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2》最大的敗筆,是加了這個傻白甜臥底

娛熱巴| 2017-09-23| 檢舉

當年《使徒行者》在內地播放可謂引起了轟動,足足爆發了13億的播放量。當然跟如今的IP劇動輒幾百億相比不算什麼,但不可否認這劇當年話題度一點都不輸IP劇。於是,「使徒行者」這4個字就成了TVB的救命稻草,用完一次又一次。

先是拍了電影版《使徒行者》,如今續集也拍出來了(從劇情上來講算是前傳)

第一部《使徒行者》之所以受歡迎,佘詩曼和林峰功不可沒,兩個演技派組合起來太有化學反應了。另外一個原因,隨著劇情的推進,5個臥底的身份逐漸揭曉,讓觀眾有種逐漸解謎的快感。然而續集跟第一部的套路完全不一樣,編劇下手似乎有點用力過猛了。

拿第一集來說吧,出場就揭曉了5個臥底。八先生看的時候,本以為他們就是這一季的臥底,誰知道他們只活了一集。在第一集最後,出於事故全被炸死

開場就死5個臥底,可是沒有臥底這部劇也演不下去啊,於是又安排了2位臥底現身。都不用觀眾猜,編劇在接下來一兩集就立刻告訴觀眾誰是臥底了。這麼直白地揭曉謎底,未免少了些樂趣。

為了渲染警匪片氛圍,導演也是拼了。

各種航拍

市集飛車

公路飛車

皮卡車漂移

警匪片飛車漂移鏡頭多也算情有可原,但好歹有一半的故事都是發生在香港,動不動就拔槍殺人都沒人管管嗎?

想像中兩個黑幫頭目見面,起碼是談判一輪才動武的吧?

誰知道其中一個大佬都還沒開口說話,就被另一個大佬的手下開槍殺掉了

手握重要臥底機密的警察在馬路上開車,無端端就有一幫人拿著衝鋒鎗出來圍著射殺

一個社團大佬剛喝完茶走出酒樓,被槍殺

大佬的女人被追殺,引發槍戰

社團大佬吃飯途中,被社團元老暗算,又開打

雖說是警匪片,但槍枝也要合理使用吧?

可是警匪劇沒有槍戰也不合理,不然怎麼突顯警察跟黑幫、黑幫與黑幫之間的恩怨呢?

所以八先生還是繼續看下去了,可是越看下去,就越覺得某些情節的處理太兒戲了。

某位阿叔作為社團龍頭,在兒子說了句「爸爸你這幾年也辛苦了,是時候休息了」之後,居然輕易被兒子逼退位了

成功逼退爸爸之後,兒子就在開會的時候告訴社團里其他叔叔輩的高層,說爸爸已經把印章傳給自己,意味著他可以取代他老爸社團龍頭的位置了

等等,靠印章傳位這個設定怎麼那麼熟悉?隔壁劇組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也是靠個印章順理成章坐上大當家的位置啊

難道原本的社團龍頭一點地位都沒有?並不是。那位阿叔可是一出場,所有人都要站起來給他問好的社團大佬啊。說取代就取代,太子繼位也沒那麼兒戲吧

在《使徒行者2》里,不僅各種打打殺殺是家常便飯,就連受傷也是跟喝水一樣普通。

剛取代爸爸地位的兒子,前一天被插了一刀

第二天就可以若無其事地工作

表面是古惑仔的臥底,前一天被啤酒瓶爆頭

後一天連條疤痕都沒有就繼續混社會

好吧,如果說上面的瑕疵都可以忍,最讓八先生無法忍受的是《使徒行者2》把三分之一的劇情都給了第二女主角黃翠如。如果把黃翠如這條線單拎出來,就是時下最熱門的大女主戲。

黃翠如本身是個傻白甜,然而偏偏被選中做臥底。都還沒來得及接受培訓,上司就被黑幫幹掉了,所以她就這樣糊裡糊塗展開了臥底行動。

為了完成上級臨死前給她的任務,她必須找出另一名臥底並且支援TA。可是她根本不懂怎麼找,於是總在喃喃自語「究竟怎麼分誰是臥底啊?」

由於不懂分誰是臥底,所以她見到每一個人都恨不得開口問「你是不是臥底啊?」

幸好苗僑偉扮演的新上級足夠聰明,所以找回了黃翠如這個失散的臥底。可即使跟著如此聰明的上級,黃翠如卻一點都沒變聰明。

縫個紐扣,刺到手

走個路,摔個狗吃屎

在找另一個臥底的時候,靠的不是各種跟蹤反跟蹤、數據分析、密碼破解,而是運氣

角色傻白甜其實也不是不能忍,主要是演技一定得過關。但是黃翠如的演技可謂十年如一日的沒變化,根本駕馭不了傻白甜。所有的演出淪為了四個字:裝傻&面癱。

作為臥底,親眼目睹自己的上司被殺,皺個眉都沒有

跟新上級交流的時候,全程懵

八先生有一段時間沒看港劇,但還是覺得黃翠如跟以前長得不太一樣了,現在的她似乎有種填充過度的感覺。所以也不怪她用了面癱演法,畢竟有可能她根本支配不了自己的五官做表情

這就是八先生看了5集《使徒行者2》的觀後感,如果10分滿分,還是可以有6分的。你們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6477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