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了影帝都要擺地攤擺三年,徐若瑄們有今天一點都不冤!
近日徐若瑄通過律師樓發聲明,表示其沒有不利於大陸的言論,背後是因其在內地唯一的廣告代言遭廠商撤下,這個是動到她的利益了。
徐若瑄嫁富商後產子,日子倒也滋潤,卻不曾想,有錢老公也會有債務危機,巨債壓力下妻子想幫襯一下家庭搞復出,也是人之常情。
但,這個事,網友們可不答應,不,是連日本網友都不答應!
這個事情反過來,發生在台灣會怎麼樣,桃總倒是想起30多年前金牌影帝梁家輝的一些往事。
1983年,25歲的梁家輝很幸運地被大導演李翰祥相中,邀請他出演影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中的咸豐皇帝。因為在《垂簾聽政》一片中出色的演技,他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一入行便擁有影帝的頭銜,這讓梁家輝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戲劇化人生。誰會想到,一位影帝會淪落至乏人問津、接不到戲,甚而被迫擺地攤賣東西。
梁家輝就真的碰到了。原因非常簡單:榮登影帝之作《垂簾聽政》是在北京拍的。那時,幾乎沒有香港演員到內地拍片,梁家輝算是第一個。
當時香港電影發行的很大市場在台灣,幾乎所有香港電影的資金都來自台灣那邊。當時台灣當局有個規矩,凡是在內地拍過電影的演員,在台灣一律封殺。梁家輝年紀輕輕拿了影帝,一下子成了台灣當局的目標,台灣公司讓他寫悔過書,他就是不願意。於是在台灣,凡有他出演的影片,一律不准進院線。不能進台灣的電影院,就意味著失去一大塊票房收入,所以整個1985年,梁家輝沒得到一份片約。 結果失去了台灣市場,就等於沒戲拍了。香港電影公司也不敢找他拍片。
一出手就憑精湛演技征服金像獎的梁家輝就這樣「下崗」了。影帝因而窮困潦倒多年。還好梁家輝豁達,他說:「當時我就改行啊,我就擺地攤去啊。因為我念的是設計,我就做一些什麼首飾,去賣了,去當小販去呀。也沒有想要從新踏入這個圈子,所以徹底地就撤了。 」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自己的看法就是,第一我就是改行,第二就是說,現在看,那也算比較好的一個人生經歷。就知道原來在這個圈子裡頭,這樣是不行,就會給封殺的,封殺就等於你沒工作。」現在想起來,那段生活還是得到了許多人生經驗,接觸很多人,況且做小販很賺錢。」
這段往事後來被黃秋生拿影帝時反覆拿來打趣家輝哥,這就是所謂金像獎史上「一得影帝衰三年」的由來!
你以為當時就家輝哥一個人有這種遭遇? 不,你錯了!
汪明荃大姐,也就是羅家英的夫人,當時因為選上全國演藝界代表,所有電視劇都被封殺。整整10年時間,都沒有拍過戲。等到「解凍」的時候,她已經只能演人家的媽媽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拍完了《四大名捕》之後,梁小龍被邀請來內地做一次文化交流。回到香港後,他曾對台灣媒體說: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自己的祖國,觀眾對我熱情友好有如親人,使我深受感動,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默默地祝福祖國經濟的騰飛……」。
但是梁小龍做夢也沒想到,台灣有人馬上找到他,要他寫悔過書,並且公開發表不利於祖國統一的言論。梁小龍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可是從此以後他拍的電影就再也不能進入台灣了。沒人再敢找他拍片,梁小龍也被迫息影,轉而做一些飲食、汽車零件等方面的生意。
如今新時代變了,新的市場在內地,港台不可能有戲拍有錢賺了,但是某些藝人總是覺得自己是港台來的,所以格調上就是這樣端著。
國家面前無偶像,做了就是做了,錯了就是錯了,擔當還是要有的!
你看看汪明荃、梁小龍、家輝哥這些老藝人的年輕時候的氣節,我就是中國人!寫悔過書,沒門,我去擺地攤我都不會鳥你。
那個曾經不知道抗戰要打八年的楊丞琳,自從聲淚俱下道歉完事後,不是也可以自由走動賺錢,沒有人再為難她了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