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專欄 水煮娛 蓋蓋
今天的主題是:我從最近的娛樂新聞里看到了社會的進步。
這句話乍看起來似乎有點「大」,別急,且聽我一條一條分析。
第一條新聞來自周冬雨和竇靖童。
日前有網友爆料周冬雨和竇靖童現身某夜店,一時間又成了焦點話題。
自竇靖童給《七月與安生》製作音樂以來,她和周冬雨就成了好朋友,經常被拍到一起。
共同出席金馬獎,周冬雨甜美,竇靖童帥氣。
前段時間兩個人還一起去泰國度假,關係已相當親密。
而這次現身夜店,媒體們用了比較曖昧的標題——「穿情侶裝黑白配」,引起了網友們的不滿。
網友們的點在於,為什麼一個穿黑一個穿白就是情侶裝,閨蜜就不能黑白配了嗎?
從糊到不行的圖片上來看,確實只有顏色的差異,硬說是「情侶裝」有點牽強、
竇靖童作為兩位巨星的女兒,從來都是自帶光環和話題的。
早年間她還是長發的模樣,參加活動時也是正宗的「名媛范」,跟現在判若兩人。
那時她受到的關注不太大,無非就是「星二代」光環而已,很少有人去關注[竇靖童]本身。
她自己也曾迷茫過,不知道自己是誰。
但很快她就剪掉了長發,並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她14歲時組建了樂隊,出單曲發唱片,參加音樂節,甚至還開了一場自己的演唱會。
竇靖童做音樂,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兩位著名巨星的女兒,也不是炫耀自己與生俱來的音樂基因,她說:「我做音樂沒有任何目的性,是因為我特別喜歡音樂,而且這很好玩。」
事實證明,她確實也做得很好。
竇靖童的歌全英文創作,融入了很多不同元素,是百分之百的「竇靖童風格」。很多人不知道她是王菲的女兒,也一樣會為她著迷。
由於裝扮太過個性和「假小子風」,有不少人定性思維地認為竇靖童喜歡同性。
當然了,性取向是一種自主選擇,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就像劉嘉玲說的那樣——都好!
但竇靖童那邊是否認過同性傳聞的。
實際上竇靖童的打扮應該和她做音樂的態度一樣,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覺得自己喜歡。
她曾說過自己最喜歡隨性自然,簡單的白T恤牛仔褲加上不需要刻意打理的頭髮,應該就是最舒服的裝扮了。
她還曾染過一頭紅髮,真真像極了年輕時的王菲。
竇靖童表面冷峻霸氣,那是她在舞台上張揚的釋放;私底下的竇靖童笑起來溫柔可愛,親切自然,沒有一點架子。
她在李亞鵬的咖啡店打工,騎自行車上班
會跟經紀人陳家瑛撒嬌
當然也會對媽媽王菲撒嬌。
陳可辛評價竇靖童「有態度,但沒有刺」。
她跟同母異父的妹妹李嫣關係相當親密,跟李亞鵬、謝霆鋒的關係一樣很好。
王菲給竇靖童寫過一首歌叫《童》,裡面有一句歌詞是「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大概是王菲對女兒的期許。
竇靖童看似叛逆的外表是那「不太乖」的部分,但這驅殼之下的靈魂不僅不壞,還很乖。
幾乎沒有人會不喜歡竇靖童——她可以隨性灑脫地做自己,清楚地知道想做什麼;她渾身閃著光,不僅來自父母,更來自她本身。
不少人評價竇靖童「攻氣十足」,把她封為「國民老公」,艷羨她,想成為她,想嫁給她……
雖然不喜歡媒體看圖說話硬把竇靖童和周冬雨湊一對(她們是閨蜜的可能性更大),但從大家對竇靖童的態度也能看出,公眾對[性取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這便是進步。
--------------
第二條新聞是關於「剩女」的,最近台媒評選出了台灣娛樂圈新四大「黃金剩女」,分別是陳喬恩、蔡依林、蔡健雅、王心凌。
底下的評論是女性們清一色地對台媒的這種做法不滿:結不結婚是個人的自由,為什麼不可以一個人,為什麼要用帶著惡意的字眼去評判別人的人生?
