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沒跟曹格打那一架,今日的側田,會不會追上陳奕迅?

對於很多粵語地區的歌迷來說,昨晚《歌手2017》的最大驚喜,應該就是重新聽到側田唱LIVE版的《命硬》了。

《命硬》這首歌是側田作曲、黃偉文作詞,當年很多人是從這首歌開始粉上側田的。

而不了解粵語歌壇的人可能不知道,這首歌描寫的不為世俗所容的愛情,數年來已經成為了少數派群體的戰歌——

歌詞唱道:「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團圓或者晚了廿個十年,仍然未捨棄。」

不過,當年的《命硬》,側田唱的是自己與女友的愛情,而昨晚的《命硬》,側田唱的是自己當下的人生。

他在微博里這樣說:「別人是用微博來記錄心情,而我是用音樂來記錄」。

經歷過常人未能及的迅速成名,又經歷過不能想像的身陷泥沼,在《歌手2017》舞台上,再度唱起《命硬》這首歌,每個人都能聽出他要表達的態度。

昨晚他挑戰成功,他說:我只準備了一首歌(《命硬》),因為我沒想到自己能挑戰成功。

不過,側田沒能多留幾期,微博博主@燈燈HOHO 爆料,側田在下一期就被淘汰了。

兩期節目算上返場,側田在《歌手2017》這個舞台上,雖只能唱僅僅三首歌,但是對真喜歡過側田、對他懷抱希望的歌迷來說,也足矣了。

雖然側田昨晚唱的《命硬》的演繹方式和編曲形式,讓不少老歌迷感到了不適,而相反也有不少歌迷能get到側田的用心,從中聽出側田今昔的不同心境。

表達「不喜歡」的歌迷說:「當年側田火的時候根本不會喜歡這樣浮誇的表演,這樣的編曲他當年是不屑的。」

「或許他太在意這個舞台了,和當初滿文軍的心情應該是一樣的」。

相反,表達「喜歡」的歌迷說:「我個人認為這更像是在表達一種背水一戰的決心。」

「十年前的命硬是說情,十年後的命硬從表演中真的看得出側田經歷後的灑脫,表演不是用力過度,而且恰到好處,因為他又能回來了!」

側田在香港樂壇的迅速成名,又令人匪夷所思地迅速FLOP,這個過程不可謂不戲劇化。而側田個人在音樂這條路上的跌宕起伏,聯繫到整個樂壇的大背景,不可謂不令人唏噓。

側田1976年7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出身音樂世家,他是個唱作型音樂人,6歲便自己嘗試彈琴及作曲,10歲學吉他,童年一直都是合唱團成員。

彼時的香港樂壇人才凋零,張學友退隱,陳奕迅當紅,後繼乏人,於是無論聲線還是才華都突出的雅虎程式設計師側田被雷頌德相中,他也放棄了美國的工作回到香港。

(和雷頌德)

全能型音樂人側田,最開始給古巨基寫歌,直到2005年在黃柏高賞識下簽約金牌大風。

(和黃柏高)

2005年11月28日,29歲的側田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Justin》,其實側田這個名字就是Justin的粵語英譯。

這張專輯由側田個人包辦超過一半歌曲的創作,《命硬》、《好人》、《Erica》等歌曲就在其中。該專輯首天銷量便達15,000張,年底側田就獲得香港四大傳媒音樂頒獎禮中所有新人男歌手的獎項。

香港樂壇不缺流水線歌手,急需的是有靈魂的聲音,所以側田的躥紅在意料之中。

2006年3月,第一張專輯才發行了4個月,側田就登上了香港紅館舉行個唱。

他的第二張專輯《No Protection》於2006年3月推出,為他獲得200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傑出表現金獎,並且奪得當年的「叱吒樂壇男歌手」銅獎及「新城勁爆男歌手」三甲之一。

從新人到跟一線男歌手,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當年跟陳奕迅並肩站在男歌手三甲領獎台)

