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詩曼,聽到這個名字,或許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但是你看到她的照片,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看過她的電視劇,而且演技非常好,很多明星都讓觀眾記住了角色卻不知道真實名字,這樣的明星其實是很多的。
佘詩曼,1975年5月28日出生於香港,TVB當家花旦。她由港姐進入演藝圈,美麗的外表,認真善良的個性,成為許多觀眾喜愛的演員。
佘詩曼
她是香港演藝圈一個傳奇式的人物,《碧血劍》里的阿九、《火舞黃沙》里的春分、《金枝欲孽》里的爾淳、《使徒行者》里的釘姐,她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擲地有聲。
佘詩曼
上帝總是會青睞做好準備的人,但也時常會眷顧那些沒有功利心的人,尤其是在名利場上。從來沒有人否認,包括她自己也不會,她屬於後者,最起碼在決定去選美那一刻,佘詩曼也是如此的。從瑞士留學返回香港,碰上金融危機,最後百般無奈之下,被她媽媽建議去參加港姐選美。其實在當時佘詩曼自身條件並不出眾。但那一年,青澀的她成了最大的「黑馬」。當她試穿比基尼出場時,滿臉通紅渾身不自在被旁人譏笑的瞬間,她豁出去了,與其在台上扭扭捏捏,還不如大方得體,先天不足用智慧來彌補,就這樣,佘詩曼一路懵懵懂懂拿下當年的港姐季軍,亦是當年全城最不可思議的熱門話題。
佘詩曼
然而,當夢想照進現實,在台上光輝的那一剎並不代表就擁有了一切。進入TVB之後,佘詩曼明白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要想在娛樂圈混得好,就必須得抓住機遇。就這樣機會來了,就是試鏡《雪山飛狐》的女一號「苗若蘭」,與她一起試鏡的,還有當年的港姐冠軍,但試鏡最後佘詩曼勝出。
1999年,佘詩曼也就這樣迎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雪山飛狐》,她在裡面飾演女主苗若蘭並不火,在接連的幾年裡,佘詩曼一直在TVB劇里打醬油。但也就是這角色,讓佘詩曼遭遇了「不會演戲」的質疑聲。
佘詩曼
的確如此,佘詩曼在人生中第一次為TVB試鏡的時候,就決定要在香港的娛樂圈出人頭地,所以,即使是被小助理罵哭,被副導演當眾指鼻子,她都能忍。當年拍《帝女花》的時候,下巴受傷,但為了不影響劇組的進度,佘詩曼忍痛帶病上陣,下巴留下一道永遠的疤痕,要靠化妝來遮掩。即使是這樣的身心折磨,她也從未向世人表露一絲不滿的情緒。戲內的她逐漸散發傲人的光芒,戲外的她,站在鏡頭前,就是人淡如菊。
佘詩曼
正所謂「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在TVB打醬油演過無數戲的她為她日後的飛躍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佘詩曼她把別人提供機會視為幸運,但把握好這份「幸運」就得靠後天努力。憑藉這股強勁,2000年,連續四部大戲《雪山飛狐》、《刑事偵緝檔案IV》、《碧血劍》、《倚天屠龍記》,佘詩曼都擔正女一號。她的走紅,非偶像式典型,而是「女鐵人」修煉而成。
佘詩曼