[剩女]這個詞確實不是什麼褒義詞,字面意思是「被剩下的女人」,而在百科裡搜索到的解釋,每一句話都是對女性的不尊重。
「剩女」在日本是「被男人扔掉的女人」,而中國大眾則認為「剩女」們不結婚是因為「眼光過高,導致長時間感情生活不協調」。
用「結沒結婚」來衡量一個人的人生是不是成功的,這本來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台媒選出的所謂四大「黃金剩女」,明明每一個人都活得充實而有趣。
蔡依林是華語流行天后,在舞台上是妥妥的女王,身價早就好幾億;
在做音樂之外她還培養了做翻糖蛋糕的愛好,技術好到可以在國際上拿獎。
陳喬恩是偶像劇女王,福布斯名人榜常年有她的身影。
她活得灑脫,希望大家不要帶著「一副評價的眼鏡去看待一個堅強獨立、資格自足、快樂的單身女人」。
王心凌是「甜心教主」出身,事業風生水起。
她對待感情的態度也很妙,「不在於你有沒有情人,重要的是你是有情人」。
而蔡健雅既是原創歌手又是製作人,怎麼看都應該是「女強人」才對。
她們四個的共同點,絕對不是「年紀大了被剩下」,而應該是獨立自由、能掌控自己人生的新時代女性。
這些年女性的社會地位是有顯著提高的。
前幾年「剩女」普遍得不能再普遍,但現在公眾會覺得這個詞對女性有惡意了。
這就是進步。
2011年的台灣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里,女主角程又青事業有成、生活精緻,她的觀念是女人當自強,喜歡包包自己買,不依靠男人、
也會呼籲大家多關注自己的人生,不要總是羨慕別人
這明明已經是非常獨立自強的女性了啊,但她仍然會有很多很多來自公眾的惡意。
到了30歲就是殘花敗柳
不停地有人催婚
她自己也會陷入「沒人愛」的恐慌之中
覺得一個人過節會很空虛,約不到伴就不敢去吃火鍋。
所以程又青渴望愛情,到底是真的愛,還是害怕孤單和公眾的壓力?
說到底還是對自己不夠自信,認為自身價值的體現是要靠別人的認可。
進步的是,2015年的電影《剩者為王》里,女主角盛如曦同樣是職場女精英,她堅信愛情至上,在遇到對的人之前,絕不將就。
她渴望愛情,但不會因為「害怕嫁不出去」而妥協。
她的爸爸也是個非常開明的家長,認為「不應該為父母結婚、不應該為別人的流言蜚語而結婚」,如果結婚只能因為愛情。
所以遇到了對的人就結婚,沒遇到就繼續等,這跟年齡有什麼關係呢?
哪怕一輩子不結婚也是可以的呀。
徐靜蕾今年43歲,她和黃立行談了很多年的戀愛一直沒結婚,前兩年她還去冰凍了自己卵子。
這些事在世俗的眼光里是不是算大逆不道?
但徐靜蕾的觀點是:「你管我叫什麼無所謂,你愛叫什麼叫什麼,因為我也不能改變你對我的看法,但這些詞它根本不會出現在我生活中的。」
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
她不反對婚姻,更尊重的是個人選擇。
別人結婚她一樣會由衷祝福,但她說:「我祝福你是因為覺得你幸福,不是因為你結婚。」
大家愛幹嘛就幹嘛,為什麼要用一樣的標準去評判別人?
簡直想起立為老徐鼓掌!
現在普遍的大眾對年齡非常敏感且在意,因此才不斷地有「剩女」這樣的標籤出現。
但「年輕和美」是女人最大的優點嗎?年齡大了的女人就不優秀了嗎?老太太就沒有仰慕者了嗎?
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精彩,結婚也絕不是幸福的唯一標準。
---------
社會是進步的,我們的觀念也是在不斷更新的。
同性戀也好,異性戀也罷;結婚也好,單身也罷;這都是我們自己做出的選擇。
願每一個人都能活出自我。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