體去更換受損「老」細胞的作用。

南加州大學長壽專家沃爾特·龍戈教授是研究者之一,他表示:「挨餓時,免疫系統會試圖節省能量,方法之一就是更換掉不需要的免疫細胞,尤其是那些受損的。」他所在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半年禁食二至四天能迫使身體進入「生存模式」,耗盡體內儲存的脂肪和糖分,分解掉老細胞。之後,人體就會發出信號讓干細胞重生,「重建整個免疫系統」。龍戈教授表示:「對於那些因年老或化療而免疫系統嚴重受損的人來說,循環禁食理論上能再生一個全新的免疫系統。」

(每日郵報)

對這篇文章,人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吐槽派(果殼作者Rspider):重啟之前應該要關機吧,有多少人關機以後能重新開機呢?

支持派(雪球作者從頭學起):中醫有句話,餓治百病,與其同理。就是說,辟穀這種方式,經過科學驗證,還是很科學的。

懵懂派(知乎作者燕小圈):作為一個時常一兩天不吃飯的個體,可以負責任的講,當斷食六頓以上,就會有種飄飄然的感覺。開始進食時,會有一種幸福感,難以言喻。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重啟免疫系統的情況,但是我自己認為就是。

那麼,眾說紛紜中,我們該如何看待科學家對「斷食」的建議呢?這不,序曲來了。

(大隅良典)

2016年10月3日,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被授予給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教授,以表彰他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

主要內容:所謂自噬機制,是指細胞在應對短暫的生存壓力時,可通過降解自身不必需的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從而維持生命。相應的,自噬作用也可能降解潛在的毒性蛋白來阻止細胞損傷,或是阻止細胞的凋亡過程。不少有冬眠習慣的哺乳類還會利用這一現象,讓細胞內的物質再生以此維持生命。

教授也指出:然而自噬並不總是良性反應,它更像是在走投無路時進行的一場豪賭,研究人員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研究該過程的相關機制。

我們再看看更早期的資料,是如何探索禁食療法可能對人類的作用的。

1935年,美國《營養學期刊》刊登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營養學家馬凱(Clive McCay)教授的研究論文《老鼠生命與人類壽命之關聯》,這就是著名的「馬凱模範實驗」。

馬凱教授,將實驗的老鼠分為兩群,包括想吃就喂食的B群,和減少了60%卡路裡飼料再喂食的A群,進行了研究對比。結果,控制卡路裡的老鼠(A群),平均壽命比B群延長了近二倍。馬凱教授在研究中發現:A群裡甚至有生存超過一千四百天以上的老鼠。通常老鼠的壽命大約是七百天左右。

也就是說,(禁食)卡路裡減半,壽命加倍。

(老鼠實驗)

2009年7月,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發表了一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團隊歷經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七分飽的獼猴,生存率提高1.6倍,癌症、心髒病減大半》。

報告指出,1989年實驗開始的二十年後,無控制卡路裡的B群,幾乎死亡了一半;但控制七分飽的A群卻有八成活著,生存率為B群的1.6倍。而且,同樣年齡的獼猴,A群普遍顯得更敏捷和年輕,看上去比B群至少年輕5至8歲。

另外,從疾病的觀察看,B群中70%的獼猴,患有癌症、糖尿病、心髒病、腦萎縮等老化疾病。而A群中患有這些老化疾病的只有13%,約為飽食群(B群)的五分之一。

由於美國和歐洲、日本等國,在斷食療法上持續深入的研究,世界各國陸續建立了很多斷食療愈中心,包括德國柏林斷食中心、美國德州斷食療養所、澳洲雪梨斷食健康中心、美國德克薩斯療養所、英國克拉斯綜合病院,都是以斷食治病名聞世界。而我們的鄰居日本,是亞洲推廣斷食療法最積極的國家,不僅在札幌大學、京都大學等知名學府設有斷食療法學科,而且在全日本竟有三千多家斷食中心

,和我們的療養院一樣普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7609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