但是真正讓佘詩曼達到事業頂峰的,還是那部堪稱「後無來者」的《金枝欲孽》。飾演董佳-爾淳的佘詩曼,在整個皇宮之中是最不露聲色的一個,這也是因為她隱含沉默的個性。隱含是爾淳性格中最大的特點,善良而不外露,沉著而不狠毒。因為人物性格比較內斂、隱藏,但又要演得不讓人覺得悶,詮釋這樣的性格特點讓佘詩曼做出了一次巨大的挑戰。在這部戲裡,佘詩曼「亦正亦邪」的角色,被她拿捏到位,大量的心理戲彰顯出她磨練多年的演技。雖然,最後評選視後輸給了黎姿,但是她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從此她的模樣也刻在觀眾的腦海里。
佘詩曼
很多人都認為佘詩曼在TVB的「一姐」之路跟《金枝欲孽》里的爾淳很像:她不是最出彩,但她要逼如妃下台,還要防止玉瑩的東山再起與安茜的後來居上。對於這種說法,佘詩曼一向來都是持否認態度,她在06年拿雙料「視後」時,眼睛哭到紅腫,後台採訪時一度被經紀人打斷補妝。佘詩曼說,如果她要憑藉「金枝欲孽」之術拿獎,她就不用坐「冷板凳」9年。記者在採訪TVB的工作人員時,他們送佘詩曼一個外號,女鐵人,一個可以為戲不眠不休的「女鐵人」。這一點,佘詩曼自己也笑言,拍戲這麼多年,每日腦海里都是劇本,而且從未在片場睡過覺。看來金子如果不添加點努力是不會自己平白無故地發光。
佘詩曼
《公主嫁到》開拍時,是2009年年底無線台慶「視後」之爭最厲害的時候,那可謂是滿城風雨。佘詩曼作為「視後」的最有競爭力人選,她從不隱藏想拿「視後」的心情,但更多的時候,她沒有時間去戀戰,因為她要為下一年的計劃趕路。開拍《宮心計》的時候,她和鄭嘉穎的戲內戲外情從熱拍一直傳到「視後」塵埃落定才算告一段落,這一次,《公主嫁到》的戲外情風平浪靜了,但「公主」的氣場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萬眾矚目,這是佘詩曼想要的。因為她曾說過,終於有一天,她不用借別人的名字為自己宣傳。《公主嫁到》,佘詩曼做到了。
佘詩曼
《公主嫁到》中,那些華麗的古裝,美艷絕倫的頭飾依舊在。但趾高氣昂的「公主」,不用像《金枝欲孽》里的董佳爾淳和《宮心計》里的劉三好一般,要在後宮拼得你死我活才有容身之地。《公主嫁到》的故事,即使也會經歷從天堂到地獄,但也是從頭笑到尾,這是佘詩曼多年前希望達到的境界:戲好不一定要有鬥爭,女人不一定要拼到筋疲力盡才懂悟出生命無常的道理。《公主嫁到》,這個「公主」一償佘詩曼多年的心愿。
佘詩曼
回憶進入娛樂圈以來,佘詩曼坦言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背劇本。從她拍第一部戲開始到《公主嫁到》,若不用啃劇本,反而會不習慣,會失眠。從《雪山飛狐》的飽受質疑到《鳳凰四重奏》的受肯定,佘詩曼的走紅之路是非偶像式「一夜爆紅」的模式——從來她都是「黑馬」,靠著每一部戲的積累,佘詩曼在2006年終於憑藉《鳳凰四重奏》拿到當年無線台慶的雙料「視後」。但她這匹「黑馬」已經不是當年主持人念出季軍名字時讓人驚訝了,只有艷羨與讚美。
在演藝圈,佘詩曼佳作不斷,無疑是非常高產的演員,她承認有點工作狂。「很多時間是想休息的,也不想接那麼多的戲。但是,看完劇本又覺得角色好玩,既不想放棄又不捨得送給別人,每一次都是這樣就一部接一部地拍。」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佘詩曼也希望自己能夠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時間。
佘詩曼
之前佘詩曼在電視劇版和電影版《使徒行者》都扮演丁小嘉這個角色,也為她贏得了一個「釘姐」的響亮稱號。談到影版以及劇版「釘姐」人物形象的不同,佘詩曼直言,「是沒有改變的,因為不可以改變,因為他們喜歡的就是釘姐這個角色。」而為了讓電影看上去更有趣,佘詩曼透露加了很多的動作戲。「這次加了很多的動作場面,比如槍戰、飛車等。」
佘詩曼