側田的第三張專輯《JTV》於2007年推出,並憑《男人KTV》在2007年度香港的四大音樂頒獎典禮中,獲得所有「十大歌曲獎」的單項獎。

出道的三張專輯,都獲得了金唱片獎,第三張專輯《JTV》更是在2007年IFPI香港唱片業銷量大獎頒獎典禮中獲「十大銷量本地歌手獎」。

2005年出道,2009年就到達巔峰,側田不僅在樂壇順風順水,還往電影方面發展,參演了《天生一對》、《戀愛初歌》和《保持愛你》等。

側田的巔峰期來得很快,但也因一件「弦外之音」戛然而止——

2009年跟曹格的酒後鬥毆事件。

側田跟曹格一直都好兄弟相稱,被記者拍到醉后街頭互毆,在當年也是一件大新聞。

新聞一出,輿論譁然,作為公眾人物、一線歌手的側田,被不少人指為「壞榜樣」。雖然新聞拍到的是側田挨打比較多,曹格踹了側田不止,還拿了路障來打側田。

的士車裡那個是側田,白衣是曹格

曹格手裡拿著路障,穿格子衫的是側田,中間是他們的朋友在勸架

其實並非公眾反應過度,因為那段時間,香港樂壇真的不怎麼太平,女歌手衛詩在日本藏毒被捕,公眾對歌手的行為舉止正處于敏感期,牴觸情緒一觸即發。

加上之前側田也因為醉酒,涉入了一起被的士司機告襲擊的事件。據說當時是側田帶的女性朋友因為醉酒「胸襲」了的士司機,並非側田動手,不過誰讓他是公眾人物,朋友行為不檢等於他行為不檢,這起事件也終於要跟側田扯上關係。

鬥毆事件被曝光之後,香港警方介入開展調查:

在打官司的過程中,側田因為上庭不能戴帽子,索性剃掉光頭。

對的,他帽不離頭的這個習慣,其實就是為了遮「M"字頭髮,荷爾蒙旺盛,頭髮稀少。

而此舉,也引來香港網友的負面評價,這一時期側面百口莫辯一沉百踩,形象一落千丈——

酒後鬥毆事件在側田的星途中是一個拐點,也正趕上金牌大風公司內部變故,沒有良好公關為他挽回頹勢。

兩年後,即2011年,側田在紅館演唱會結束後,含淚宣布退出香港樂壇,轉往北京發展。

演唱會上,一手發掘了側田的雷頌德說,「不知道側田得罪了誰。」

其實側田的北上,還有個原因,他當時交往了一位韓國籍的女友,這位女友在北京工作,側田算是為愛北漂。

不過,側田後來跟這位女友分手了。

其實促使側田離開香港的原因,除了個人因素,還有黃柏高的原因。

黃柏高在2011年1月離開了金牌大風,據說他曾經密謀帶著側田古巨基這些愛將一起離開金牌大風轉會而未成功,古巨基在2009年就約滿改簽了英皇,2011年黃柏高離開金牌大風後,2012年加盟太陽娛樂文化(去年那樁二女奪夫新聞的男主角周焯華旗下的公司)。

而這時候,也就是2012年初,側田以千萬薪酬加盟了寰亞娛樂。

2013年2月,發行了新唱片《硬仗》。

2013年5月,側田再踏紅館舞台,舉行「側田命硬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個人演唱會。

側田蟄伏的時間並不算久,從2011年退出香港,到2013年重新出片巡演,但屬於他的黃金時代,屬於他的氣運被硬生生打算了。

2000年之後,在香港流行樂壇越來越式微、越來越應者寥寥的大環境之下,側田這個名字,也漸漸成了「暴露年齡」的同義詞,當我們在KTV里經常見到側田的成名曲被點爆單,粵語歌也越來越跟「懷舊」划上等號。

去年,側田參加了《蒙面唱將》,以「小王子」為化名登場。

這麼多年,當年任性懟港媒、全憑一身才氣說話的「小王子」,嗓音沒變,技巧沒荒廢,但聲音里的性格已經變了。

他說自己:「沉穩了」,「也改變了很多,是往好的方面」。

令人唏噓的是,還有那麼多非粵語地區的觀眾,連側田的名字都未曾聽說過,儘管他早已發行了國語專輯,離開香港轉到大陸市場也好幾年了。

昨晚在《歌手2017》舞台上,主持人介紹側田是:「當年被視為張學友的接班人」——

其實對於這個title我是拒絕的,因為不論張學友也好、側田也好,還是當年也被稱為「張學友接班人」的陳奕迅,他們都是不可複製的獨特個體,不是誰的接班人。在我看來,「歌神」二字唯有張學友。

我認為能描述側田是個怎樣的歌手的,還是雷頌德的評價最貼切——

「在香港可以一個人撐得起一個演唱會的,除了張國榮,就只有側田。」

可惜,時光不能倒流,我們無法想像:假如2009年沒有跟曹格打一架,側田的今天會不會已經追上了陳奕迅成為香港代表性的一線歌手?

而今,我只希望重回大眾視野的側田,像過去的他那樣,讓我們一遍遍REPEAT他的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4238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