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梁靜茹大家印象里一定是那個歌聲甜美的情歌王后,但近幾年梁靜茹已經漸漸回歸家庭,專心在家裡相夫教子,已經3歲的兒子看起來十分可愛機靈,大眼撲閃撲閃十分像媽媽。
范范與梁靜茹baby合影~
梁靜茹通過經紀人介紹認識了如今的丈夫Tony(中文趙元同),老公是著名紅酒商。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居然都去看了同一場演唱會一見鍾情,有許多共同愛好的他們最終攜手走入婚姻殿堂。婚後,梁靜茹就淡出娛樂圈,專心做個好媽媽,陪伴孩子每一刻的成長點滴。
與兒子一起野餐,看起來跟尋常的媽媽沒有什麼不同
帶孩子逛超市,旅遊~記錄兒子成長的一點一滴
一家人和和睦睦,看起來十分的幸福
丈夫從不干涉天后的自由,與朋友組織的親子活動也會參加。
3歲的Anderson眼睛很大超級漂亮,突然間想到了賈靜雯的大眼咘咘了~
一個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之所以選擇回歸家庭,為的也是能夠多點時間陪伴孩子,不錯過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實為一位稱職的好母親!當然,背後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爸爸做支撐,也是做不到的。恭喜梁靜茹嫁得良父,婚後才能收穫這麼多甜蜜和幸福。
調查顯示,不少城市的孩子,父母看似朝夕相伴,但由於毫無陪 伴質量可言,其實長期處於「隱性失陪」狀態。專家強調,如果「隱性失陪」的情況得不到重視和改觀,最終將直接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但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陪伴這個詞不單單是陪在孩子身邊這麼簡單。那麼如何能像梁靜茹家庭一樣給孩子最高質的陪伴呢,家長首先需要知道這三點:
1.看管陪同≠陪伴
有時間陪伴子女,但缺乏有效溝通,是當下最普遍的一種精神上的失陪。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都會把陪同視為陪伴。因此,他們可能會一邊帶孩子散步,一邊刷手機上的財經新聞。面對孩子的互動需求,總是表現得十分敷衍,有時甚至會言語粗暴地讓孩子一邊兒玩去。
2.命令說教≠陪伴
在很多媽媽看來,讓孩子明事理,是父母的責任,由於平時自己工作太繁忙,所以不厭其煩地說教,是最有效率的親子教育。不過,這種用命令說教代替親子陪伴的做法,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孩子會把父母的話當做「耳邊風」,父母說得越多,孩子進步越少。
3.物質滿足≠陪伴
用物 質滿足來代替親子陪伴,也是當下城市家庭的一種常態。不少父母都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殊不知,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高質量的親 子陪伴帶給孩子的心理給養,要比進口的奶粉和品牌服飾重要N倍。因為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可以讓孩子變得自信有力量,而且可以讓孩子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變 得更有責任心,有夢想也有激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6410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