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TVB,內地發展,回流香港,這個公式顯然用不到馬浚偉的身上。
馬浚偉選擇提早離開自己奉獻了將近20年青春的TVB。
數年後,馬浚偉本可以去內地拍電視劇,但他卻大費周章排演舞台劇。
自己編導演於一身,甚至連贊助商和投資人,都親自出面去談。
「第一個拿著支票找我的朋友,說相信我,也擔心我開口要錢時,會覺得為難。」
「那一刻真的想哭出來,原來被信任的感覺,是多麼舒服又感動。」
「是想衝破些東西,電視劇中,我早被框住了,大家都覺得馬浚偉是古裝、正人君子、律師、好人角色的代表。」
「我悶之餘,也知道觀眾覺得悶,馬浚偉真的不只這些。」
框框以外的馬浚偉,曾是一名頂級銷售員,賣過教科書和化學原料,麵皮厚之餘,也擅長與人溝通。
投資者當中,有些是早已認識的朋友和叔伯。
他們連合約都沒簽,沒見到,就強迫馬浚偉收下支票。
框架以內的馬浚偉,1995年憑《一號皇庭IV》嶄露頭角。
之後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和《勇往直前》,讓他平步青雲成了收視福將。
可惜的是,他就是走不上視帝的寶座。
「不想拿獎就假了,我也想學習不在乎,有當然開心,但獎項真的很講求天時地利人和。」
曾經,他以為自己會因為《鐵血保鏢》四掌柜一角而更上一層樓。
「劇集真的很受歡迎,收視超級高,我出街也感受到觀眾的力量,所以那時以為自己會得獎,結果是得到我最喜愛的電視男角色。」
「演了多年為人醫病、伸張正義的好人之後,我真演不了。」
「有跟公司反映過,他們說我還有很多好人的角色沒嘗試過,為什麼要挑戰壞人?」
「但我真的做不了,要在框框里做好人,就連出外用餐感覺也要安靜地進行。」
馬浚偉在2011年,宣布和TVB提前解約。
有指是因為遭到打壓,以及覺得公司沒有為他爭取工作機會。
「理念上不一致,當時確實是有點不愉快,但是否非常不愉快呢?不是的。」
「我多待一年的話就是20年,可以拿金牌,其實一直都沒有打算離開。」
當時非走不可的理由是什麼呢?
「大家可能會覺得我和樂小姐(現任TVB助理總經理樂易玲)不合拍,但現在我們是好朋友。」
馬浚偉說現在和TVB的關係依舊良好,要回去拍劇的話,首要條件是讓自己有發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21625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