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女人生活揭秘:古代女人如何解決生理需要

娛熱巴| 2017-08-22| 檢舉

深宮女人生活揭秘:古代女人如何解決生理需要

古代皇宮中寂寞的宮女,性宣洩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是和太監結成掛名夫妻,藉以得到感情上的安慰,這種情況叫做「對食」或者「菜戶」;二是以手或工具自行解決;三是搞同性戀。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多稱為「磨鏡」,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而在廝磨,故稱「磨鏡。」這在古代的春宮畫上有一些記載與描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和無數身處深宮之中的宮女一樣,古代寺廟道觀中的尼姑道姑也有著同樣的遭遇。中國的尼姑和道姑,自漢、唐以後開始多了起來,但是在社會上一般對女尼和道姑都無好感,因為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中,人們總認為女子應在家中侍夫育兒,而出家總是「不守婦道」。

唐宋之時,皇室中的貴族女子出家做尼姑、當道姑的特別多,其中濃妝艷抹、喜交賓客、放蕩佻達的不在少數。歷史上最有名的女道士當屬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由於她離宮出家做了女道士,竟然致使李白、王維兩位唐代著名的詩人為獲得這個當時最有權勢女人的青睞,而演繹出爭風吃醋的連環大戲。

為何不做公主做道姑?有「築觀於外,頗失防閒」八個字頗能說明了問題的實質。公主們住在宮裡,不論幹什麼都畢竟不方便;而在宮外當道姑,情況就不同了。唐玄宗為了迎娶兒媳楊玉環入宮,開始時不得不掩人耳目,把兒媳婦送進道觀當上一名女道士,道號「玉真」。這樣他們便可以在道觀中,身不知鬼不覺地頻頻幽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古代寂寞中女子除了宣洩自己的需求之外,搞同性戀也是她們性宣洩的一種選擇。由於宋、明之後,女人們受以「存天理,滅人慾」為核心理論的朱程理學的影響和限制,女同性戀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環境允許她們和男性廣泛接觸,她們還會「從良」、「還俗」、「擇偶而嫁」的。

可是有些民間婦女的同性戀,是受心理變化、傳統風俗的影響,完全是自願而為之,這種同性戀就穩固得多了。由此可見,在古代同性戀對於寂寞之中的女人是具有很大誘惑力的,即便在後來清末民初號稱「十里洋場」的上海,女同性戀者似乎還有相當大的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誤入深宮的寂寞宮女也好,還是不守婦道的「三姑六婆」也罷,即便是自願出家做尼姑道姑的貴族女子,也無疑都是男權社會中男人的手中的玩物。她們難以言傳的同性戀生活正是中國古代婦女悲慘命運的真實生動的寫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6100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