打戲多了,危險自然也增加了,佘詩曼透露有一場飛車戲致她頸椎受傷,並引發舊患。因為傷痛她手部會出現麻痹的感覺,醫生讓她最好休息半年,但是為了不影響拍攝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出道多年,佘詩曼坦言自己大大小小受過很多次傷,「好多戲都有受傷,有很多舊患。」而在拍攝《倚天屠龍記》受的傷更是到現在都沒有恢復。「我吊著威亞,旁邊又飛下來一條威亞,我頸椎腰椎都歪了,到現在都還沒好。」為了事業和不辜負大家的期待,她也是蠻拼的。
她的成功,她自己一路打拚的勇氣與感動。其實最離不開她母親,她母親的堅強感染了佘詩曼。也讓她在事業成長的過程中,即使再困難也堅持了下來。
佘詩曼
在《說出我世界》節目中,佘詩曼首度告訴了大家自己鮮為人知的故事。佘詩曼小時候家境不錯,但不幸的是父親在她五歲時發生車禍去世,失去了頂樑柱的家庭頓時變得拮据,她和弟弟都是由母親獨自撫養,生活一度十分困難。從此她和母親互相激勵著長大。1997年,22歲的佘詩曼以香港小姐季軍身份出道。「我很努力工作,拍了很多影視作品,我成功了,得獎了。」可是在2005年佘詩曼高高興興去北京參加一個頒獎典禮,在後台準備領獎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我媽媽在美國進行肺部手術,心跳、呼吸停了20秒,醫生甚至讓我做好媽媽永遠不會醒過來或者失憶的準備。」那一刻,心情很亂的佘詩曼很想馬上飛過去陪媽媽,她坦言當時很想哭,「但是我不停地告訴自己,忍住,不能哭,不可以把傷心的情緒帶給觀眾。那一刻我真的很討厭當明星,因為我永遠都要把自己真實的情緒藏在心裡。」
佘詩曼
在台上領獎時,佘詩曼經常說很多的感言。她說這並不是場面話,而是有感而發。她坦言:「也許你們會以為,那只是我隨便說一說,不,那是我真心的承諾,不僅是對媽媽的承諾,也是對所有觀眾的承諾。」在多年的拍攝過程中,佘詩曼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只要一想到自己對媽媽和粉絲的這份承諾,她都會告訴自己要繼續努力,做好一個演員應該做的是對他們的回報。
佘詩曼
出道多年,佘詩曼演繹過的優秀角色很多,她坦言現在對接戲充滿野心,希望可以把自己沒有挑戰過的角色都演繹一下。「如果拍一部新的電視劇,我希望是一個沒有演過的職業和性格。因為現在的觀眾很會看戲,他們希望有一些新鮮的東西出來。」
佘詩曼是TVB最後黃金年代留給大家的美好回憶之一。
佘詩曼
在TVB,佘詩曼是當仁不讓的一姐,但在內地,與內地的當紅小鮮肉、小鮮花比起來,人氣有時候難免打點折扣。對此佘詩曼完全不在意,「我覺得人氣只是你們說而已,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氣的,你們喜歡看我的表演我就開心啊。不可能永遠都是第一名,我覺得第一名不一定是最開心的那個人。」
佘詩曼
有人說,佘詩曼之所以大器晚成,是因為她的出道,正好趕上了TVB「亂世」的時候。出道時,正是無線老老花旦們鄧萃雯、戚美珍、汪明荃、米雪等人開始各有命途的時候,有的隱退,有的為情而傷。但各方面條件都不算特別出眾的的佘詩曼要面臨有個性的宣萱、美艷的黎姿等人的競爭,即使是進步神速,每一部戲都挑大樑,但怎奈散發出來的光芒不及他人。所以,香港同行對佘詩曼的今日成績用了一句話總結,熬得住,才會苦盡甘來。時移世易,佘詩曼每年都能成為無線台慶「視後」的熱門人選,外界質疑佘詩曼少不了要「宮心計」一番,但每當此,她都是露出乖巧的笑容,不做多解。行走人間,不畏他人言。
佘詩曼,從來她都是隱藏在娛樂圈裡最大的一匹「黑馬」。最後希望她在未來的演藝路上展翅高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