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霆鋒知道王菲沒有名分的丈夫嗎?原來還有這等公開的秘密!

白家女兒| 2016-12-13| 檢舉

最近王菲的演唱會門票可是天價啊!山頂票都要1800張毛爺爺啊,內場票都可以買一台蘋果7了!

可是天后還是天后,這樣的票價還是幾十秒之內售罄了。。。。

買到票的網友還在微博上曬出了7800票價的伴手禮,手包+香水+定製項鍊,喲呵~還賺到了!

王菲真的是天后級別的人物,連跟謝霆鋒牽手在小區溜個彎都能上熱點。

不過小編看到的不是恩愛,只是注意到了峰哥好像沒有王菲高。。。。

今天小編想和你們聊得不是謝霆鋒和王菲的八卦,而是王菲和另外一個男人的八卦,快搬來小板凳!

這個男人叫林夕,想必喜歡聽陳奕迅、王菲、林宥嘉歌的人應該都知道他。

林夕,原名梁偉文,香港著名詞作家,專欄作家。

他為張國榮、梅艷芳、王菲、張學友、陳奕迅、張惠妹、張靚穎、周筆暢等兩岸三地歌手的超過四千首音樂作品填詞。

代表作包括《怪你過分美麗》、《我》、《千千闕歌》、《紅豆》、《至少還有你》、《十年》、《雪狼湖》、《北京歡迎你》等。

林夕的原名叫梁偉文,林夕是個筆名,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網上留言最多的是簡體的「夢」自拆分而得

但後來林夕自己證實自己的筆名並不是來源夢字。

而是因為他很喜歡林振強,所以選擇了『林』字,後來的確是看了簡體版的《紅樓夢》,見到林下面有個夕陽很漂亮,於是覺得不如就叫『林夕』。

簡言之,林是源自「林振強」,「夕」才是源自「夢」。可見林夕對於林振強的欣賞非同一般。

林振強

但林振強並非林夕走向詞壇的領路人,讓他走上填詞道路的,是黃霑和盧國沾等更早的填詞人,原因是他們包辦了早期香港大部分電視劇的主題曲歌詞。

林夕在接受採訪時闡釋自己如何走上填詞的道路時,將填詞比作「遊戲」:「我特別佩服他們能把一個特別複雜的電視劇(很多改編自金庸小說)濃縮在三言兩語之中,那麼精準地表達出來。從此,我就愛上這個遊戲了。 」

上個星期三,林夕度過了他55歲的生日,也意味著作為一個音樂填詞人,他在過去31年職業生涯里親歷了一個港樂的黃金年代。

而他和王菲的搭檔,或許就是這其中的一個縮影。

林夕和王菲

1989年,還沒有成「夕爺」的林夕,和還不是天后的王菲第一次合作,那時候王菲還叫王靖雯。

移民香港後,跟隨戴思聰學習了2年聲樂的王菲,順利簽約新藝寶,並用「王靖雯」的名字發布了同名專輯。

用「王靖雯」是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香港」,但後來王菲又義無反顧的改回了「王菲」。

《王靖雯》這張專輯一共收錄了10首歌,其中來自詞作林夕的是《無奈那天》。

林夕後來透露,第一次給王菲寫詞的時候林夕心理是有疑問的:「聽說這個女生是從北京來的,唱粵語歌行不行啊?」

王菲的聲線給林夕的答覆是肯定的,以至於在之後王菲的大部分專輯中,都可以看到林夕操刀的作品。包括《紅豆》,《開到荼蘼》,《人間》,《給自己的情書》,《約定》等經典。

長時間的合作,彼此的認知不斷深入,自然加深了二人的默契,音樂也就融入了彼此生活中:

比如林夕的詞意境唯美,但不免有些生澀的部分。林夕說,有些歌詞就連唱了歌的王菲也沒弄懂,但她的好處是從來不亂問,所以彼此才能合作十多年。

比如林夕和王菲都對佛教有所執念,王菲皈依佛門不用說,林夕也經常在歌詞和散文里化用佛教用語。所以就有了《彼岸花》、《阿修羅》、《情誡》、《色誡》等。

林夕曾說:「我發現她信佛以後,我就更放心把多一些那些想法,放在她的歌詞裡面。」

比如1997年,王菲生下竇靖童之後,《人間》這首歌詞是林夕為童童所寫。

再比如到了1998年,王菲與竇唯的感情破裂,恰巧林夕也處於失戀期間,他就寫了《暗涌》、《百年孤寂》等作品,以此鼓勵王菲、也鼓勵自己感情要「拿得起放得下」。

生下竇靖童之後,王菲從新藝寶轉到百代唱片公司,林夕也大量的進行一曲兩詞——國語和粵語歌相同的曲但是完全不同的歌詞意境。

王菲產後復出的第一張專輯《王菲(97)》,她加入百代有個條件就是不再發行粵語專輯。

林夕卻為王菲寫了很多「一曲雙詞」,如粵語《償還》國語《紅豆》,粵語《情誡》國語《色誡》,粵語《笑忘書》國語《給自己的情書》等。

2003年,王菲發行最後一張專輯《將愛》,據傳為林夕布置了一次「命題作文」,就是王菲定歌名,林夕來填詞,這首歌就是《花事了》作為對四年前《開到荼蘼》的一個延續。

《開到荼蘼》對林夕也意義非凡,曾經有採訪讓他在每個年代選一首對自己有影響的歌。他說,「七十年代是《家變》,八十年代是《忘記他是她》,九十年代……《開到荼蘼》,這是我自己的。」

不少港樂愛好者將這兩首歌視為二人之間感情的一種連結,《花事了》唱完後,王菲隨減少露面,經歷轉移到家庭,逐漸進入半隱退狀態。

林夕與王菲的成長軌跡幾乎是同時的,相逢於微時,彼此成就走向各自事業的高峰。

當然,也不是誰離不開誰,或許只是一種因緣,成就了更好的彼此。

正如林夕所說:「王菲的氣質,性格是我偏好的類型。王菲對我的信任,也是千金不變的。」

許久之後,王菲復出了,她與林夕的再度攜手。

《匆匆那年》里「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空靈的唱腔和縹緲的歌詞,不知道會不會喚起二人多年前合作的回憶。

2010年,王菲復出後在香港的演唱會,林夕不僅前來捧場,還去後台留下了這張探班的合影。

林夕談王菲,酸起來也是肉麻到不要不要的,比如:

「王菲不唱了,我如失半臂」

「王菲是國寶,不知道幾十年能不能出一個」

「「王菲是我的皮」

「王菲是我的大女兒」

「我和王菲是無名分的夫妻」

林夕說,他和王菲「誰成就了誰根本不重要,因為這就是一場因緣。」

其實他們與歌迷又何嘗不是如此,音樂沒有對錯之分,他們的歌會一首一首唱下去,林夕的詞會一句一句寫下去,我們也會一遍一遍聽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3713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