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四歲,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是「貓嫌狗憎」的討人厭時刻,也是專家們稱作"神奇年齡段"的特殊時期。
日本著名兒科專家松田道雄先生對此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說:「這個年齡(從3歲到4歲)的孩子最棘手的是,孩子的自立是通過任性表現出來的。」他還讓家長們要有「苦戰惡鬥」的思想準備。
然而嗯哼卻完全顛覆了我們對三四歲孩子的認知,讓這些傳說已久的「論斷」妥妥地成了一種偏見,他溝通表達力強、思維邏輯清晰、懂得求助和激勵他人、懂得感恩和自省、善於觀察、善於聽取他人意見、主動組織協調、懂得分享……可以說,他簡直是個天生的管理型人才,這一點,從他在《爸爸去哪兒5》中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細節總是容易為人所忽視,所以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狀態,因而也最能表現一個人的修養。」嗯哼在節目中所表現出的各種小細節不經意間堆疊出了一個高情商具備管理才能的孩子。
暖到炸裂的嗯哼大王也是real可愛
Max生病了,嗯哼的表現也是讓網友們紛紛驚呼「被暖到了。」爸爸們做飯的時候,醫生來給Max診斷,很會察言觀色的嗯哼看到後猜測到Max可能生病了,立刻眉頭緊鎖,若有所思,後來果然叫來爸爸幫忙。
還想學爸爸幫Max嘗藥。
又貼心地安慰Max:「別擔心,等過幾天就好了!」
細心的他怕Max生病了不舒服,孤單不好玩,趕緊跑去告訴其他小朋友:「Max生病了。」組織小朋友們一起來陪Max玩。
第二天一大早,嗯哼先踱到陳家。嗯哼:「春哥,昨天睡得好嗎?」陳小春:「很好,你呢?」嗯哼:「我也很好,挺好的。」
又走到吳家。吳尊:「你好,早。」走近帳篷的嗯哼關切詢問:「Max,你好了沒有?」
吳尊:「好得差不多了。」嗯哼:「那我放心了。」然後扭頭微笑,開心大叫了一聲:「啊!」又繼續跟小山竹和泡芙家打招呼。
這聯絡感情的小舉動也是很感人,好吧。如果Max是嗯哼的下屬、領導、同事、家人.....妥妥地會被感動得不要不要的,估計下次嗯哼要是遇到個什麼難事,Max也是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
願意去組織是出於擔當,能夠有體恤之心是出於良善。這兩樣也是管理者不可缺少的優秀品質呢,而嗯哼一樣也不缺。
你以為嗯哼有的只是心細,他腦洞也很大好不好
嗯哼的腦迴路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自有一套思維邏輯。
他對爸爸說:「我聽說你是大力士。」問他聽誰說的,他回了兩個字:「傳說。」
第一眼看見小泡芙,他就喜歡上了,然後很自然地走過去搭訕:「今天太熱了,對嗎?」然後就開始各種花式撩小泡芙。
有一次他和爸爸聊天,嗯哼說:「豬放屁了。」杜江馬上接:「我沒放屁。」簡直是「坑爹界」的扛把子,啊哈哈,這邏輯和套路也是沒誰了。
他讓爸爸去抓小魚,爸爸說小魚被抓走了小魚的爸爸媽媽會傷心,他馬上說:「那就把(小魚的)爸爸媽媽一起抓走。」想了想,又補充一句:「把(小魚的)姥姥姥爺也抓走。」
這是要讓小魚全家團圓的節奏啊,這腦子轉的可是夠快。
一個管理者肯定不能是人云亦云的,自己的腦洞要開得夠大,同時還得自成邏輯才能讓別人接受或者無力反駁。嗯哼這思維邏輯清晰得也是讓人作聲不得啊。
群眾的力量大,嗯哼也是無師自通啊
嗯哼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很善於動用「群眾」的力量。
在摘火龍果的時候,先是在旁邊仔細觀察陳小春是怎麼摘的,待Jasper摘不下來的時候淡定地走過去照著陳小春示範的樣子,兩手抓住火龍果扭轉起來,可惜扭了幾圈還是摘不下來,遂回頭四顧,大聲說:「誰過來幫我一個忙啊。」
無人回應,他又轉身去試,發現還是不行,便對攝像大哥撒嬌賣萌送飛吻,不停請求:「幫幫我,幫幫我。」
攝像大哥拒絕後,自己又嘗試,發現真的沒辦法摘下來,乾脆抓著攝像大哥繼續撒嬌:「你幫幫我,你幫幫我。」
