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就是哥哥離開的日子,已經14年了。
那些關於他的電影的畫面。那些他唱過的歌。那些人們對他的追憶和思念。似乎他離我們那麼遠又那麼近。
他的離開,是他瘋狂著魔。
他的離開,是他對每個角色的塑造,入戲了太深。
他是十二少,是寧采臣,是程蝶衣,是旭仔,是歐陽鋒,是阿占,是何保榮......十三年了,張國榮塑造了無數的銀幕經典形象,他從一個時代的傳奇,變成了一個傳說……
他演戲好、唱歌也好、對人也好、也努力。
上帝卻讓他患上抑鬱症。
伴隨著抑鬱,哥哥收穫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情誼,陪伴他的唐先生。從籍籍無名到絢麗綻放,再到煙花易逝的陪伴。
哥哥說「雪中送炭的人永遠比錦上添花的人要少得多,唐生就是在我在未成名前給他雪中送炭的那個人。要是換成現在,那只是錦上添花了,未必會有現在珍惜這份感情」
無論男女有這樣的情感都是好的。
然而,這段感情沒有那麼長久,因為哥哥離開了。
02
哥哥是這樣,現在最紅的網紅薛之謙也是這樣。
我之前沒有看過《吐槽大會》,因為薛之謙我看了一期,上面請來他的好朋友朱楨、李晨、沙溢來做客。
真的,如很多人所說,他用心的表演,用生命來娛樂大家,那麼賣力甚至有些浮誇。
以至於被沙溢調侃說,簡單點,你又不是一個演員。
他現在已經很紅了,微博的高人氣、一年接好多的綜藝節目,40個節目已經播出了30多個。
他每天都在馬不停蹄的趕著各種通告,以至於別人說你現在這麼忙,怎麼還有時間唱歌呢?你不是說你的夢想是好好唱歌嗎?
我不知道,這是調侃還是一種吐槽。
但是我真的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
這幾天,我在學生上課,一個學生要考試了,我跟她說要多複習,就這兩天的時間了,這是多麼好的機會啊,考上了或許開始新的生活。
可是她說,不可以啊。她是律師,她已經收了當事人的錢,她要替當事人開庭。
我突然覺得,這不是和薛之謙一樣嗎?
很多人擔心他,希望他別那麼拼,別那麼累。
但是他這樣回應:
他說,他看到了很多微博裡面讓他注意身體,推掉通告的留言。但是他沒有辦法做到,原因是團隊應他的要求,敲了很多通告,既然敲都敲了,就得幹完。因為藝人的通告都是提前半年或者三個月前都敲定下來的,就好比現在我已經把7月份演唱會的場地錢都付掉了一樣,如果休息一天,就一定會給一個主辦方帶來不小的損失,或者無法收拾的局面,大型節目就還要牽連其他藝人時間和整個攝製團隊。所以,這是一路堅持下來的原因,也是他的專業,所以,你們別為我擔心,我也不值得同情,路都是自己調的,死在自己手裡總比死在,公司手裡要舒服多。
的確,他有一個藝人的職業道德,他也是一個好的商人那般誠信,答應了別人的事情或者合作要做到。
但是有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太在意了別人忽略了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那麼辛苦著自己,卻便宜了別人。
薛之謙,帶著病也要發段子。
以至於在一期節目裡面,心理醫生說最擔心的是薛之謙,他是「一個孤獨的奮鬥者」,他愛音樂、他被雪藏、他工作狂,他離了婚,他的奶奶離開,但凡是一個普通人,面對著這些經歷也是扛不住的,他卻要扛著。
所以,真的擔心。
擔心他。
他自己也說患有抑鬱症,那種叫做微笑抑鬱的病症。
這就是我在紀念哥哥的時候為什麼提到薛之謙。
03
哥哥是和薛之謙,這兩個我喜歡的藝人,都患了抑鬱症。
難道這世間就無法容下一個努力完美的人。
我們看事情,聽故事,總是在講遺憾。
或許我們也可以想想這背後的啟發。
茨威格《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借書中人物之口說:「我個人最感興味的是了解別人,而不是審判別人。」
這世上從來沒有一個人的人生路是完全相同的——不是人人都能銜玉出生,也不是人人能出生優渥家庭。
每個人都有煩惱,明星也是,明星也是人。
前幾天周沖在寫薛之謙的時候寫到:
「明星也是人,也有困惑、苦惱、無奈、悲傷,但為了保護自己免於攻擊,負性情緒不願向人提及,只將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往內心深處不斷積蓄。」
於是,積鬱成疾。
臟腑內部,五苦俱全。
人成了一個容器,裡面盛滿了黑色的辛酸。
04
健康重要。
明星亦如此,我們也是。
在你努力在你拼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自己的健康。
否則,真的是辛苦了自己,便宜了別人。
因為你沒有了健康,名利都沒有什麼用。
人活著嘛,真的是要開心!
所以真心的提醒每一個人,健康不容忽視,身體也好,心理也罷,都應重視。
我常說,遇見更好的自己,那個自己是健康的,身心都健康的,而不是生病的、疲憊的、抑鬱的、黑暗的。
試著發泄、試著放鬆、試著給自己做減法,如果出了問題,不要諱疾忌醫,不要掩耳盜鈴,請直面我們的傷疤,一步步地,進行療愈和自我療愈。
要健康,在這個世界,需要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46400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