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育兒神器」,卻讓月子娃頭上睡出了個大包!

一、「睡頭型」引發的「婆媳大戰」

寶寶剛出生沒幾天,婆婆非要讓娃「睡頭型」(枕硬的床板睡),說把後腦勺睡平了好看。為了糾正婆婆的老思想,夢夢媽立馬買了傳說中的「育兒神器」——兒童枕。

幾番爭執後,終於讓寶貝擺脫了硬板枕頭,枕上了四周高、中間低的新枕頭,因為構造特殊,寶寶枕上新枕頭後睡覺特別乖巧,再也不會「大轉彎」了。夢媽真心覺得自己買到了「神器」!

二、「育兒神器」變身「坑娃神器」

可沒想到,還沒出月子,忽然發現寶寶後腦勺有個硬硬的大包!夢媽嚇得以為寶寶得了什麼腫瘤,趕緊帶著寶寶去醫院,結果卻被醫生說了一頓,責怪自己給孩子枕壞了枕頭!

醫生解釋,寶寶的頭骨通常到一周歲以後才會逐漸定型,而月子裡的寶寶頭骨較軟,還沒有定型,寶寶長期使用O型枕,又經常保持仰臥,加上家長不注意更換睡姿,導致寶寶頭骨凸起了,好在發現及時,可以通過睡姿矯正。

二、寶寶沒有「S脊椎」

夢夢媽不理解,大人不枕枕頭睡覺就會不舒服,甚至頸椎疼,寶寶不會不舒服嗎?

醫生解釋說,成人脊椎成雙S彎曲狀,在頸椎處形成前驅狀彎曲,使用枕頭機能讓頭部重力不牽拉頸椎,保持脊椎舒適,又不至於出現呼吸道壓迫,保持呼吸順暢。但脊椎的雙S彎曲並不是天生的,新生兒階段,寶寶脊椎尚未形成生理彎曲(如下圖),睡覺時,後腦勺和背在同一平面,不會出現類似成人的「脊椎牽引」和「呼吸道壓迫」。

另外,寶寶頭部較大,幾乎和肩膀同寬,即便側睡時,頭部與身體落差也不會太大,不至於導致頸椎受到較大牽引。因此,不用擔心側睡會讓寶寶不舒服。

四、「睡扁頭」,警惕睡成「扁頭綜合徵」

「看,還不如早聽我的,一直給寶寶枕硬板床,也不會這麼多問題!」婆婆不滿道。

實際上,和夢媽最初的想法一樣,「婆婆」這樣的想法,並不科學。刻意把「後腦勺睡平」不僅和「好看」無關,而且容易造成發育畸形,醫學上稱為「扁頭綜合徵(Flatheadsyndrome)」。「扁頭綜合徵」是指嬰兒頭骨後位或側位發生不同程度的扁平畸形,以及由此帶來的嬰兒機能損傷,嬰兒出生後的前3個月最容易形成「扁頭綜合徵 」。

扁頭,從外觀看,俗稱「沒有後腦勺」,輕度的扁頭綜合徵僅影響美觀,重度的則會導致頭顱變形,影響腦部及視神經等發育。

五、記好「3個時間」,解決寶寶「頭」等問題!

1.什麼時候調整寶寶頭型最好?

0-2個月的寶寶絕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此時嬰兒頭骨特別柔軟,發育非常快,因此要有好頭型,要從小「睡」好。當發現寶寶有「扁頭」或「大包頭」的傾向,最好在3個月內及時調整。不嚴重的情況下,4-6個月內還有機會自己糾偏,過了半歲之後再想調整寶寶的頭型,就比較困難了。

2.什麼時候給寶寶枕枕頭?

給孩子使用枕頭時間沒有具體標準,通常當寶寶開始抬頭後,頸椎會逐漸開始出現生理彎曲,為了保持寶寶呼吸順暢,可以開始使用1厘米左右的枕頭,或用毛巾對著做枕頭。等寶寶開始學會獨立坐,肩部發育,肩膀逐漸增寬,可使用3-4厘米左右的枕頭。

3.隔一段時間給寶寶更換一次睡姿

必須要強調,不能像上文中夢夢媽的做法,長時間讓新生寶寶保持統一姿勢睡覺!我們常說新生兒的頭骨像「豆腐渣」,長時間保持統一姿勢,與床接觸的頭骨會逐漸變形。

給寶寶更換睡姿的時間可以不固定,以寶寶睡眠習慣而定,在不打擾他睡眠的情況下,2-4小時均可,如果有溢奶情況,可以選擇側臥,避免異物嗆到寶寶造成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4229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