陳小春主動走過來幫忙,他立刻說:「人多力量大,對吧。」
看見陳小春手裡拿著兩個火龍果走過來,又湊過去問:「我一個,他(Jasper)一個,可以嗎?」
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及時合理調動身邊的可靠力量,還不忘採取討喜和有效的激勵方式,既讓幫助者無法拒絕,又讓幫助者在提供幫助後心生喜悅,而自己也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管理的核心就是調動他人的力量」,恰當的激勵方式能夠讓他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產生巨大的合力。嗯哼的管理才能的確是不可小覷。當然也許也有些網友認為嗯哼因此顯得有點「滑」。可是「圓潤」並不約等於圓滑啊。
「謝謝」「對不起」,嗯哼說過的最動聽的話
懂得感恩和自省。嗯哼在節目中除了是笑點擔當、金句王、懟爸達人之外,更是時常將"謝謝"和"對不起"掛在嘴邊,懂得感恩和反思。
嗯哼趴在爸爸身上一起去漂流,掉到了水裡,著急地喊:「爸爸,你拉我一下。」情緒平穩之後也是第一時間對爸爸說:「謝謝爸爸。」
小泡芙不肯借玩具給他玩,生氣地走開了,他也是很快就回去跟小泡芙說:「泡芙,對不起。」
他們通過地洞的時候,neinei和小山竹幫他找到了碗,嗯哼問neinei:「是誰幫我找到的?」neinei說是她和小山竹,嗯哼拍了拍neinei的手對著neinei和小山竹說了好幾句「謝謝」。可以說隨時可以聽到嗯哼說「謝謝」和「對不起」。
第四期走地道環節,嗯哼走在前面照顧女生說:「我是男生比較厲害。」敏銳而善於觀察的他發現越走越黑,越走越窄,嗯哼流露出恐懼的神色。連聲喊:「我害怕。我害怕。我不想乾了。我好害怕哦。我好想出去。」
小山竹鼓勵他要相信自己的時候,他乾脆哭著回答:「我相信不了自己了。」前後反差太大,簡直太搞笑了。
事後跟爸爸聊起來,嗯哼會大聲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在陪爸爸摘花生的時候,也會對自己的付出予以肯定。
小小年紀對自我的認知還是蠻清晰的。試問誰是那個可以朝別人扔石頭的人呢?我們都不是完人,能夠認清自己,揚長避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嗯哼拼的不是誰眼睛大,而是心細哦
可以說嗯哼是幾個孩子裡面最善於觀察的,他總是能夠關注到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掉的小細節。
比如在玩爸爸在船上釣「名牌」(寫了菜名的紙牌),孩子將紙牌子上的菜放入自己的籃子裡作為食材,如果沒有釣到或者拿到就只能餓肚子這個遊戲時,嗯哼觀察到軒軒(村長小助理)在幫小山竹指點,就跟在軒軒身後問:「哥哥,你可以幫我嗎?」觀察到爸爸提著裝魚的筐很吃力,立刻悄悄走過去幫著抬筐。
他敏銳地觀察到誰需要幫助,都是不等人家開口就主動伸出援手的,發現路不好走立刻走過去牽著泡芙的手。走地道觀察到前面很黑,路不好走,也是一馬當先走到前面去。這樣的小細節真的是不要太多哦。真是長了一雙「亮眼睛。」
那些讓我們與別人有所不同的乃是「細節」,一個能夠注意到細節的人也更能夠發現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並及時採取行動,往往能夠事半功倍。嗯哼觀察力棒棒噠。
爸爸說嗯哼有點「羞澀和被動」,網友表示差一點就信了
節目一路看下來,他完全不害羞也不被動啊。第一次抵達集合地點,聽見爸爸叫陳小春「春哥」,立刻大聲跟著叫「春哥」。日常也是主動跟小泡芙各種搭訕。
因為潔癖不想玩遊戲,就主動跟村長溝通:「村長,我不想參加這個遊戲」。有什麼想法都會主動說出來,有點小情緒也是很容易就消化了。爸爸跟他講各種「成人話語」,他也完全可以理解,比如小泡芙拒絕借玩具給他,他生氣了,爸爸說:「男孩子要大度。而且那是別人的玩具,別人沒有義務要借給你。」他聽懂了,而且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小情緒,表情好自然的,語言也根據對象富有變化。溝通、表達、社交技能滿分有沒有?
