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上下兩部
《大話西遊》多麼經典,在如今的影迷心中,幾乎成為華語電影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這是周星馳最為人稱道的代表作,也是時間無法令其褪色的深刻作品,初看之下,笑得滿地打滾,再看三看卻會為其中包含的人生真諦而痛哭流涕,是的,不是潸然淚下,是痛哭流涕呀。
《大話西遊》兩部在豆瓣電影TOP榜上,分別位列15、35位,大聖娶親一部分數更是高達9.2。
《大話西遊》截然不同,儘管當年條件艱苦,但故事的鋪排,人物的塑造,成功得令人嘆為觀止,至今,紫霞的扮演者朱茵每次露面都會被稱為紫霞,而諸如「他好像一條狗啊」的台詞,更是每隔段時間就要上一回熱搜,至尊寶的每一個梗都成為幾乎所有華人共知的基礎知識。
這部作品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導演劉鎮偉在時隔二十年之後的今天,依然在大話這幾個字上做足文章吃老本,爛片一堆一堆只為圈錢,卻依然有大把的觀眾願意進影院買他的帳。
這些老話我本不必再說,但每次還是想要獻上一點對電影的喜愛,它是一個無比殘酷的現實,更是一場綺麗炫目的夢境。
這樣的質量,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吧?
然而,95年《大話西遊》上映的時候,卻是周星馳最灰暗的歷史,當年的劉鎮偉與周星馳對此片寄予厚望,特意赴內地銀川「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描寫的原場景,拍攝黃沙漫漫的蒼涼喜劇,投資達到5000萬港幣。
但上映後的票房,兩部加起來只有勉勉強強五千萬港幣。
其實,這樣的票房成績也在意料之中,觀眾第一次面對《西遊記》的顛覆性改編,無厘頭的喜劇表現形式雖然不是首例,但加諸在《西遊記》這樣的曠世經典上,還是一時之間無法令人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透過《西遊記》的經典外殼挖掘《大話西遊》對於人性與英雄、愛情、成長等一系列深層次符號的內涵,這樣,過硬的質量才保證了作品後續成績的華彩篇章。
還是那句老話——打鐵還得自身硬!
《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有多麼經典,想來不用我多說了,在國內外不少榜單中都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優秀的作品沒有之一。
偉大的電影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種生存的啟迪,《肖申克的救贖》意義似乎比偉大還要觸動人心,這部電影愛好者的入門必看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它適用於每一個你無法堅持的困境,更適合每顆在人世間不得不學會接受卻還想反抗的心,正如主角所說——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在豆瓣評分上,《肖申克的救贖》高達9.6,且早已常年占據豆瓣電影TOP榜第一名!
這可是84萬人打分的基礎,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給了五星滿分,97%的人給了四星以上,人們常說眾口難調,一部有個性的優秀作品不可能獲得所有人的喜愛,然而《肖申克的救贖》似乎能把喜愛的人數放到最大,不論性別、年齡、階層,每個人都在電影中獲得了長久而又綿延的慰藉。
關於電影本身,最為人稱道的是主角安迪在監獄裡長達十九年的自救,這段時間裡,他看似過的簡單而又馴服,想盡辦法獲得了較好的囚犯待遇,直到影片最後,安迪突然逃出監獄,我們才赫然發現,原來他在房間海報的背後挖了通往外界的洞穴,每天趁著放風悄悄丟掉自己挖洞的泥土;挖掘用的小錘子藏在一本被挖空了內頁的聖經里,這個工作,他居然每天堅持,做了十幾年!這是何等的毅力與頭腦!
當他成功逃脫,沐浴在自由的暴風雨中,安迪就像一隻展翅的雄鷹,有種鳥兒,籠子是關不住的,這一刻,關於自由關於生存,一切的一切都在希望面前成為對心靈最強有力的巨大震撼,逆境真不算什麼!
就是這樣一座在世界影史屹立不倒的豐碑,《肖申克的救贖》在1994年剛剛上映時,票房表現卻極其一般,拍攝投資就達到2500萬美元的它,最終收穫的票房僅僅只有2834萬,最終費用算下來虧了一大筆,銀幕上算是很失敗的一仗。
不過當然,後來這部電影隨著觀眾的進一步理解和挖掘,價值越來越高,DVD收入不菲,最後算下來到底是賺還是賠也就不得而知了。(圖為主創20年再聚首)
如今大名鼎鼎的美劇《越獄》,很難說對《肖申克》的借鑑和致敬意義有多大,兩部作品中,《越獄》本身更重情節設置的扣人心弦,《肖申克》則明顯立意上更注重人生而為人的希望與存在的價值。其實影視作品對《肖申克》的致敬還少麼?
