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為香港回歸10周年贈慶的無線長劇曝光後,引來不少失望聲。香港舞台劇大師林奕華做了一個比喻,「只覺得主宰香港人價值觀的大機器真是老化得儼如家中捨不得都掉的古老大鐘:明知道它比正常速度慢上一截,但是因為習慣、念舊,大家情願被他托住腳步也不願換個追得上時代的。」
其實TVB的頹勢早已顯現。以往TVB依仗自身是明星工廠,劇集出問題還有高知名度藝人罩著,這足以令港劇直至東南亞市場的牛耳。但自從台灣和大陸也加入拍攝金庸作品的團戰,無現早再無必勝的王牌。先是大陸的《還珠格格》,再是台灣的《流星花園》,這樣TVB連吃兩記重拳且還擊之力微乎其微。
受大陸和台灣的雙面夾擊,縱使TVB在港一家獨大,但經營狀況也是堪憂。為了挽回經營頹勢,廣告把節目「五馬分屍」,出現了「將大屋間隔成許多小單位,以較便宜的價格出租。」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不得不承認這種方式嚴重影響了TVB劇集質量。以往依仗TVB本身是造星工廠,劇集欠缺還有明星的光環,但人才大批流失,成了TVB的心頭病。
TVB的藝人體制眾所周知,藝人常常吐槽高管太苛刻。
早在2003年,無線為節省成本而實施的藝人薪酬新制度,更是讓藝人叫苦不得。具體為同期下藝人一年只簽一個show,從而藝人一年從無限領到的工資每年僅數千元,而在改革之前,藝人每人每年可以接到數十個甚至超過百個show,show越多收入越高。
像佘詩曼、鄧萃雯、張可頤、胡杏兒、陳浩民、鄭嘉穎等一眾在TVB有視帝視後大獎加身的演員們,早瞅準時機趕往內地拍戲。而改簽部頭約已經成為TVB大牌演員的趨勢,黎耀祥、馬德鍾、謝天華、萱萱、林保怡、歐陽震華、蔡少芬、米雪、關菊英等一早就該了部頭約,今年「回巢」的佘詩曼其實也只是部頭約,香港內地兩不失的策略而已,還是以拍內地劇為主。
而像胡杏兒、楊怡這些近兩年才穩定視後的,也常年往內地跑,胡杏兒2013年的7部戲中有五部是內地戲,只有《沖2》和《戀愛季節》是純港劇。
情況像極了張愛玲筆下的「白公館」——在《傾城之戀》中,白流蘇的娘家猶如「過氣擺鐘」,致使她不得不用以下理由鞭策自己:「這裡住不下去了。」
比起佘詩曼等人,林峯、鍾嘉欣、徐子珊、胡定欣、黃宗澤等後起之秀開始挑起大梁。
在後起的小生中,林峯算是一枝獨秀,在影視劇和音樂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兩岸的人氣非常之高。
2014年,林峯在其主演的《使徒行者》熱潮漸起時,正式宣布離巢T V B,加盟英皇,全力在電影、音樂事業上發展及開拓內地市場。
但離巢前的最後一個角色卻引來強烈的反響與不俗的口碑,不少網友力挺林峯可以再度爭視帝。最終,林峯惜敗郭晉安,「爆seed」沒能和「釘姐」合體領獎,林峯也缺席了今年的頒獎禮,成為不少《使徒行者》劇迷的遺憾。
在TVB的15年里,林峯從小角色一路演到主演,其耐力與天賦有目共睹。可是整整15年、六度提名視帝都「食白果」,直至今年迎來告別娘家之作,卻一下摘掉了人們對他「只會演高富帥」的有色眼鏡,然而最後個bad ending。不得不叫人惋惜。有傳言說,林峯的離巢與在TVB屢次不拿視帝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那些年,林峯錯過的視帝
2006年輸給鄭嘉穎
2006年,林峯憑《女人唔易做》再度獲得視帝提名。林峯飾演的「小齊」一角,大膽與職場女強人鄧萃雯發生姐弟戀,是在TVB劇集中少有的,令人耳目一新。林峯也憑藉著這一角色進入視帝五強。最後惜敗鄭嘉穎,成了峯迷心中的一大遺憾。
2007年輸給陳豪
2007年,林峯憑藉紀念香港回歸十年巨製《歲月風雲》再次進入視帝五強,他的機會本來很大,但《歲月風雲》這部合拍劇演員太多,戲份分布分散,他扮演的年輕才俊「華振邦」雖然頗有魅力,最後也沒有形成強大氣場。不過,華振邦這個角色奠定了他在TVB一線小生的地位。
2008年輸給夏雨
2008年無線超高人氣劇《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中的「管家仔」一角,讓林峯的演藝事業登上高峰。當時,他與老戲骨夏雨爭奪視帝寶座,呼聲不相上下,無奈最後還是花落前輩手中。
2010年輸給黎耀祥
林峯主演的《談情說案》名列全年收視第二位。但同年的《巾幗梟雄》無論實力還是人氣都太強勁了,何況《談情說案》當年還背負著抄襲日劇之名,林峯被勵志哥「柴九」黎耀祥打敗,可謂輸得心服口服。
2012年輸給黎耀祥
這一年錯失影帝,對於林峯最為可惜,頒獎當晚更有峯迷不滿結果,在電視城門外激動痛哭,力撐林峯離巢報復。
不管林峯最後因何離巢,但轉戰英皇,對於TVB來說是不小的損失,還好有當紅小生黃宗澤能夠扛起一面大旗。
對於TVB來說,衰落的原因眾多,它與時代背景、管理層、編劇等有很大的關聯,但是人才流失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留得住人才,對於TVB來說,是挽回頹勢的重要一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57653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