嗯哼的小情緒有點多,化解起來也是不難的啊
在節目中,杜江與嗯哼的每一次交談,嗯哼基本上都能夠清晰地進行回應,並且常常在爸爸耐心地開導之下經過獨立思考,權衡利弊,迅速做出有利於自己當下處境的選擇,有時連眼淚都沒抹乾凈,其果決可見一斑,可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有潔癖的嗯哼一開始不想玩裝土豆和水果的遊戲。
可是聽到村長略帶遺憾地說:「如果你的土豆重量多的話,就可以住漂亮的房子,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那可能......」。
爸爸又在後面神助攻:「就沒有那些好東西了。」爸爸讓他自己考慮。不到一分鐘他就面色平靜地回答說:「我可以的,爸爸。」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停止哭泣,冷靜思考,判斷,做出決定,可真是不容易,要知道他可是有潔癖的啊,對別人來說挺簡單的一個遊戲,對他來說卻是很難的。善於傾聽和吸納他人的意見,更有助於做出明智的決定。一個人有自己的想法不難,還能夠聽進去別人的意見就不容易了。所以說嗯哼大王不昏庸呢。
分享,才是對「吃貨」嗯哼最大的考驗
嗯哼是個吃貨,已經不是秘密啦。所以嗯哼去幼兒園體驗時,老師端來了一盤蛋撻,我就知道考驗來了。但是嗯哼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先分給大家,最後只剩一個蛋撻,但是嗯哼、爸爸、還有一個老師都沒有吃到。嗯哼就給了杜江,杜江說老師沒有,嗯哼思考了一下,說「那就三個人一人分一點。」大家就都吃到蛋撻了。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也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對嗯哼來說,美食可以分享,那麼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在節目中我們也看到嗯哼的確是隨時分享自己的各種建議,不吝嗇。
分享也是增強團隊凝聚力的一種方法。很難想像一個不喜歡分享的人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分享才能互相學習和促進,讓團隊形成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氛圍。愛分享為嗯哼的管理才能加分不少。
才滿四歲的嗯哼除了以上這些優秀品質,嗯哼還有一個特點是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在走地道後跟爸爸聊天,很率真地說自己「不勇敢」。「有所為有所不為」,也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品質。
一個管理者不必是完人,他只要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並且適當借勢就好,對管理者來說「事必躬親」反而容易導致效率低下。嗯哼的高情商也是不容小覷。
在爸爸勸說他離開自己和大家一起去摘火龍果的時候,非常捨不得離開爸爸的嗯哼嚎啕大哭,小朋友紛紛勸導,爸爸也把他帶到一邊勸說:「上次爸爸去捕魚了……你留下了……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了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他不但聽勸還主動自我開解,抽噎著回答:「對。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次也是一樣的嘛。」然後一邊哭一邊牽著小朋友的手走了,真的表現超棒的。
這些讓很多成年人都自嘆弗如。也許你忍不住想問:嗯哼這些看得見的管理「天賦」是從哪兒來的?
從嗯哼日常與父母的相處模式來看,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霍思燕在自己的微博上稱嗯哼為「最好的朋友」,相處時也是平等的姿態。
單就杜江在節目中的表現來看,他不會單方面地輸入「對」或「錯」的觀念,而是會引導嗯哼自己去想,自己做的錯在哪裡。所以嗯哼才能在父母面前自由而不加掩飾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思考。
那麼作為普通爸媽,尤其是中產父母,我們雖然沒有明星家庭的財富、人脈作為支撐,但是可以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努力做孩子的榜樣,注意跟孩子相處時的細節,因為「每一種細節都蘊含著某種教育機緣。對細節的處理水平,區分出了家長手中握著的是鋤頭還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來全然不同。」一樣可以養出具有優秀管理者品質的孩子來。
雖然不是每個孩子未來都會成為管理者,但培養孩子的管理能力可是會讓孩子無形中受益良多。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