就連圖書的封面也被不少影視劇借鑑過創意,去年的熱播劇《麻雀》一張頗受好評的海報,就神似《肖申克》封面。
這大概就是經典的意義,不僅僅給你人生的啟迪,還能讓你以它的任何一方面為原點發散創作出更多具有新時代意義的全新作品。
《肖申克的救贖》票房差,算是個冤案,但更冤的還在後面,這部最偉大的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上,一舉獲得七項提名,最後卻居然空手而歸顆粒無收。
其實也怪不得觀眾和評委,時間再返回到當年你會發現這是電影史上極其可怕的一年,這一年的電影螢幕上,彙集了太多堪稱偉大的作品——
與《肖申克的救贖》不相上下的《阿甘正傳》,暴力美學代表個性大師昆汀的代表作《低俗小說》,布拉德皮特最有質感的代表作長片經典《燃情歲月》,動作片里的經典標杆《生死時速》,動畫片中最具有地位的《獅子王》,大師伍迪艾倫代表作《子彈橫飛百老匯》等等,隨便一部拿出來到現在都可以作為年度最佳。
這是偉大的1994年,也是被大家稱為上帝也想看電影的一年。
好在當年的激烈競爭,並沒有抹掉任何一部作品的光彩,《肖申克的救贖》以及上面提到的經典作品,如今都已成為電影藝術夜空中璀璨的明星,每一部都等待著你去感受去欣賞去獲得生存的慰藉與啟迪。
這幾部電影中有沒看過的?每一部都是強烈推薦,即便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經典從未蒙塵,金子永遠會發光。
《阿飛正傳》
說到賠錢的經典作品,華語導演王家衛的電影算是很意料之中的入選了,就算主演是張國榮?哈哈,沒有用,要賠照樣賠死你。
《阿飛正傳》投資達到4000萬港幣,可上映票房,居然僅僅只有900萬港幣,可是名副其實的賠掉了底光。
如今看來,《阿飛正傳》根本不可能賠錢,演員陣容強到閃瞎眼(從左到右依次)——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梁朝偉、劉德華。
造型美術負責人是如今的泰山北斗張叔平,攝影更是赫赫威名的杜可風,每個人在電影里都呈現出最王家衛的一面,孤獨且曖昧,美得不像話。
這是我印象中最美的劉嘉玲,特多附送一張劇照。
演員、畫面如此,那麼——
故事呢?
《阿飛正傳》依然是王家衛式的電影作品,故事其實不複雜,無非就是愛與不愛,愛與被愛,但描繪的感情卻好似風平浪靜中的每一絲秋水波紋,呢喃細語,直至傾盆而下,它不可能像福爾摩斯探案集一般讓你欲罷不能,卻能在一個鏡頭一句台詞的猶疑里打敗你所有的理智,萬千感慨又或者淚如雨下。
——以前,以為有一種雀鳥,一開始飛便會飛到死才落地,其實它什麼地方也沒有去,那隻雀鳥一開始便已經死了。
——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好運氣的,做人千萬不要比較,我以前不覺得自己窮,直到我念書以後,其他的同學每年都有新校服,而我穿來穿去都是那一套,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窮。
這樣一部經典的王家衛電影,留下了很多梗——前面台詞里提到的一直飛到死的鳥,還有那句經典的「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質量不俗的它,在豆瓣分數達到8.5,位列TOP榜179名。
令人慶幸的是,《阿飛正傳》雖然在當年票房賠了個底朝天,獎項卻是拿到手軟的,金像獎8提4中,金馬獎9提5中。
《太陽照常升起》
香港電影大師常常賠錢的非王家衛莫屬,到了內地,大師級別的電影導演賠錢的就要數姜文了。不誇張的說,姜文是眾多影迷心中真正的電影天才,但天才總是難以與世俗相容,所以眾所周知,姜文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曲高和寡的。
很多姜文的影迷面對姜文作品的差評都會說——只能說你沒懂,不能說你沒看見。這部《太陽照常升起》就是這樣。
《太陽》在豆瓣的評分並不是很高,7.9,有超過25%以上的人打三星及以下。
但這並不妨礙短評里熱門評論都是近乎狂熱的崇拜與喜愛。
《太陽》的劇情其實並不複雜,四個小故事的人物套嵌在一起的碰撞與翻騰,但很多人高呼看不懂的地方在於表達實在太抽象,而故事情節的鋪排又實在是過於天馬行空了,荒誕而又諷刺。普通觀眾都覺得這部電影似乎講了一個很**的東西,但回想起來又實在不知點在哪裡。
這樣的表達,導致的後果就是大部分觀眾在當時看得雲里霧裡,一上映《太陽》就引起了極其熱烈的討論,口碑的兩極分化程度令人詫異。於是,儘管電影斬獲了國內外一眾獎項,但票房成績還是很不理想。
看幾張典型截圖就大概明白電影的格調了。
人與倒影形成的「日」字配合劇情真是狂到上天了,這個畫面也成為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場景。
鮮花里熱烈的燦爛嬰兒
高難度弔死的荒誕構圖
《太陽》投資達到6000萬人民幣,內地票房最終卻僅僅只收穫了1700萬,這賠的我都覺得心疼。不過,似乎對姜文來說根本毫無影響,到了今天,不論是再low的電影愛好者,都極少有人說《太陽》是爛片了。有一種導演,他拍電影很大程度上就不是為了什麼票房,我們只需要欣賞就好了。
姜文的電影一直處在一種上映時評價兩極分化,隔段時間又被捧上神壇的怪圈裡,電影作品拿出來部部堪稱華語經典,但卻很少有一部上映時就統一好評的,之前的《讓子彈飛》終於一聲高鳴驚醒了全國的影迷,帶來了爆炸式的一致推崇,但很快到了《一步之遙》,又陷入了曾經的僵局。
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姜文必將被載入華語電影的史冊,天才導演的作品,或許要靠更久遠的時間來打磨、檢驗。
下一部作品,我們一起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6182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