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部劇漏洞百出,卻是TVB五十周年的誠心之作!

天天娛樂| 2017-05-22| 檢舉

上周,在觀眾們「想不到」的驚呼下,《心理追兇》播完了。

這部由馬國明主演的懸疑劇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7.7,在所有馬國明主演的劇集中,僅比《鐵馬尋橋》和《On call 36小時》低0.1。

而這兩部劇正正塑造了他瘋狂圈粉的兩個角色——「棠哥仔」和「一件頭」。

在今年已經播完的TVB劇集評分中,也僅次於KC離巢劇《謎》的8.1。

今年是TVB五十周年大慶,年初巡禮時,作為「五生」中留守大台的獨苗,甫一續約的馬明,有《賭城風雲會》、《深宮計》、《降魔的》、《心理追兇》四部主演作品,一掃之前兩年的陰霾。

作為第一炮,《心理追兇》的宣傳勢頭頗佳,特別是放出概念預告後,小孩與小丑,馬明與心門的呼應,令大家的期待都進一步加深,從宣傳各方面來說,作為馬國明續約後的第一部開播劇,大台算是給出了應有的重視。

從成色上來說,《心理追兇》也對得起這種重視,儘管劇集本身問題不少:技術上,莫名其妙消失的濾鏡,暴露出馬明過分操勞的皮膚,情節上,不夠理據自殺的角色,顯示出編劇掌控力不足,表演上,全屏不顧微表情講解的神情,體現出演員們收放不夠自如的演技……

但這依舊是一部代表TVB水準與發展方向的作品。

輝煌的歷史固然有利,近年來無數元老級舊人返回TVB拍戲,15年黃秋生憑《梟雄》奪下視帝,去年方中信和廖啟智的《律政強人》也曾引發熱議,到了五十周年,羅嘉良、萱萱、張衛健、林文龍……

都是曾燃亮我們TVB記憶的名字,但《與諜同謀》的高開低走,口碑滑坡,則說明過去終究不能代表現在,羅嘉良的回巢不利,也許便是張衛健《大帥哥》的前車之鑑,萱萱和林文龍的《不懂撒嬌的女人》剛開播的好評也重點集中於實景拍攝和4K技術的嘗試。

《大帥哥》

《不懂撒嬌的女人》

長久以來大台的思維都偏固化,由於主要觀眾人群是本地師奶,競爭壓力在黃金時期收割之後,相對較小,因此長期通過低成本劇集,與穩定觀眾,守護利益。

依舊靠選美和培訓選新人,以平台與底薪支持,且至今,大台炒作演員的思路依舊是緋聞,《城寨英雄》大豐收後,陳展鵬和胡定欣似乎大婚在即,馬明前腳續約,後腳與黃心穎的戀情便躍然紙上,真是樂此不疲。

然而隨著網絡不斷發達,內地劇集質量不斷走高,資本更勝,TVB近年收視情況持續走低,人才流失日趨嚴重。多年對手亞視關閉後,HKTV的《導火新聞線》、《瑪嘉烈與大衛綠豆》等一批劇集同樣帶來了不小衝擊,若非執照問題搗亂,大台的日子只怕會更加難過。

改革勢在必行,《迷》和《心理追兇》皆屬此類。

前者運用了港劇中不常見的多線平行敘事,男女主角16集才認識,也屬大台頭一遭。

後者雖然題材貌似並不新穎,《談判專家》、《讀心神探》等劇集都有相似涉獵,但第一次做監製的王偉仁有自己明確的個人想法,讓劇集更加不同。

明顯的復仇主線加間或穿插主線的單元案件,以及心理分析元素,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結構更像美劇,比如說西蒙貝克的《超感警探》。

結尾的懸念、反轉、悲情,對人物性格問題的瘋癲塑造,尺度頗大,如同劇集中許多前後呼應的細節,都體現著創作者的心思,證明著新監製具有扛大樑的可能。

儘管收視率一般,《心理追兇》首周工作日平均收視22.1,大結局平均收視22.4,最高收視25的成績,甚至不及馬明去年口碑撲街的倉底鬧劇《為食神探》。

但如同《天與地》可以憑藉倒數第二的年度收視獲得最佳劇集,《EU超時任務》可以在播出之後,引發王浩信、朱千雪CP的後續熱度,都是拜口碑出眾與題材新穎所賜。

《心理追兇》也同樣讓重回職業劇的馬明人氣回籠,幫助剛剛奪得女喜的王君馨進一步收穫肯定,也令一眾單元配角為觀眾留下印象。

有 一 種 電 影 叫 香 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5118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