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梅艷芳發掘的樂隊,當年人氣不輸beyond,為何後來被雪藏!!
草蜢,香港樂隊組合,成立於1985年,由蔡一智、蔡一傑、蘇志威三人組成,因三人姓氏的部首都是「艹」(草字頭)而得名。
蔡一智(1965年1月3日生)和蔡一傑(1967年2月6日生)是親兄弟,蘇志威(1966年5月3日生)是兄弟倆從一歲開始就認識的朋友。
1985年,三人組成「草蜢仔」參加「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憑著《一起沖》晉身決賽,獲梅艷芳賞識,邀作其演出時的舞伴。草蜢開始跟隨梅艷芳發展歌唱事業,尊稱梅艷芳為師父,並於1986年正式簽約梅艷芳任經理人。
1985年梅艷芳的首次個人演唱會上,草蜢與梅艷芳在舞台上第一次同台表演,合唱日本歌《二十四小時之吻》。
1986年梅艷芳錄製專輯《梅艷芳》,草蜢第一次參與梅艷芳的唱片,碟內的歌曲全由草蜢和唱。
1987年首次拍電影《開心勿語》並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
1988年草蜢仔改名為「草蜢」,正式獨立發展,1988年8月推出首張粵語同名唱片《草蜢》,成為香港樂壇受歡迎的組合,翌年在多個音樂頒獎禮中獲得新人獎。
1990年到台灣發展事業,推出《歲月燃燒》、《Lonely》、《舊唱片》等歌曲。
2000年後三人各自發展,但並未解散,2005年三人加盟BMA公司,再戰香港樂壇[3-4] ,2010年草蜢舉辦成立25周年紀念演唱會。
2010年,草蜢成立25周年,草蜢舉辦紀念演唱會。
久違19年,草蜢終於重返台灣樂壇。出道31年,蔡一智、蔡一傑、蘇志威三人當年的《失戀陣線聯盟》、《寶貝對不起》、《半點心》每一首都是大街小巷,人人琅琅上口的熱門金曲,對很多人來說,草蜢是用勁歌熱舞寫下幾乎三個世代的集體青春回憶。而提到恩師梅艷芳,草蜢更是滿溢著不舍與難過,坦言:「這些年最感謝還是她,她是我們的轉折點,沒有他,草蜢就沒有今天,從認識梅艷芳到她離開已經13年了,一刻也沒忘記過她。」
草蜢組合在簽約滾石唱片的後期,由於音樂風格的分歧和包裝的定位,最後竟然到了無片可發的地步,逐漸在樂壇消聲匿跡。如今的草蜢回望當年的「滾石歲月」,組合核心成員蔡一傑直言簽約滾石簡直是浪費時間。
近幾年重生的草蜢組合,在香港大開雖頻繁但高質量的演唱會大受好評,同時回歸台灣市場也廣受歡迎,巡演,主持賺的盆滿缽滿,我也由衷的為這隊「老當益壯」的經典組合感到高興,亦為當年在滾石浪費的大好青春而感到深深惋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42226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