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新片《絕地逃亡》發布後效果不佳,一個最主流的說法是,成龍老了,打得不好看了、打不動。
這種說法對於成龍這樣著名的功夫巨星來說非常非常殘忍,畢竟他是我們從小看到大三十多年的成龍大哥,但從這部《絕地逃亡》來看,它的演員的動作設計及成龍的身手都距離他的巔峰很遠了。
成龍的巔峰時代,一定會和一個人有關係他就是---洪金寶,成龍這輩子唯一的大哥,永遠的大哥,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曾經成龍的巔峰時代。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香港,最能打、最不怕死的兩個功夫團隊,就是成龍的成家班和洪金寶的洪家班。
洪金寶小時候就被送進了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這裡還培養出了成龍、元彪(特技演員,「七小福」中年齡最小的)、元華(李小龍的特技替身,經常在銀幕上飾演反派角色)、元奎(獲獎導演,以擅長與女性打交道而著稱),元武和元泰(武術指導和武打演員),後來他們被稱作「七小福」。
洪金寶是「七小福」里最先進入了特技演員這個行業里的,他的這幫小兄弟先後在他的關照下進入電影行業。洪金寶不斷地幫助成龍,並常常臨危受命救場幫忙,幫助成龍在作品中增光添彩,如《A計劃》和《霹靂火》。在香港,成龍被稱為大哥,而洪金寶則就被稱為大哥大。
雖然演藝生涯起伏不斷,但是洪金寶與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和藝人有過合作,包括李連杰、茅瑛、成龍、劉家良、徐克、甄子丹等等數不勝數。他們絕大多數在談起他時總是敬若神明。
洪金寶的武打設計只注重一點那就是:力道。
洪金寶在《A計劃》一中放棄圓軌的方式,採用放低角度穿過打鬥者的雙腿,仰拍其緊繃的臉部以及表情,或者從高角度向下,俯拍其腿部動作變化以及微妙的腳法,依靠攝影機鏡頭角度變化將擊打的力道和衝擊捕捉到位。
《群龍戲鳳》從這部戲看洪金寶是怎樣學習的
為了看清動作片里洪金寶是如何從劉家良那裡學習經驗,並最後建立自己的風格,只須看一下劉家良和洪金寶在《群龍戲鳳》里的打鬥戲。
在影片中,洪金寶在逃跑中闖入一個撞球室,毀了劉家良的球局,劉家良向他約架。
打鬥在剛開始時,劉家良擺了一個帥氣經典的武術姿勢,洪金寶模仿他,消遣他。整個打鬥過程中,洪金寶對劉家良表現得極為粗魯和不敬,劉家良隨後,講了一堆髒話。
開場一開始是一個推軌鏡頭,洪金寶偷襲劉家良,然後推軌鏡頭一直跟著洪金寶(視角)在移動,雙方一鏡中交手10回合,直到劉家良重擊了洪金寶,洪金寶蹣跚後退幾步,鏡頭改為朝向洪金寶並掃拍房間。
攝影機的角度時低時高。拳腳直接衝著攝影機鏡頭划過,觀眾被捲入其中。在這中間還有三個慢動作鏡頭,這對劉家良來說實在太多。
當武打明星出現在銀幕上的時候,在幕後會少不了在打鬥中有關於誰贏誰輸爭執。劉家良和洪金寶的自我雖身為巨星,但其實都活的如履薄冰。
劉家良雖為傳奇,但他的事業處於瓶頸期。而洪金寶作為新星,才剛剛擺脫龍套角色。誰都不想再在影片中見到這段打戲,因為除了充當負面談資外它一無是處,甚至再也不會被提及。
時至今日,連洪金寶本人都說他希望避免《游龍戲鳳》里那種太隨意的動作,可能指的就是這一段
但我寧願相信,把這種場景放入影片中是洪金寶長久以來的一個想法——即突破劉氏開創的中規中矩的武指風格,轉向洪氏以劉氏為基礎的更具現代風格的武打意識。
結果就是是兩種風格的完美結合。劉家良是對各種武術流派融會貫通後的炫技效果,強調硬橋硬馬,而洪金寶的鏡頭運動和取景構圖則強調力道,他銀幕上的態度展現了他勇於打破規則而又衝動的「青年土耳其黨人」形象(比喻愣頭青)
最後,洪金寶還是輸了,但劉家良依然稱讚道:肥仔,我是身經百戰了,你是唯一叫我害怕的人。
這就是衣缽相傳,全世界最偉大的武術指導劉家良,自己將這個頭銜傳授給了已經證明自己能力的洪金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