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歲的鄒市明昨天在拉斯韋加斯經過 12 局苦戰,擊敗泰國選手帕波姆(原名坤比七),博得 WBO(世界拳擊組織)蠅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

這一戰的成功,對於一名拳擊手來說,對於這名 35 歲的男人來說,可謂已經美滿。這是他的第一條職業拳王金腰帶!他也完成了亞運會、世錦賽、奧運會、職業拳壇的大滿貫!

鄒市明奪金腰帶拳台擁吻嬌妻,現場一度沸騰

賽後,鄒市明衝動不已,向授業恩師行下跪大禮。其中辛酸,也許只有這兩個男人才知道。

拳王帕奎奧也親自來到鄒市明的房間為其慶賀。值得一提的是,而此番他能親臨力挺,足以解釋鄒市明這場成功的影響力之偉大。

不少人知道鄒市明
是因為他上了綜藝節目
知道他是胖軒的爸爸
(點下圖看胖軒燃燒的小宇宙 ↓↓)

也知道他有一名性感的老婆
曾經是央視的一名主持人



但很多人卻不知道
從失敗到給自己放假
重新走上拳擊台
這一路是怎樣的演變
我們認識了綜藝咖鄒市明
去年 3 月 7 日那場與倫龍的苦戰失敗後,鄒市明 " 享受 " 了職業生活以來最悠久的假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端,人們認識了綜藝咖鄒市明。
《爸爸去哪兒》、《女婿上門了》兩檔電視真人秀讓鄒市明著名度暴漲,很多不關懷拳擊的觀眾,通過綜藝節目認識了鄒拳王。鄒市明是誰?" 小捲毛 " 軒軒的爸爸、" 皇太后 " 冉文麗的姑爺、大美女冉瑩穎的老公,隨意找個路人都能對此八卦一番——不得不承認,鄒市明的 " 偶像范兒 " 和 " 綜藝細胞 " 較田亮為首的體壇先輩有過之無不及。
但問題是,兩檔真人秀的錄製,《天天向上》、《快活大本營》等娛樂節目標拍攝,以及頻頻走紅毯、接廣告、出席時尚運動,消耗了鄒市明大批精神,被迫廢棄拳擊專項訓練,他已長達 8 個月沒摸拳套。有人責備鄒市明 " 曠廢 " 大好時間,練拳不夠刻苦不夠執著,恐難重返巔峰,距金腰帶妄想漸行漸遠。

35 歲綜藝咖還能揮拳嗎?
鄒市明在接收採訪時曾經這樣說," 說實話,我和老闆(經紀人李勝)坐下來四目相對時,也有一種生疏的感到,儘管我們時常堅持接洽,但這幾個月我真的和體育、和拳擊沒有什麼接洽。"
鄒市明一邊說著,一邊吃著桌上的小零食,還不忘給記者遞上一根," 好久沒和體育媒體打交道了,之前好長一段時光採訪我的都是娛樂媒體。"
鄒市明試圖儘快回到自己曾經無比熟習的氣氛中。" 我一直都在說,我始終是一個拳擊活動員,不管我站在哪裡,我想代表的都是中國拳擊,想做的事情都是流傳拳擊,我已經挺了 20 年了(練習拳擊的日子),為了一口吻也要再挺一下。"
鄒市明骨子裡透著渾厚和誠實,但在商業化的職業拳擊圈裡,他已經變得越來越會說話,但有一點鄒市明始終未變——他不愛玩虛的。
鄒市明說的 " 那一口吻 " 顯然是點數負於老對手倫龍,與世界拳王金腰帶擦肩而過。" 現在我回來,不是為了刷一刷存在感,奧運會、世錦賽 …… 如果再拿下金腰帶就美滿了。"

