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6日,年輕演員喬任梁去世,直接死因為抑鬱症導致自殺。消息一時間刷爆網絡,成為熱門新聞。一個多月過去了,當時的喧囂早已沉寂下來,看夠熱鬧的吃瓜群眾們也早已經散去。還在懷念這個年輕生命的,也只有其家人好友,以及他生前的歌迷影迷們了。
尚不滿29周歲的生命就此止歇,無疑是一樁悲劇。而深入反思,其實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說到底,就和上個世紀著名影星阮玲玉憤而離世,留下人言可畏的絕命詞一樣,得病的與其說是喬任梁,不如說是不被限制網絡暴力引發的輿論氛圍。
網絡暴力無形無影,軟刀子殺人不見血,卻可以徹底毀掉一個人。人言可畏,人言可懼,唯願逝者安息。
喬任梁:
狐狸小編對娛樂圈談不上關注,近年來也很少看電視劇,對喬任梁這位演員,僅有的三次印象:
第一次,是2013年的古裝劇《女相(陸貞傳奇)》,只看了幾十分鐘的預告集錦。雖然這戲和真實歷史完全不符合,但喬任梁飾演的北齊孝昭皇帝高演,劇情人設很好,善良、大度、無私得不似生於帝王家,加上他的扮相上佳,確實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感覺;
其後翻閱史書,看到那個和幾個兄長作風全然不同,算是在北齊皇帝中難得正常人的高演,有時也會不自禁就浮現起喬任梁的劇中扮相,因此也記住了這位年輕演員的名字,抱著最簡單的善意,希望他的演藝事業能夠一帆風順。
喬任梁飾演,北齊孝昭皇帝高演
第二次,是2015年8月的天津港爆炸事件,突然彈出了「喬任梁稱天津消防員「自取滅亡」被批智商感人 回罵網友是豬腦」,以及後續的「喬任梁為衝動行為道歉:會多讀書充實自己」等新聞,一開始是吃驚,之後也特別了解了一下大致情況。
原來是8月13日,喬任梁在微博為天津港犧牲消防隊員祈福時,用詞不當,原話:「不是飛蛾仍撲火、自取滅亡之為津、發達的網絡、萬能的微博、請人肉出那些英雄、記住他們的模樣、幫助他們的家屬、共度當下難關、因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因此遭到了網友的痛責:除了大批讓他去死的直接漫罵,如「你的用詞太傻了,刪了吧,腦袋空空的繡花枕頭」「還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難道你只會用頓號嗎?」「你的智商真感人,不會說話就別說話。」等等,已經算是語氣相對和緩的說法了。
畢竟是年輕人臉皮薄,喬任梁發了條微博回應「我查完字典才發、畢竟是件嚴肅的事、竟然有些敗類趁著國難別有用心、看了挺心寒、原以為只是一些烏合之眾的小打小鬧、沒想到……用之前袁老師這學到的一個詞送你們太合適了:寡廉鮮恥、查字典去……」而且標點使用不規範,所以更被網友們變本加厲罵慘了。
雖然喬任梁很快刪了前兩條微博,另外發了祈福微博,但不良影響已經造成,一時在網絡被千夫所指。
到了8月14日,喬任梁通過新浪網連線致歉:「非常感謝所有關心這件事的朋友的指教,今後一定會多讀書多充實自己,會在完成現階段工作後進行深造,也希望以實際行動來為天津爆炸事故盡力,向所有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致敬。」並通過所屬唱片公司,向犧牲消防員家屬捐款100萬元。
第三次就是今年9月16日了,突然聽說喬任梁去世了,死因是抑鬱症,年僅28歲的同齡人,吃驚之於也不免心中一沉,而網絡上又繼之前的「王寶強離婚案」掀起另一場狂歡,種種不實污名加諸於死者。畢竟這個自媒體大行的時代,點擊和閱讀就直接代表著金錢……
然後看熟悉他的粉絲髮言才得知,從天津港事件說錯話以後,他的微博就被人罵不絕口。比如他後來發一條「每天都像癌症病人一樣活著.....」的微博,感慨自己的抑鬱症,然後下面評論便是一群噴子叫他去死,然後詛咒他全家都得癌症等等。
所以喬任梁的微博後來關了評論,頭像換了道教辟邪標誌,每次發微博都小心翼翼,帶著感恩一詞縮寫。
雖然不能說他的抑鬱症一定是那次事引發,但如果對一個本身敏感脆弱的人,這樣被人人喊打喊殺,當做全民公敵的境遇,肯定會極大加深病症。
之後,喬任梁的的經紀公司發布了最新聲明,確認他的抑鬱症,確實是去年因外界攻擊壓力所患。
其實平心而論,微博事件從一開始,喬任梁錯的是措辭,並不是本心,他是被消防戰士無懼死亡,勇於犧牲的精神所感動,希望大家一起給予烈士的家屬以幫助,也是一個有良知公民看到類似新聞的基本反應。可就是因為幾個成語使用不當,就遭到了一場漫罵攻擊。