2015 年 3 月 7 日,鄒市明點數惜敗泰國拳王倫龍。圖片來自網絡
休假是為了陪家人和孩子
鄒市明始終懷揣金腰帶的妄想,但他確切 35 歲了,為了堅持狀況,即使在綜藝節目拍攝中,他也偷偷給自己加練。
" 那場(拳王爭霸戰)競賽很窩火,他一直在跑,當時我和經紀公司、推廣公司說,恨不得下周就站上拳台,但這樣的競賽須要前期的推廣和準備。"
和鄒市明的交談中依然能從他的話語中讀出不服氣,但沉著之餘他明確自己須要一個調劑期,也須要多陪陪家人和孩子。
" 記得當時我還帶著軒軒在馬爾地夫度假,湖南衛視找到了我,本身我肩部有傷須要休息,更主要的是,我想到那麼多年訓練、競賽我虧欠孩子太多,軒軒第一次抬頭、第一次睜眼、第一次學走路,我都不在身邊,有時候靜下來想想挺傷感的 ……"

鄒市明在《爸爸去哪兒》中與夏天打拳。
拍爸爸時沒放下訓練
在這段 " 放馬南山 " 的拍攝時光,鄒市明每周還要訓練 3 到 4 次,每天跑上個 5 到 8 公里,有機遇還會和恩師張傳良一起練習打手靶。
" 你們是不知道,我加入《爸爸去哪兒》,每天要比其他爸爸更早起,先去跑步晨練,完成籌劃之後再回來替軒軒洗漱,開端一天的拍攝。"
說到這裡,軒軒爸爸一臉的傲嬌,因為《爸爸去哪兒了》的熱播,鄒市明更紅了。" 原來只有愛好拳擊的觀眾知道我,現在很多愛好軒軒的人也開端關注我,關注中國拳擊。"
再戰拳擊台 終贏大滿貫
鄒市明回歸賽場的進程確切遇到了不少麻煩,高強度恢復訓練,身材吃不消,一度導致感冒發燒以藥為伴。35 歲的鄒拳王究竟不再年青,由 " 松 " 到 " 緊 " 須要一個適應期,長時光中止體系訓練,確定妨害了其拳法的精進和體能的儲備。
然而,鄒市明不懊悔給自己放八個月的長假,謝絕接收 " 不務正業 " 的批駁,他願望抽更多時光陪同家人,他願意進行各種跨界嘗試,他須要一段時光心理休整,他籌劃用另一種方法推廣拳擊。基於多重斟酌,鄒市明涉足娛樂圈鍍金,脫離體制之後,正在完成從 " 金牌機器 " 到 " 魅力拳王 " 的改變。

欲有所取,必有所舍。在這個大腕藝人遠比體壇名將搶鏡的時期,鄒市明通過玩轉娛樂圈吸粉聚斂人氣,藉此經營大眾,形象、弘揚拳擊競技,也算是另闢蹊徑的公關手腕。不管是阿里、泰森,還是梅威瑟、帕奎奧,拳王們都充斥個性,充斥稜角,面對沉迷娛樂圈的冷嘲熱諷,鄒市明完整可以霸氣回應:" 我不會依照你們請求的樣子當拳王,而是我想怎麼當就怎麼當!"
就像鄒市明所言:" 拳擊生活 20 年,前 17 年宿舍、食堂、訓練館三點一線,簡略、規律、枯燥;而轉入職業後的三年,每一天都無比充實、無比豐碩,認識了很多人,去了很多處所,積聚了很多閱歷,讓自己視野更加開朗通透。" 所謂工夫在詩外,誰又能說遠離擂台的 8 個月,潛移默化之間對鄒市明不是一種人生財富和境界晉升呢?
大多數國人並不懂得職業拳擊,乃至於天真的認為拳擊可以像 NBA 那樣 " 背靠背 " 持續較量。其實,鑒於拳擊活動的反抗性和慘烈性,高程度拳王一年只打一至兩場競賽的也大有人在。僅僅因為鄒市明做了 8 個月 " 娛樂達人 ",就預言他不堪再戰,未免過於果斷;而完整疏忽久長缺少訓練造成的負面影響,似乎也不夠客觀。

鄒市明到底還能不能打?
這個男人,
用毅力、用血性
用他的拳頭
告知了我們一個熱血沸騰的答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