老祖宗教導我們:「志善而違於法者免,志惡而合於法者誅。」
更通俗的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優良傳統如是。
微博上最開始看到的幾位回應者,明明可以心平氣和指出他的用詞錯誤,讓他趕快修正就行,原本很細微的一件小事。
可惜他們卻猶如發現新大陸一般,看到一個略有名氣的演員、藝人,居然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便大肆進行辱罵和人身攻擊;所以才讓喬任梁一時氣不過,犯下第二個錯誤,一失足成千古恨。
想來他本心也只是回應那些辱罵他過分的人,但措辭給其他網友看來,就成了抵死不認錯,地圖炮和網友對噴,於是更加招致眾怒,哪怕他很快反應不妥,刪掉微博,依然成了這次國難事件的反面藝人典型,一瞬間這條新聞也被各大網媒傳遍。
即使在第二天,他低頭向所有人道歉,向烈士家屬捐款100萬元,不過想來在這些對他口誅筆討的「正義之士」看來,也只是罪有應得,應有的懲罰罷了。
剝離了商業包裝,其實演員藝人在螢幕下,原本也僅僅只是和我們一樣,凡夫俗子普通人,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會好心說錯話,有的智商情商平平,這本身就是極正常的。
對狐狸小編這樣並不追星、也不關註明星微博或八卦新聞的人而言,看的是他們的戲,認可的他們的角色,從來並不在意他們的真人如何。
所以對喬任梁當時的「錯誤」,我也會感到遺憾,覺得作為一個有幾十上百萬關注的公眾人物,確應該在演戲之餘,多充實自己,才不致在大眾面前犯錯,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現代社會分工如此細化,術業有專攻,又有什麼奇怪的?那些曾經因為喬任梁無心用錯成語,便高舉烈士和國難大旗,站在道德至高點上肆意羞辱他的人,實在不知道他們事後又捐贈了多少,為烈士家屬做了什麼呢。
在網際網路這些年,深刻感覺很多人上網,其實都是帶著現實中積鬱的巨大戾氣的。他們翻閱別人的發言和文章也罷,他人用心血製成的作品也好,從來都是以挑刺和顯擺自己為第一目的。
頗有些人完全不明白「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比如竟會僅僅因為反對某篇文章某觀點,就視作者本人如仇敵一般,進行純粹對人不對事的人身攻擊;甚至在一些人眼裡,可能比別人多懂得一點知識,居然也就擁有了可以肆意攻擊他人的資本。
而哪怕是無償分享他人的勞動成果時,同樣有許多人特別喜歡橫挑豎揀,冷嘲熱諷,定要將它貶低得一錢不值,字裡行間只為顯擺自己如何比作者更高明。
所以對2015年8月13日那天的喬任梁,後來再看過相關文字,狐狸小編竟會有一種感同身受、深為理解的心情。
不幸的是,喬任梁是個公眾人物,因此一時的措辭不當被網絡千百倍的放大了,「國難日無知」「不認錯」「沒文化」從此成了他的標籤。最終僅僅一年過去,便終於成了網絡暴力的犧牲品。
翻閱舊新聞,說當日同樣因為言語不當而被網友怒罵的還有女演員張馨予,事後同樣捐款100萬以謝罪。而據喬任梁去世當日新聞,另幾位女演員,如陳喬恩、趙麗穎等喬任梁的生前好友,又被網民集火圍攻了,只因為「沒有及時在微博上悼念喬任梁」這種理由。
喬任梁、陳喬恩合影
網絡暴力吞噬了年輕的喬任梁,竟又能一邊在他的遺體上歡樂狂舞,一邊再高舉著他的旗號再去毆打其他人,對此只好說,很好,這很強勢。
真切希望每個人在網絡都能少點不良情緒,抱著結友而不是發泄的目的,看到別人的疏漏能友善指出,而不是如獲至寶一般嘲笑攻擊,與人為善,同時也是與己為善。
我心坦蕩,便無陰霾,我心寬廣,天自高遠。
ps:真實歷史上,北齊孝昭皇帝高演,死於抑鬱症導致的外傷摔傷和心情絕望。去世時年僅二十七歲,正與今年二十八歲的喬任梁相仿。
喬任梁飾演的高演,眉宇間抑鬱難掩:
《女相(陸貞傳奇)》確實胡編歷史,可是如今再回顧喬任梁當時的扮相,愈發覺得演員和角色貼合無比。恐怕以後即使再拍關於北齊王朝的歷史正劇,也很難再尋到這樣眉宇間不掩抑鬱之氣的演員了。千載之下,殊途同歸,唏噓一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3271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